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問新西蘭之前,對毛利人早有所聞,特別是對毛利人的“碰鼻禮”頗為好奇。這次有幸應(yīng)新西蘭毛利中國友好協(xié)會的邀請,我隨對外友協(xié)代表團訪問了新西蘭,并與毛利人同吃、同住,充分感受到毛利人的熱情、純樸、好客、豪爽的性格和團結(jié)友愛的民族精神,感受到毛利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同時也深刻體會到毛利文化對新西蘭文化的重要影響。
熱情、好客的毛利人民
我們訪問的第一站是新西蘭的最大城市奧克蘭市。一踏上新西蘭的國土,我們就被毛利人的熱情包圍住了。毛利中國友好協(xié)會的朋友們早就在機場等候我們了,其中有年逾古稀的該協(xié)會主席希維·陶羅亞先生和夫人,還有主要負責聯(lián)系安排的雷·瓦如先生及其他奧克蘭分會的朋友們。我們隨即分為幾個小組,還沒來得及想就被不同的房東帶走了。我很幸運,被分到了費·加特夫婦家,他們是該協(xié)會的骨干,加特先生還是毛利電視臺的節(jié)目制片人。交談中得知他家曾接待過幾批我會訪新團的團員,加特先生曾訪問過中國,對中國充滿了友好感情。那天下著小雨,天氣不但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南半球夏季的炎熱和眩目的陽光,反而有點涼意。主人說這是新西蘭150年來最冷的一個夏天。到達住處前,加特夫婦專門繞道帶我參觀了奧克蘭著名的風景點——獨樹山。晚飯后,加特夫人還堅持冒雨駕車帶我游覽了奧市市容和夜景。夜晚的奧克蘭沒有了白天的喧鬧,但街邊的點點燈火卻為她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吹竭h處有幾個黑乎乎的小山包,加特夫人說,那都是死火山,因為奧市處在火山帶上。我們穿過最著名的商業(yè)街——皇后街和奧克蘭大橋,沿著海邊駛來。順著加特夫人的手指,我看到城市兩邊都是燈火通明,原來奧市處于瓦依提馬塔和馬努考兩個繁忙的港口之間。海岸邊停靠著片片白帆,主人說,這里揚帆遠航是普通百姓非常喜愛的娛樂活動,不只是上層社會的人們才享受得起。我徜徉在這美妙的夜景中,窗外的雨冷冷的,而我心里卻暖融融的,初到一個陌生國家的孤獨感一下子消失了。后來才知道,我是代表團中唯一有幸游覽市容和夜景的團員。更讓人感動的是,離別時,加特夫婦還專門送給我一套家里珍藏許久的新西蘭風光畫冊,并附著一張小小的卡片,上寫:“我們非常抱歉可能因為下雨這本書中的新西蘭美景不會向你展現(xiàn),祝愿以后的旅行中能有好天氣!非常高興請你到我們家中做客,歡迎你再來。你的朋友加特和夫人?!倍嗝瓷屏肌⒍睾?、慈祥的老夫婦?。∷麄冊掚m不多,但句句都讓我感到了真誠和友愛。我忙把帶來的中國工藝品送給他們,但這點禮物怎能表達我對他們的感激之情呢?
告別了奧克蘭,我們踏上了通往新西蘭著名旅游勝地——羅托魯阿的路途。經(jīng)過兩天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與上次一樣,大家很快又被分到了不同的毛利房東家中,這次我與另外一名團員住在一個毛利大家庭中。這家三代同堂,女主人的父親與他們同住,家中有4個孩子,兩個大的是男孩,一個18歲,另一個17歲;兩個小的是女孩,一個10歲、另一個6歲。女主人先把我們分別安排到兩個女兒的房間里。我問,兩個女兒住哪呢?她說,不要緊,她們住在客廳里就行,家里經(jīng)常來人,她們習慣了。這是一幢很大的房子,屋前有寬敞的停車場。一進屋是走廊,走廊左、右分別是4個兒女和男女主人各自的臥室。穿過走廊到最后,是連成一體的廚房、餐廳和起居室。房后還有院子,女主人父親的臥室就在后院里。院子里還有一片地,養(yǎng)著十幾只雞和一頭牛。安頓下來,主人請我們觀看兩個女兒喂雞。兩個孩子很乖巧,看到家中來了外國人,有些害羞。這時他們的祖父正在牛圈里干活。老人已經(jīng)64歲了,新西蘭的退休年齡為65歲,所以老人還在上班,下班后還要干家務(wù),非常勤勞、樸實。后來我們還了解到老人曾在香港工作過,并參與過香港新機場的建設(shè),對中國充滿了感情??吹郊依飦砹酥袊腿?,他非常激動,臉上始終露出燦爛的微笑。女主人很能干,她每天早晨5點鐘起來,叫4個孩子起床,為全家做早餐,還要為孩子們準備上學帶的午餐,然后再去上班。她很好客,晚飯時不停地對我們說不要客氣,想吃什么就自己拿,這樣我們剛來時的拘束感一下子就沒有了,很快就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了。她還很健談,告訴我們說,他們家與當?shù)氐那蹰L賈明家是親戚,兩家關(guān)系很密切,兒女經(jīng)常到對方家居住,像大家庭一樣,有時家庭聚會時,吃飯的人數(shù)可達30多口。但這是她第一次接待外國、特別是從遙遠的中國來的客人。我們也適時介紹了中國的情況及我們與毛利中國友協(xié)的交往情況,她們?nèi)叶挤浅8信d趣。在這個家庭中,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普通毛利人熱情、好客、勤勞、純樸的性格。我不禁想到,這不與我們中國人民的本性有著相似之處嗎? 說來也怪,毛利人也認為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國來的,這點是否確鑿還是讓史學家去考證吧,但我們確實感到毛利人民和中國人民之間有著一種天然的情結(jié)。
毛利人的風土人情
出訪前大家就聽說,毛利朋友要為我們舉行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歡迎儀式,即 “碰鼻禮”,并且要與毛利朋友一起住在毛利會堂里,大家都感到十分新奇。到達新西蘭的第二天,我們暫時告別了奧克蘭,向新西蘭北島最北端的帕海伊市的島嶼灣進發(fā)。傍晚,終于抵達目的地——懷哈帕毛利會堂。會堂在毛利語中被稱為Marae,是毛利人的議事集會場所,原本是毛利大酋長的住處,現(xiàn)在被用作會議廳、議事廳和活動場所。主人告訴我們,會堂就像女人的子宮一樣,是孕育毛利文化的地方,同時也是解決毛利人家庭糾紛等問題的場所。會堂被認為是神圣的地方。會堂在建筑上是傳統(tǒng)毛利住房的精華部分,一般有10米長,比普通住房寬敞許多,蓋房的材料也完全不同,用當?shù)刭F重的硬木作柱梁,上刻有傳統(tǒng)毛利木雕,表明一段毛利歷史,所有柱子連在一起就是一部沒有文字的毛利史。會堂的特點是,只有一間房,晚上睡覺全是通鋪,有點像中國北方農(nóng)村的炕一樣,毛利人集會時晚上男女老少就一起在這里睡通鋪。懷哈帕會堂看起來極普通,沒有什么雕飾,看來是當?shù)仄胀擞脕砑瘯牡胤?。按照毛利風俗,進會堂前必須脫鞋,而且必須男性在先女性在后,依次而入,儀式未正式結(jié)束前女人是不能講話的??吹矫笥岩言跁美镎境梢慌藕茑嵵氐販蕚溆游覀?,大家多少有些緊張,忙按照規(guī)定魚貫而入,男士被安排坐在了前排的椅子上,女士則坐在了后排用床擺成的座位上,隨后儀式正式開始。首先由陶羅亞先生用毛利語講話,然后用英語重復(fù)一遍,接下來是毛利朋友一起唱歌。按照毛利人的風俗,講話是不需要翻譯的,因為朋友之間了解彼此的心聲。接著我代表團團長代表大家講話,然后大家遵照毛利習俗一起演唱了中國民歌。毛利朋友非常高興,熱烈地為我們鼓掌。最后,令人興奮的“碰鼻禮”開始了?!芭霰嵌Y”,毛利語叫“Hongi”,是在主、賓致詞后,主人與客人握手,輕輕地碰鼻并閉雙眼。據(jù)說,這個禮節(jié)是表示毛利人的真誠問候,更是因為碰鼻時,可以感受到對方的呼吸,表示主賓同呼吸共命運。通過行禮,我們真正感到與毛利朋友的距離拉近了。
晚上,毛利朋友拿來了毛利的羽毛大氅給大家觀賞。羽毛大氅,形似“披風”,用亞麻制成,上面綴滿羽毛,并拼成各種圖案。過去是毛利酋長穿的,現(xiàn)在遇有盛大慶?;顒訒r毛利長者就穿上迎接貴客。可以想象,毛利酋長披上羽毛大氅,手持玉刀,有多威風。最后,毛利朋友的孩子們憋不住了,他們圍上前來與大家交談。最精彩的是,陶羅亞先生的外孫子竟帶領(lǐng)代表團中的男士們跳起了毛利人的戰(zhàn)斗舞。這種舞在毛利語叫“Haka”,描述毛利人的祖先駕駛獨木舟最終抵達新西蘭時,奮力將獨木舟拖上岸的情景,現(xiàn)在迎接重要賓客時都要表演這種舞蹈。舞蹈開始時三名武士手持木棍表演一系列剛勁剽悍的動作,給來訪者一種威武、勇猛、不可戰(zhàn)勝的印象。這是一種挑釁和試探,若來訪者通過了考驗,則站立的人群向來賓發(fā)出熱情的尖叫聲以示歡迎。整個表演充滿激情,勇士的手、足、腿、舌頭都在動,不時發(fā)出一兩聲獅吼似的叫聲,伸出長舌,瞪圓眼睛,其狀有些可怕。當然,孩子們的表演還很稚嫩,男士們的動作很滑稽、可笑,但大家都開心地跳著、笑著,整個會堂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在我們歡笑著的時候,主人已開始為我們準備床鋪了。會堂里面對面地擺著兩排單人床,主人睡一邊,客人睡另一邊,每張床隔有一尺多寬,床上有簡單的被褥,這就是我們當晚休息的地方了。準備好后,主人通知我們10點鐘熄燈,大家還興奮得沒有睡意,燈準時熄了。孩子們已經(jīng)累了,很快就進入了夢鄉(xiāng)。大家躺在床上,聽著外面淅淅瀝瀝的雨聲和毛利朋友熟睡的鼾聲,久久不能入睡。這是一個特別的、難忘的夜晚,毛利人民樸素的生活方式和團結(jié)友愛的民族精神給我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在羅托魯阿訪問時,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毛利人的友情,也領(lǐng)略了這一新西蘭旅游勝地的風情。這里不僅以地熱資源馳名海內(nèi)外,而且還較好地保留著毛利文化習俗,被譽為“毛利之鄉(xiāng)”。我們首先參觀了博物館,了解了1886年火山爆發(fā)給這一帶所帶來的災(zāi)難和以后形成的地貌給這里帶來的旅游資源。然后我們參觀了著名的瓦卡里瓦里瓦毛利傳統(tǒng)地熱村。一進村莊,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硫磺味,水池邊都冒著熱騰騰的白煙,當?shù)氐拿司陀玫責嶙鲲垺⑾丛?,并且已將地熱資源開發(fā)成財源滾滾的旅游項目。這個城市的許多人都在這里工作,我們房東家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我們參觀了著名的間歇泉和泥泉后,中午主人請我們吃了一頓當?shù)厝擞玫責嶙龅摹e具特色的毛利飯。毛利飯在當?shù)亟小癏angi”,這里的毛利飯是在特殊的灶里做的,即在地上挖個坑,四周壘上磚,灶下面就是地熱,里面先放進肉類,肉快熟時再放進蔬菜。飯的主食一般為馬鈴薯、紅薯和南瓜等,副食有雞鴨魚肉和圓白菜等蔬菜,加工較簡單,以蒸、煮為主,除鹽和胡椒外沒有過多的調(diào)料,口味清淡,有點像我國北方農(nóng)村的“家常飯”。
這里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泡溫泉了,據(jù)說水溫可達90度。筆者曾在路邊隨處可見的水池里用手試過,水果然很燙。主人告訴我們,村里設(shè)有兩個大公共浴池,村里工作的人常去泡澡,早晨把水放到露天的池子里,晚上下班時水溫正好合適,洗個澡再回家。這里還設(shè)有許多溫泉浴池,每年吸引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特別是日本游客專門來這里泡溫泉。泉水富含硫磺,對皮膚很有益,能治病。溫泉池有公共的和單獨的,公共的猶如游泳池,而單獨的則是兩人一間,里面設(shè)施簡單,游客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所賜予的禮物。
參觀中主人還特地為我們安排了毛利著名編織家卡娜瓦女士給我們表演的采集亞麻葉、制作麻繩的過程。亞麻是毛利人用來編織的主要原料,前面提到的毛利大氅和著名的草裙就是用亞麻編織的。新西蘭北島有豐富的資源,房前屋后、路旁、河畔隨處可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亞麻葉長而直、纖維堅韌,是理想的編織材料。只見卡娜瓦女士將一個木板放在腿上,上放一片亞麻葉,麻利地用石片砍斷兩頭,再用石片刮亞麻葉。不一會兒,從綠色的亞麻葉上便刮出白色的亞麻絲,再將幾股亞麻絲一搓,一根亞麻繩便搓成了。團員們都說,這很像我國北方農(nóng)村的搓麻繩,看,這又讓我們找到共同點了。
毛利歷史和毛利文化對新西蘭的影響
這次訪問中,我們略微了解了一些毛利人一千多年來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史。公元9世紀,毛利人從波利尼西亞駕駛7條大型雙體獨木舟來到了新西蘭,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1642年歐洲人來到這里后,他們平靜的生活被打破了。在新西蘭歷史上不能不提的是《威坦哲條約》。這次毛利中國友協(xié)的朋友們特地安排我們參觀了該條約的簽署地?!锻拐軛l約》是1840年英國移民和毛利人共同簽署的關(guān)于土地所有權(quán)的條約,在新西蘭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該條約賦予英國女王購買毛利人土地的權(quán)利,作為回報,毛利人以伙伴關(guān)系享有英國國民的所有權(quán)利和待遇,保證毛利人擁有其土地、森林及捕魚權(quán)利。但是,由于雙方一開始就對土地問題有爭議,毛利語對條約的翻譯與英語有誤,再加上后來條約沒有得到很好的履行,造成今天毛利人對此條約不認可。條約簽署后,當時的毛利人經(jīng)濟活動蓬勃,為新西蘭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如果說新西蘭毛利人對該國早期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貢獻的話,那么他們在文化上的貢獻更是不可低估的。代表團中有人說,新西蘭文化的代表就是毛利文化。近年來,新西蘭的毛利文化意識開始復(fù)興,新西蘭人民對毛利文化遺產(chǎn)也越來越感到驕傲。在政府舉行的正式儀式上,通常舉行毛利人的歡迎儀式,以表示該國的特色。新西蘭著名的“全黑”橄欖球隊在每場國際比賽開賽前都表演哈卡舞。此外,新西蘭的很多地名都以毛利語命名,如羅托魯阿就是毛利語,國家博物館也被叫作Te Papa等。在許多場合,人們都說“Kiaora!”,表示“你好!歡迎!” 之意,這也成了我們代表團中最流行的一句毛利語。目前毛利語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在學前班、小學、中學和大學
這次訪問中,更讓我們沒料到的是毛利人在新西蘭社會中的地位和影響。實際上,當今的毛利人除了在特殊日子和場合還保留著他們的傳統(tǒng)習俗外,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上都與其他新西蘭人不相上下,而且,毛利人從一開始就與歐洲移民通婚,現(xiàn)在有許多人已看不出典型的毛利面孔。陶羅亞先生告訴我們,預(yù)計到2050年,新西蘭人口中毛利人將超過歐洲人口,成為新西蘭社會的主流。我們且不去追究這個說法是否準確,但確實感到不少毛利人已進入新西蘭主流社會,在各個領(lǐng)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首都惠靈頓參觀議會大廈時,我們了解到新西蘭議會120名議員中有16位是毛利人,由此可見毛利人在新西蘭政壇上的影響。
告別了,綠色的、田園般的新西蘭;告別了,純樸、善良的新西蘭毛利人。在我們10天的訪問中,所到之處無時無刻不被他們純樸善良的民族性格和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意所打動。我們將帶走這份情意,并將它與對新西蘭的美好印象永遠珍藏在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