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波
江蘇省第七次文化會、第六次作代會于11月18日順利閉幕,當晚在南京國展中心舉辦的聯(lián)歡會隆重而熱烈。演出的節(jié)目繽紛精彩,特別是十五位知名作家的聯(lián)袂朗誦、省委副書記任彥申同代表的對唱,還有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孫志軍的獨唱,激起陣陣波瀾。受現(xiàn)場氛圍感染,省委書記李源潮也登臺朗誦了自己即興草就的詩作,將晚會推向高潮。
李源潮的詩是在節(jié)目單上寫成的。記得大意是:小時候/我仰視你/你是夜幕上一顆閃爍明星/你是星空里一彎燦爛鉤月/長大后/我依然仰視你———人民的藝術家/你在哪里/你在書本里/你在舞臺上/你在老百姓心坎上……李書記動情地告訴大家,剛才他對坐在身旁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黃蓓佳說,要給孩子們多寫些好的作品,因為人的教育是從孩子開始的。他說,他小時候生活在一個礦山附近的貧困村莊里,晚上只能就著墨水瓶做的小油燈讀書。早晨上學去,被老師發(fā)現(xiàn)頭發(fā)燒焦了,眉毛也燒焦了……情之真,意之切,撼人心扉。省委書記的詩語如同他在開幕式上的講話一樣,贏得了代表們雷鳴般的掌聲。
多年來,我們時常聽到領導干部的一句話可以封殺一份報刊,也可放生一份報刊的故事,領導干部的態(tài)度與地方文藝事業(yè)的興衰休戚相關。清楚記得,《金山》首任主編劉仆老講的一段故事:1988年,《金山》三歲,有人以“財政困難,沒有錢辦不起”為理由,試圖將其扼殺于搖籃之中。當時的鎮(zhèn)江市長陳壁顯收到劉仆老的呼吁信后,明確指示:“這么大一個鎮(zhèn)江,再窮,辦份文學刊物的錢還是有的,《金山》不能停!”市委書記孫秉謙也強調(diào):“《金山》是鎮(zhèn)江人民的,是鎮(zhèn)江對外重要窗口,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chǎn),應當努力把《金山》辦得更好。”《金山》與死神擦肩而過,今天的鎮(zhèn)江才得以擁有活力四射的二十歲的《金山》!這次代表會上,我還聽到這樣一個故事:某縣級市文聯(lián)開展活動遇到經(jīng)費困難,找到分管的副市長,那位副市長打著酒嗝,剔著牙說:“沒有錢就別搞,(文藝)又不能當飯吃?!?/p>
意識決定行動。領導干部的態(tài)度,取決于其對文藝性質(zhì)、作用和地位的認識。認識的深度決定著行動的力度。上世紀末,時任丹徒縣長的郜志堅,曾結(jié)合自身工作體會,為《金山》撰文,發(fā)出“領導干部要懂一點文學”的吶喊,今天讀來,仍有著十分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文學藝術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江蘇的“兩個率先”需要偉大的精神來鼓舞,需要先進的文化來支撐。如果說,李源潮在開幕式上的講話是理性的抽象的動員,那么,他在聯(lián)歡會上的詩朗誦則是生動的具象的示范。省領導們?nèi)绱松眢w力行,我們有理由深信,江蘇一定能走在先進文化發(fā)展的前列,一定能攀上文學藝術的新高峰。一個文學藝術繁榮的新熱潮正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