為了一碗紅豆湯就出賣了自己的長子權。
沉寂一時的MBO時下在媒體上又沸沸揚揚地喧囂起來,一家有著45年歷史的國有企業(yè)——寶鋼建設有限公司,8月以部分產權公開招標,部分產權管理層收購的方式,被上海綠地集團以5400萬元從寶鋼集團成功受讓了60%的股份,其余40%的股份由原企業(yè)經營者團隊共26人聯(lián)合收購。
接下來,“產權交易創(chuàng)新”的贊譽者有之,“掠奪國有資產”的詆毀者有之,“盛宴還是陷阱”的懷疑者也有之。更有香港中文大學郎咸平教授就MBO措詞激烈的抨擊與批判。一時間好不熱鬧。
MBO,原意是說在合伙或合股的企業(yè)中,主要股東兼管理人把別人的份額買下來。因此,MBO的準確含義是管理層買斷,而不是我國通常所講的管理層收購。
在西方經濟中,管理層參股或給予期權比較普遍,但很少有管理層收購或買斷的。原因是市場經濟中人們一般只會錦上添花,而不會雪中送炭。很少有人會給囊中羞澀的經理提供巨額資金去MBO。杠桿收購一般只提供給自己已有相當資產和實力的投資人,在擔保和抵押的基礎上去做??梢?,MBO并不等于一些人所理解的MBC——管理層收購。這里的要害是“持股”還是“買斷”,“持股”是激勵,“控股”則是資本化了。
自打MBO這個概念被引進以來,從沒有消停過。我們引進MBO的目的多是為了調整國有經濟結構,優(yōu)化國有資產配置,即所謂的“國退民進”,是為了解決經營者只有“剩余控制權”而沒有“剩余索取權”,是針對國有企業(yè)產權制度的弊端而引進的激勵機制。但在中國的實踐中移植走樣。
大家知道,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兩權分離,是現(xiàn)代企業(yè)發(fā)展的大趨勢。現(xiàn)代企業(yè)特別是上市公司股權高度分散,大股東一般也只占百分之幾的股權,而且本身往往還是代理了千百萬人的養(yǎng)老基金或投資基金。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如果沒有職業(yè)道德,覬覦所有者的位置,整天琢磨如何廉價地把別人的家業(yè)收過來,政策法規(guī)也鼓勵或有利于經營層把公司據(jù)為己有,兩權分離就不會產生,現(xiàn)代市場經濟的產權基礎就會遭到破壞。
普遍鼓勵MBO的文化是反現(xiàn)代委托代理關系的腐蝕劑。在現(xiàn)代企業(yè)的產權關系中,三大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日益明晰化,投資者謀求的是股東權益的最大化,管理者謀求的是自身人力資本價值的最大化,而勞動者謀求的不外乎是在付出等量勞動的同時,能獲取一種合理的報酬。
對管理層的激勵是重要的,只要他干得好,可以有合法的高收入、期權,受人景仰的社會地位,但絕不能破壞社會分工。這樣很難培養(yǎng)誠心誠意為所有者、出資人服務的職業(yè)經理階層,專業(yè)化分工就亂套了,產權不可侵犯的基礎也就被顛覆了。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一,都是老板了還談什么激勵,要知道“激勵是外部刺激內化為個人自覺行為的過程”?!俺止伞笔羌睿翱毓伞眲t是資本化了。
問題還不僅僅在這里,問題是我國企業(yè)實行的MBO,確實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不然國資委也就不會緊急下發(fā)《關于規(guī)范國有企業(yè)改制工作的意見》了。要知道,龐大的國有資產存量可是億萬職工幾十年勞動和奉獻的物化成果?。《麄兦∏∈歉母镞^程中的弱勢群體。
當前,我國的兩極分化如此嚴重,已成為社會不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我們絕不允許國家和老百姓的資產,通過不規(guī)范的所謂產權制度改革變成個人資產。也絕不能像圣經里所講的以撒那樣,為了解一時的饑渴,為了一碗紅豆湯就出賣了自己的長子權。產權制度的改革必須以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為前提?。ū疚淖髡呦抵袊鴦趧雨P系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