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擺放著這樣一幅照片:凜冽的寒風中,飄著大雪,菜市場里只有稀稀散散的顧客,父親帶著年幼的兒子叫賣著。兒子坐在父親的菜攤車上,穿著厚厚的棉襖,被裹在棉被里。父親不時地為兒子掖掖被子。似乎,小男孩并不冷。
雖然他們生活很艱難,在這種天氣里還得出來賣菜,但是小男孩很幸福,有暖和的衣服穿,有厚實的被子蓋,還有父親深深的愛。
孩子畢竟還小,不過三四歲,為何父親要帶他一起出來賣菜呢?他的母親呢?他有母親嗎?他的母親也許在外打工掙錢;也許不堪貧苦的生活離開了父子倆;,或者已經(jīng)去世了……不過,重要的是,小男孩有一個愛他的父親,一個用自己的身體為兒子抵擋風寒的父親。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了另一件事。
那一年,也是一個冬天,接連三四天的大雪沒住了腳,我在巷子里走著,忽而覺得有些餓了,便進了路旁的一家面館,那是一個門面很小的面館,桌子、凳子都舊舊的、黑黑的。
我在賬臺旁的一張桌子邊坐下,要了一碗臊子面,不一會兒,我看到了那肉丁少得可憐的臊子面,算了,將就著吃吧。
這時,從風雪中進來了一對父子,兒子攙扶著年老的父親,很快,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他們身上,因為那個走路顫顫巍巍,稍有駝背的父親是個盲人,而年輕的兒子穿著的軍綠色的棉衣已被洗得有些泛白了。
他們走到靠墻角的桌子坐下,兒子端著茶壺給父親倒了一杯熱茶,然后,抬頭看墻上的價目表,價目表上面赫然寫著:本店特色,臊子面:3.5元/碗。
兒子盯著只需幾秒鐘就可以瀏覽完的價目表,看了好一陣。然后,很大聲地向老板喊道:“給我們來兩碗臊子面!”
接著對身旁的父親說:“您等一下,我去交錢?!?/p>
話落,便幾步走到我身后的賬臺旁,對老板悄聲說:“麻煩你幫我把一碗臊子面換成白湯面,我付給四塊五,可以嗎?”
老板很愕然地接過錢。小伙子沒有說什么,只是很窘迫地笑了笑。
過了一會兒,熱騰騰的面端上來了,兒子遞給父親一雙筷子。父親拿起筷子,卻并沒有急于吃面,而是轉過頭,對兒子說:“你把這些肉丁都夾到你的碗里吧,我的牙不好,咬不動了?!眱鹤右矝]有推讓,用筷子在父親的碗里挑了挑,但是并沒夾走一塊肉。
這樣往復了一會兒,兒子對父親說:“好了,你自己吃吧,我這兒多得都塞不下了!”
父親便笑呵呵滿意地說:“這家面館真厚道,里面放這么多肉。”
“是呀,爸,你快吃吧,多香啊!”說著兒子便挑起“面”呼嚕呼嚕地吃了起來。
等到他們吃完,兒子又對父親說:“爸,您要是覺得這兒好,咱們下次還來這兒,怎么樣?”
瞬間,老人爬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在大家崇敬的目光下,兒子扶著父親走出了面館,消失在了風雪中。
我的眼前模糊了,忽然間,在我的腦海里,菜市場的父子與餐館里的父子融成了一個故事,它講述著生活的樸實、人間的真情和那寒冷的溫暖。
(指導老師:王峰)
點評:寫了一件生活中極其平常的小事,但這件小事中體現(xiàn)出來的真情是偉大的。與話題也十分緊密,非常巧妙地引入了一個發(fā)生在自己周圍的故事,與話題對照,揭示出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