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市場雖大,但任何分食者的出現(xiàn),都是對原有平衡的挑戰(zhàn)。據(jù)說,豐田近來的一系列動作已經(jīng)讓大眾、通用等競爭對手感到了“恐懼”。這印證了中國機械工業(yè)聯(lián)合會副會長張小虞的話:“豐田一旦正式在中國投資生產,全世界汽車公司都會感到緊張,也可以看成世界汽車工業(yè)在中國市場真正的競爭時代的到來。因為豐田的企業(yè)文化、管理、銷售、零部件、產品開發(fā)以及其產品適合于亞洲人和中國人的特點,都是有目共睹的?!?/p>
然后,面對日本汽車公司的強烈攻勢,美、德等國的汽車公司自然是不甘落后。
大眾:全力出擊,保持地位
就在豐田和日產為進軍中國而忙碌時,德國大眾也在為捍衛(wèi)其霸主地位而努力——畢竟,像上海大眾靠國外淘汰的桑塔納一款車型就能在中國市場縱橫10年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復返了。
對于最早擠進這塊“淘金場”的德國大眾來說,雖然2003年它在中國市場競爭異常激烈的環(huán)境下,銷售量持續(xù)增長并再創(chuàng)銷售新紀錄,首次接近70萬輛大關,依然在中國市場上領跑,但它的市場份額正不斷“悄然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目前,對大眾來說,最緊迫的任務還是為捍衛(wèi)33%的市場份額而進行有力反擊,特別是當日本汽車在中國市場開足馬力、瘋狂擴張時。去年7月,大眾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皮切斯瑞德宣布,大眾將在未來5年里,在中國投資60億歐元(這個數(shù)字遠遠高于大眾在中國市場遇到的最強勁的對手——上海通用新近公布的20億元人民幣的增資額),再建兩家新工廠,所生產的車型將“德國大眾有什么生產什么”。大眾集團在中國的產能,將在未來5年內,形成最高接近200萬輛的年產量,力爭在中國達到40%左右的市場占有率。如此大手筆“砸錢”,皮切斯瑞德的解釋是,“德國大眾深信其能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得到快速增長”。
在追求產銷量和市場份額的同時,大眾更加重視提高產品的技術、質量和服務水平。在汽車信貸領域,大眾汽車金融服務股份公司已于去年底得到了中國銀監(jiān)會的正式籌建批準。擬設立的大眾汽車金融服務股份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名為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預計將于今年上半年開始汽車金融業(yè)務。
在新車型投放方面,大眾汽車承諾每年至少在中國投放一種新車型。今年,上海大眾將推出途銳(Touran),這是大眾汽車目前在歐洲市場上非常成功的一款緊湊型MPV。一汽大眾還將會推出全新的捷達。
總之,就像大眾公開宣稱的那樣“后來者想追上它,沒那么容易!”
通用汽車:速度制勝,挑戰(zhàn)大眾
眾所周知,通用汽車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日美汽車大戰(zhàn)”中受創(chuàng)最深的廠商,也是付出了最多代價進行調整的廠商。可以說,通用汽車一直把日本看作“不死不休”的“頭號大敵”,鑒于在北美市場和歐洲市場競爭已成膠著態(tài)勢,所以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通用汽車決定重新戰(zhàn)略性地定義中國市場,把中國市場看作通用汽車“進可攻,退可守”的全球“馬奇諾防線”。
美國通用公司雖然1997年才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比大眾在中國的起步晚了整整12年。但上海通用總投資超過15.8億美元,是迄今為止中美合作的最大項目。當時許多人認為通用公司在發(fā)瘋,甚至把上海通用說成是“拍腦瓜項目”。通用汽車亞太區(qū)總裁施萊斯則反唇相譏:“通用公司不是由傻瓜管理的,我們甘愿冒風險是因為我們懂得等待,如果在中國半心半意,只會招致更加激烈的競爭?!鄙虾Mㄓ盟M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柔性化生產系統(tǒng),采用的營銷模式是國際上流行的單層次拉動銷售模式,投產的產品也是國際上最為先進的別克車型,并且承諾幫助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yè)。
通用在中國的成長是驚人的,創(chuàng)造了世界汽車工業(yè)發(fā)展史上的神話。只用了不到7年時間,它已成為唯一在中國擁有4家合資整車企業(yè)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風頭已直逼大眾。去年,別克系列產品銷量超過20萬輛,同比增長高達81%,遠遠高于乘用車平均增長水平,穩(wěn)居全國轎車年銷售前3名,也使上海通用汽車的市場份額擴大到9.8%。
2004年2月29日,上海通用汽車展開“別克品牌新宣導”,以“心靜、思遠,志在千里”為主題,展示君威、凱越、賽歐、GL8這4大產品矩陣,強化和深化別克品牌的傳播溝通。有分析認為,選在這個時候花大氣力整合品牌,提升和調整別克品牌定位,實際上意味著,上海通用將要從別克的“一枝獨秀”,過渡到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的“三箭齊發(fā)”。業(yè)內人士分析,如何調整旗下品牌,搭建凱迪拉克、別克、雪佛蘭3個從高到低的序列,將是上海通用在今年能否續(xù)寫“井噴”的關鍵。
上海通用總經(jīng)理陳虹喜歡把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比喻成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他說:“事實證明,當初的高起點創(chuàng)造了上海通用汽車不可拷貝的發(fā)展模式,使得我們可以專注地面對市場、面對顧客、面對競爭,而不受產能、規(guī)模、車型等問題的纏累。上海通用汽車強大的體系優(yōu)勢使我們既能在短跑中瞬時爆發(fā),也能在長跑中持續(xù)發(fā)力。”
福特:中國戰(zhàn)略悄然成型
用“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來形容福特在中國的業(yè)務進程是最恰當不過的。
福特汽車在中國的歷史可追溯到1913年??勺鳛槭准以谥袊_拓業(yè)務的外國汽車公司,福特直到2001年4月,才投資9800萬美元,與長安汽車合資成立長安福特;并且直到2003年1月18日,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福特轎車——嘉年華才正式從福特長安的生產線上駛下來。但嘉年華的原型車是在印度已經(jīng)生產了3年的Ikon,將第一款在中國本土化生產的轎車選定一款老車型,福特進駐中國的開篇之作并不盡如人意。在對中國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汽車市場的爭奪戰(zhàn)中,福特,這個汽車王國中響當當?shù)陌倌昀系?,遠遠地落伍了。
福特掌門人比爾·福特也坦言,“今天我們可能低估了(中國汽車)這種發(fā)展形勢”,但“不一定是誰先來就是誰最好,我們認為這場競賽是一個馬拉松,不是短跑”。
“我更感興趣的是今后如何開展工作,我們的未來,”比爾·福特說,“我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了中國的市場增長,我們不會錯過這個機會。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充當一個參與者,我們希望成為一個領導者?!?/p>
比爾·福特還宣布,“福特將增加新的投資到中國市場,在未來的幾年內,福特與長安集團將共同投資超過10億美元用于提高產能,引進新產品及拓展市場銷售渠道。這筆投資將會首先用于新產品手工藝引進及產能手工藝擴大,把長安福特的產能從目前的年產2萬輛提升到年產15萬輛,同時將會建設第二個轎車生產工廠(長安福特第二工廠在南京的土地使用權已正式簽署)和一家新的發(fā)動機工廠?!毙碌耐顿Y計劃表明,福特方面開始認真看待中國市場,努力趕上其競爭對手。
2004年2月14日,長安福特推出2004全新蒙迪歐,據(jù)說當廠家第一次公布新款蒙迪歐的定價時,經(jīng)銷商曾爆發(fā)出長達3分鐘的掌聲,足見新價格的確深得人心,也表明了福特進駐中國市場的決心。據(jù)長安福特方面介紹,這款車將重新定義中高檔轎車的價格標桿,并且再度刷新了中高檔轎車性價比紀錄。
蒙迪歐開打低價牌,假想敵自然是具有標桿意義的廣本新雅閣和上海通用的當家花旦別克君威。除了加價和配置的差異,單純從價格上對比,04款蒙迪歐比兩個“敵手”便宜2萬~3萬元,相當于10%的比例。除了低價格,新款蒙迪歐也不乏其他亮點。蒙迪歐是福特在歐洲中級車市場的拳頭產品,誕生以來,囊括了數(shù)十項歐洲和國際大獎,可謂是“中級車冠軍”。長安福特選擇它進入國內,無疑寄予了極大的期望。
福特公司人士說,他們希望最終取得轎車市場10%的占有率,并實現(xiàn)大部分車輛生產本地化。福特公司一位高層管理人士表示,10%是一家汽車制造商要想在中國立足所必須擁有的最低市場占有率。而且,2003年,豐田在全球總銷量上超過了福特躍居第二名??梢韵胍姡S田和期待復興的福特在中國市場的角逐,好戲還在后面。
無疑,來遲一步的日本車商能否在強敵環(huán)伺之中殺出他們的中國血路,將是21世紀中國汽車業(yè)戰(zhàn)局的一大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