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10塊錢,你會用來做什么?有這么一類人,他們肯定會將這僅有的10塊錢變成一本課外書,然后躲在無人之處細細品味。名著、漫畫、武俠、言情、偵探、魔幻小說……他們讀的書各種各樣,卻都和升學無關。為了暢快地閱讀,他們用盡心思,智計百出。他們把武俠小說裹在教科書里遮人耳目,把漫畫書藏在書包里暗渡陳倉,把文學名著壓在枕頭下蒙混過關。
究竟這樣的地下閱讀有怎樣的魔力,讓他們如此欲罷不能?你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嗎?你是否曾經和你的同學在抽屜下悄悄傳遞一本讓人落淚的小說?你是否曾經在上課時看一篇故事看得如癡如醉,被老師拎起來一問三不知?你是否曾經騙爸媽說去補課,卻溜到書店里混了一個下午……
下面的故事來自一些\"資深\"的地下閱讀迷,關于地下閱讀,他們最有發(fā)言權。
驚心動魄的幸福
那個吸血鬼小女孩永遠是12歲,死亡和衰老對她沒有意義;但也正因為這一點,她也永遠無法感受到喜悅和恐懼??赐炅诉@一段,我才感到我的生命雖不永恒,卻鮮亮而珍貴。我當時就邊流淚邊想:我也要用這樣的故事把我眼中的世界記錄下來。我試著寫了幾個鬼故事,又把它們撕碎了。我想它們一定是拙劣而可笑的。但我希望有一天,我不再被平淡的生活磨損,可以光明正大地寫一個嚇人一跳又動人心弦的小說,一篇就夠了,除此之外我別無所求。
我偷偷地讀小說,而且只讀\"恐怖小說\"。
我沒打算提高我的閱讀水平,也沒打算成為希區(qū)柯克。沒那么高深,我就是追求一種心驚肉跳的感覺,一種驚心動魄的幸福。因為,現(xiàn)實對我來說太無聊了,每一個明天都像把今天用復寫紙復制了一份,不會有什么意外,最驚人的消息也不過是某一門課突然要小測驗了。也許生活本來如此,可我還是盼望變化,盼望著了解一些和\"生命\"、\"殘酷\"、\"憂愁\"相連的東西,一些能讓我的心七上八下的東西。
當我讀我喜歡的恐怖小說時,總有一道道強大的電流通過我的心臟。我越讀越害怕,越怕越想讀。后來我知道了,我就是喜歡那種害怕的感覺,那就像吃辣椒一樣,越是辣得受不了越想吃。我的感受力就像撒在石磨上的麥子,被平淡的生活磨得面目全非,只有聽見自己越來越快的心跳時,我才感覺到我這個人的存在。
J·K·羅琳筆下那些飄來飄去的幽靈、森林里的馬人、魁地奇比賽、冥想盆……我不由自主地相信那都是真實的存在,我希望轉學去霍格渥茨魔法學校念書。繼《東方快車謀殺案》后,我?guī)缀踝x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所有的小說,甚至耐著性子讀了她的自傳,因為我想知道,一個怎么樣長大的女子才能用筆讓我心跳加速。
說到電影劇本,希區(qū)柯克的我自然不會錯過,不過我的最愛是《夜訪吸血鬼》。吸血鬼們都是英俊的爵士和美麗的小姐,他們在吸血的本能與傷人之間掙扎,他們既排斥自己的同類又彼此惺惺相惜,與他們的細膩相比,我的感情是如此粗糙。
世界在書中變大
我知道爸媽是希望我以后能過好日子,我也知道我的深夜閱讀是在謀殺我的眼睛,可我就是控制不了地想讀,想沒日沒夜地讀下去。這就好像《西游記》里\"三打白骨精\"那一集,孫悟空離開時用金箍棒給唐僧他們畫了個圈,叫他們千萬別踏出圈子。那圈子越安全就越乏味,他們還是想出去。同樣,爸媽管我越狠,他們規(guī)定的活動范圍越小,我就越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因為閱讀,每天過著同一種生活的我,了解到了許多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世界在書中變大,讀是我惟一的窗口
我常說,對待學習我是必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所以我非常非常忙,就像一個相聲里說的,爸媽恨不得讓我一生下來就戴著博士帽。他們把我每天的時間劃分成一格一格。最過分的是,有好幾次,我爸甚至打電話問我的班主任,我有沒有按時到校。假如我沒有在他規(guī)定的時間內到校,晚上就要像令狐沖一樣面壁思過。我沒時間看電視,沒時間上網,更沒時間和同學閑聊,因為這些都不在爸媽給我安排的時間表里。
幸好,我及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相對安全而簡便的娛樂。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每天熄燈睡覺后,我就開始了我的閱讀生活。那是一小段真正屬于我自己的時間,那熄燈后寶貴的每一分鐘,都抵得上一個完整的白天。其實每天剛剛關燈時我就已經蠢蠢欲動,可是我按捺住心中的興奮,按兵不動。因為此時爸媽一定還在觀察我的動靜。我睜大眼睛,在黑暗中屏息靜氣地等待著,聽到他們的房門\"嗒\"地鎖上了,我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從枕頭下摸出早已準備好的書和電筒,愉快而緊張地讀起來。
這種娛樂簡直絕了,沒聲音,沒畫面,不會招來爸媽;有故事,有趣味,能滿足我。可是它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我必須把整個頭埋在被子里,不能透出一點亮光,同時被子的長度有限,我必須蜷起身子,腳才不至于暴露在被子外面。然而這些困難與讀書的樂趣比起來,都變得不在話下。我用一只手拿著書,另一只手拿著電筒彎過頭頂,就像一個頭戴瓦斯燈的礦工一樣兢兢業(yè)業(yè)地在黑暗的坑道里活動著。久而久之,我找到了一些訣竅:比如,拿書的那只手絕對不可以懸空,一定得靠在腿上,否則很快就麻了。又比如,我能夠用嘴靈巧地翻動書頁。可以說,關于如何在被子里讀書,我是一個專家。我在被子里讀完了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塞林格的《九故事》等許多小說。
好景不長,敏銳的媽媽禁止我鎖房間的門,并且開始在深夜對我進行不定期的突擊檢查。有一次,她無聲無息地走進我的房間。還好我耳朵尖,早就聽見了他們房門打開的聲音,在她進門前剛剛來得及把電筒和書藏在身體下面??傊?,在讀課外書這件事上,我和爸媽是一種偵察與反偵察的關系。
漫事,一個比現(xiàn)實更美的夢
喜歡看手相的同桌開玩笑地說,我的生命線很短,活不長。那也沒有什么。如果哪天我死了,我也沒有怨言,只要我也有屬于自己的漫畫。只要在我死后的某一天,有一個孩子踩著單車跑遍整個城市去買我的漫畫,我這一生就沒有白白地活過。我知道這么說很傻,也許有一天連我自己都會嘲笑自己,可是現(xiàn)在,我不愿從這個夢中醒來。
小王子的花只有四根刺來保護她自己,漫畫就是我的四根刺,是讓我忘卻現(xiàn)實痛苦的良藥,是我對抗周圍世界的武器,那么柔軟,又那么強大。
有一天,我讀到了一本鳥山明的《七龍珠》。我站著讀《沙魯游戲》那段,一直到讀完了也沒有坐下來。從此,我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種叫做漫畫的東西,并且開始收集漫畫的卡片。我感到奇怪:以前我怎么沒注意到學校門口那些五花八門的小店呢?那里掛滿了漫畫。以后我每天上學放學,都忍不住朝那里多看幾眼。
在小學畢業(yè)之前,同學、朋友的漫畫幾乎都被我看完了。然后,我通過租書、買書、借書種種渠道,把視野擴大到了整個城市。大約初一時,我就可以驕傲地保證:這個城市絕對不會再有我沒看過的漫畫了。
就像月光籠罩了星星,又穿透了星星,漫畫包裹了我的靈魂,又慢慢滲透進來。我開始不自覺地把漫畫和現(xiàn)實作比較,然而結果太讓我失望了:現(xiàn)實是那么不安全,在現(xiàn)實中,你隨時都有可能受傷。而漫畫,是現(xiàn)實世界的提純。這是個多么美的世界啊,漫畫里仿佛聚集了全世界的夢,美得一塵不染。我不敢對它做任何評價,因為我相信漫畫的世界不是一句簡短的話所能概括的,絕對不是。
每讀一本漫畫,我都好像在和一個人交往。我認識了鳥山明、藤子·F·不二雄、井上雄彥、桂正和、CLAMP、高橋留美子、車田正美、吉住涉、藤崎龜、梨園千繪、富間義博等作者,也認識了他們筆下那些和我差不多大的漫畫人物??墒?,進入初中后,家人開始強烈反對我看漫畫。有一次我在一個舊書攤上看到許多舊的漫畫雜志,便全部買了下來?;氐郊依锊痪茫职志桶阉鼈兌妓毫?。它們的碎片從空中飄下,像是我翅膀上的羽毛。我知道,我受傷了。
我是天蝎座的人,爸爸也是。天蝎座的人冷酷無情,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經過一年的復讀,我以超過分數(shù)線63分的優(yōu)異成績考進了現(xiàn)在的中學,可是我卻從心底深深地討厭上了XYZ。期中考試過后,我的成績從第4名退到了第64名。我不喜歡理科,正像韓寒說的,我們所學的東西長大后能用到的不多;我也不太喜歡文科,天天背東西,只有機器才受得了。老爸讓我考清華大學,老師們也都說我是個資質高的學生,雖然我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我不想上清華,我不想和我的同學們,和那些像天使一樣稚嫩的孩子們自相殘殺、競爭,我不想遍體鱗傷地去拼殺,只為了一個我并不需要的東西。我不能就這樣直接去面對社會,我害怕它會在瞬間把我吞沒,讓我來不及呻吟一聲。
在教室的隔壁戀愛
我就這樣在教室的隔壁,背靠著書架坐在地上,悄悄地戀愛著。我渴望著體會人類之間所有美好而細致的情感,學習如何長大,和人交往,愛人,也被愛。也許在現(xiàn)實中,這只能是一個奢望,但我至少可以在書里得到這一切吧。如果我不曾感受過就走過了年輕的歲月,那么即使我上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找到了最好的工作,我也會很遺憾很遺憾的。我不敢說,這樣的閱讀沒有影響我的學習,可是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們教室在走廊盡頭,隔壁就是老師們的小圖書館。很幸運的是,我媽媽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員。媽媽把小館的鑰匙給了我,讓我在里面復習功課,順便幫她打掃打掃。從此,我在教室的隔壁獲得了一個天堂。
圖書館有好多世界文學名著,也有好多嶄新的暢銷書和期刊。我可以讀到《乞力馬扎羅的雪》、《鐘形罩》、《伊甸之東》這些平時根本不可能見到的書,也可以看到村上春樹、安妮寶貝、幾米的最新作品。放學后,我總是跑到小館里讀一會兒才走。甚至有一次,我因為讀一本王小波的《綠毛水怪》,竟然沒有聽見上課鈴響,整整錯過了一節(jié)課。老師沒有怪我,因為我素來是個循規(guī)蹈矩的好學生,她無法想像,我也會逃課。
就是在這里,我第一次喜歡上了一個男生---他不是真人,是《恐怖寵物店》里的D伯爵。D伯爵笑容可掬,對動物充滿愛心,我永遠也忘不了他的口頭禪:\"來一起喝個下午茶吧。\"打開這本書時,我倚在窗邊,風把窗簾吹得鼓了起來,陽光把春天的樹影灑在地板上。D伯爵通過用香氛形成的幻術,把故事里的人們,還有圖書館里的我,帶往遠古動物們的黃金年代。因為喜歡D伯爵,我才會在枯燥的學習生活的間隙里,留意到天空里飄過的云,空氣里季節(jié)的味道;我才會特別用心愛護小動物,關心我周圍的人。
當身邊的女孩子把我當作傾訴對象,紅著面頰告訴我,她們又喜歡上了誰誰誰的時候,我的感情卻完全通過別的渠道流淌了。
我不能不讀
我發(fā)現(xiàn),為了減少在廁所里逗留的時間,本來閱讀速度緩慢的我居然可以像黃蓉的媽媽一樣一目十行了。也是通過廁所里的閱讀,我萌發(fā)了對古典小說最初的興趣。最奇怪的是,爸爸絲毫也沒有注意到我的活動軌跡,有時我甚至懷疑,他是故意把書留給我看的。
我讀的那些小說,有的很動人,像《白馬嘯西風》,有的很經典,像《鹿鼎記》,有的卻寫得很爛。我也不知道這樣的閱讀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但是在讀的過程中,我才漸漸知道我喜歡讀什么,不喜歡讀什么,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不能不讀。
說來可恥,我第一次背著爸媽讀武俠小說的地點,是廁所。
憑心而論,和我同學的爸爸相比,我爸爸還算是比較民主的。有一次我試著當他的面看三毛的《哭泣的駱駝》,他只是笑了笑而已。有他這種態(tài)度,我讀些和功課無關的書時也逐漸轉為半地上狀態(tài)。但是我心里很清楚,爸爸的默許是有一條界限的: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和漫畫是絕對不能涉足的禁區(qū)。要是我膽敢踏進雷區(qū)一步,鐵定會引爆早已對我的讀書興趣忍無可忍的媽媽的憤怒---在她看來,我每讀一本閑書,分數(shù)就會下降一分。為了不惹麻煩,我守著那得到爸爸認可的一畝三分地,不敢越雷池一步。
沒想到有一天,無意中掀開廁所架子上的報紙,我竟然在下面發(fā)現(xiàn)了一本溫瑞安的《四大名捕會京師》!不用說,那是爸爸藏在洗手間的。老實說,后來回想起來,溫瑞安的小說就像寡淡的素菜一樣不對我的胃口,可那天我拿起那本書的感覺,就仿佛端過了一碗熱乎乎的紅燒肉。我坐在馬桶上,如饑似渴地把這本書讀了四分之三。怕爸爸把那本書帶走,煎熬了半個小時之后,我又一次躥進廁所,把剩下的四分之一一掃而光。我飄飄然地踏出廁所,媽媽疑心地看著我說:\"你吃錯藥啦?瘋瘋癲癲的。\"我說:\"沒有沒有,我肚子不好。\"然后無比幸福地回到房間做作業(yè)。晚上睡覺時,那些瀟灑的俠客和刀光劍影還時時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
從此以后,只要一關上廁所門,我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那個空間很小,也很大。我必須感謝爸爸,他是一個酷愛讀小說的人。我每天守株待兔地潛入廁所,在架子上揀他藏起的小說看。就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里,我斷斷續(xù)續(xù)地讀完了金庸、古龍和梁羽生。最大的痛苦不在于空間狹小,而在于爸爸藏書時并不是按順序來的。比如《絕代雙驕》,我就是從第5本讀起的,隔了好久讀到第1本,我才能把\"十大惡人\"的名字說齊全。還有一次,不記得是哪套書寫得又臭又長,偏偏爸爸又放得亂七八糟,時而是第10本,時而是第3本,時而是第7本,看得我頭昏腦脹,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不能讀書的煩惱
\"盧劍,盧劍---\"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急,媽媽的喊聲從隔壁傳過來。我懊惱地放下了那本正看得津津有味的《童話選集》,心中埋怨著:\"唉,媽媽,你……\"我沒有立刻應聲,門\"咚\"的一聲被媽媽踢開了,她滿臉怒氣,大聲嚷道:\"你這個小書呆子,做完了作業(yè)就看沒用的書,不能再看看語文書嗎?\"媽媽邊說邊把我從房間里拉了出來,我就像俘虜似地耷拉著腦袋跟在媽媽身后,盡管我心里有一百個不情愿。
吃完飯,爸爸就擺好了陣勢。媽媽也在一旁狠狠地瞪著我,我不情愿地低著頭。爸爸看了我一眼,說:\"來,今天修修你這個笨腦袋,先看看這些奧數(shù)題你會不會做。\"我心里嘀咕著:\"不知從哪弄來的怪題。唉,若能不做該多好啊,我就可以盡情地讀我心愛的童話集了,還可以編寫童話呢!真的,老師就夸過我,說我富有想像力,能編會寫呢。\"媽媽突然一聲吼:\"你到底會不會做?\"嚇得我渾身一抖,才想起自己還要對付這些奧數(shù)題!我思考了好一陣子,一竅不通,只好搖了搖頭。
媽媽哪肯罷休,氣哼哼地說:\"我就知道你的魂早被那些書勾走了,哪兒有心思做奧數(shù)題,今天我非把你那些亂七八糟的書撕光!\"\"嘩---\"媽媽真撕書了,我\"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奔過去一邊盡力護住書,一邊喊:\"媽媽,求求您,不要撕了,不要撕了!\"媽媽卻愈撕愈有勁,爸爸也在一旁喋喋不休地數(shù)落著我。媽媽拿起那張紙使勁扔在我面前說:\"去,到你房間把這些題全做了!\"
我從地上拾起寫滿奧數(shù)題的紙,昏頭昏腦地回到了房間里,聽到爸爸責備媽媽的聲音,突然媽媽的聲音又高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又陷入一片死寂。
夜深了,爸爸、媽媽大概都睡著了吧,四周一點聲音也沒有,月光從窗口瀉進來,映著我的臉。我的鼻子酸溜溜的。此刻,我真想大喊一聲:\"唉,媽媽,你……\"
老師家長如是說
郭平是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師,深受中國古典文學熏陶。同時他也是一個男孩的父親,他怎樣看待兒子的課外閱讀呢?郭平既有心得,也有苦衷:
我和兒子洗澡回來,他走在路的左邊,我走在路的右邊,很長時間都沒說話??斓郊視r,他突然直視著我說:\"我知道你想把我變成和你一樣的人,可是告訴你吧,我不愿意。\"
我知道,他是對我不滿。我只是想讓他讀些古典文學作品,《水滸傳》、《史記》、《世說新語》,打打底子,畢竟我們說漢語,而漢語言的文字之美是無可比擬的。
在讀書這件事上,兒子和我拗著來,郭敬明的小說啦,流行漫畫啦,他一本不拉。我沒有太多地加以干涉,但是,我有一條底線:他應該有自控能力。成績不夠好沒關系,可意志力薄弱就不行。
其實他對于書籍的品格高下有著相當敏感的判斷力。有次我把他堵在廁所里,硬給他讀了一篇美國短篇小說,他也能一針見血地指出文章的絕妙之處。但他畢竟是個孩子,學習壓力那么大,他需要一些輕松好玩的東西,一些能和同齡人談論的東西。
我小時候,父母是不管我讀什么的。那些古典名著,都是我自己從書架上選擇的。孩子的路是他自己的,還要靠他一步步來走。我推薦的未必是他喜歡的,但我想我可以給他一個閱讀的基本標準,營造一種閱讀的氛圍。
肖林是《周末》報讀書版執(zhí)行主編。擁有多年閱讀和編輯經驗的她,舍不得讓孩子放棄課外閱讀;而社會經驗又告訴她,讓孩子學好功課才是正經。對于孩子的課外閱讀問題,她的內心矛盾重重:
你對孩子有著怎樣的期望呢?如果你希望他上一所好大學,有一份令人滿意的工作,你就會不由自主地傾向讓他多讀課內的書。如果你希望他擁有一個豐富細膩的心靈,你自然會引導他擴大課外閱讀面。
我的女兒還很小,到她上中學時,面對她的閱讀問題,也許我也將陷入矛盾之中。一個作家說過:不希望女兒是善解人意的,因為一個敏感的女孩在堅硬的現(xiàn)實中會更容易受到傷害??墒?,作為一個母親,又是一個讀書版的編輯,我也決不希望女兒變成一個無趣的、沒有感知力的孩子,那樣的話,即使她在社會里如魚得水,人生總歸是有缺憾的。
我成長在一個小鎮(zhèn)上。我始終記得,父母給我的第一個圖書證。如果我不曾得到那個圖書證,那么我該如何了解外面的世界,我又如何會成為今天的我?
關于閱讀的抉擇,正像在這個社會里需要做出的每一個抉擇一樣,讓人猶豫不決,搖擺不定。這個世界是一個開放的世界,門是關不上的。你不可能禁錮孩子,但是你可以把更好的給他們,做編輯如此,做家長也是如此吧。
如果讓我推薦一本好書給孩子,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基督山伯爵》。一個人倒下又站起的故事,包含了許多掙扎和艱辛,以及對生活的信念,大仲馬的文字也很可讀。
杜可是江寧高級中學的語文老師。每日與學生朝夕相處,她太了解他們在課外閱讀上的無奈。了解歸了解,為了讓學生集中時間精力學習,對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有個交待,她只能對學生們說抱歉:
課外閱讀和考試不是完全矛盾的,有了一定的閱讀量,語文成績才能上去。不過我還是常常沒收學生的書。我鼓勵他們在早自習、晚自習和課間讀課外書,名著、能提供寫作素材的雜志、文字很美的小說都可以,但一些拙劣作家寫的拙劣的言情小說就不允許了,特別是不能在不適當?shù)臅r間看不適當?shù)臅?/p>
因為我和學生們一同站在考試前沿,所以特別能體會那種競爭的殘酷和激烈。走在獨木橋上,一個不小心就會掉下來。很多理科老師基本不贊成學生讀課外書,也是情有可原的。理科成績是可以通過大量的練習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提升的,而課外書讀得再多,語文成績也只會循序漸進地上升。老師并不反對課外書本身,他們介意的是讀課外書占用的寶貴時間。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做了這個就不能做那個,讀課外書多了,學習時間就少了,我們老師容許,家長也不答應啊。
我常常對學生說,這個就叫做\"胳膊擰不過大腿\",我們只能聽從\"大腿\"的意思,聽從中考。
閱讀和其他與藝術有關的行為一樣,有地上,就有地下。你看那些街頭藝術家,白天他們的作品被擦掉,晚上仍然在墻上作畫;你看那些地下音樂人,他們的作品也許永遠無法發(fā)表,可他們依然撥動琴弦。地下以一種與地上并行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默默地,然而又是堅決的。通常,地上的東西像陽光一樣明亮而健康,地下的東西像黑夜一樣陰暗而絕望??墒?,任何事情都有一些例外。地下閱讀似乎比地上閱讀更有趣,更豐富,它像磁鐵一樣吸引著被功課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莘莘學子。地下閱讀就像一個萬花筒,把它搖動一下,就讓我們了解了一點外界的模樣。地下閱讀就像一個多棱鏡,將它慢慢旋轉,就讓我們照出了自己的內心。這時我們不禁想道:是不是有什么東西反了?是不是地下閱讀應該在地上擁有一席之地?什么時候,我們才不再拿對學習\"有用\"、\"沒用\"來作為閱讀的標準?
閱讀,不是硬性的規(guī)定,不是綁緊的繩索,而是像候鳥在冬季向南方遷徙,像魚兒逆流而上回到故鄉(xiāng),是一種自然的需要,一種放松的狀態(tài)。它是一個人的天性,就像吉普賽人在大地上的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