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以毫不掩飾的鏡頭,訴說著這個世界驚心動魄的真實。以優(yōu)秀攝影圖片組成的《黑鏡頭:第一時間》展現(xiàn)了一個個精彩瞬間,記錄下了歷史的轉(zhuǎn)折和社會的變遷。
硫磺島之戰(zhàn)
[美]喬·羅森塔爾硫磺島 1945年獲1945年普利策新聞攝影獎
1945年2月23日,硫磺島戰(zhàn)役打響第五天的清晨。
在31天之后戰(zhàn)事結(jié)束之前,在太平洋上這一次最血腥的戰(zhàn)役中,有6821名美國人被殺,19217人受傷。這一切只是為了一片叫作硫磺島的可憐的火山灰島,一個長5英里,最寬只有2英里的島嶼。
上午10點15分,斯利伯奇峰似乎攻下來了。高出海平面550英尺的峰頂顯得寧靜,敵人的巢穴空空的,冒著煙。陸戰(zhàn)隊員舉起一面小小的旗。兩名日本士兵拿著手榴彈從洞穴里躍出,被他們射殺了?,F(xiàn)在,斯利伯奇峰平安無事了。
上午12點15分,第一面旗被解了下來,一面新的、五英尺闊八英尺長的,有第一面旗兩倍大的新旗綁了上去。美聯(lián)社記者喬·羅森塔爾又跑又跳,他把石塊堆起來,站上去增加點兒高度。他舉起他的4×5新聞攝影鏡箱。陸戰(zhàn)隊員舉手向前,把旗子插好……
喬·羅森塔爾開始拍攝。
三名陸戰(zhàn)隊員把旗扶穩(wěn),其他人去尋找繩索來把它固定。喬·羅森塔爾也把這拍攝下來。一群士兵重新站隊?!罢褡鼽c,伙計們,這是帶歷史性的?!彼_著玩笑說。陸戰(zhàn)隊員對著鏡頭揮動步槍和鋼盔。這張照片后來被看作美國的“國家圣像”,珍藏于華盛頓。
好 警 察
[美] 比爾·皮爾 美國1957年獲1958年普利策獎
從每日的大事中抓拍照片,對于干了許多年攝影的《華盛頓每日新聞》的比爾·皮爾來說,這不過是再一次出出風頭而已。正巧編輯喜歡中國人,而中國人又喜歡在游行中出出風頭。
因此,當中國旅美商會在華盛頓小小的唐人街慶祝新廈落成的時候,他們舉行游行。皮爾則接受了拍攝照片任務(wù)。這是1957年9月又熱又悶的第10天。36歲,體重304磅的皮爾只有一個想法:趕緊照了相就回去。他站在那里,在巨大的紙龍經(jīng)過的時候把它拍下來,長著許多條腿的飛騰的紙龍使他大感興趣,不過,當兩歲的阿蘭搖搖晃晃地走了兩步之后,他并沒有面對紙龍,卻面對著兩條套在藍色褲里的長腿。一名叫莫利斯·科里雷恩的警察像個大哥哥似地彎下身子,真誠地說:“你不小心的話,爆竹會傷著你的?!逼栟D(zhuǎn)身便抓拍了這張照片。
當《華盛頓每日新聞》發(fā)表這張照片時,一位在國家安全會議工作的讀者被感染了。她與23人一起寫信要求《生活》再版這幅照片。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主管J·艾德加·霍維評價這幅圖片“值得獎勵”。他是正確的,它贏得了普利策獎。
同樣重要的是,好人有好報:1974年,巡警科里雷恩成為了華盛頓警察局的副主管。
這張照片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獎。在那次游行之后若干年后,報紙又把警察和孩子請來。但是那種溫柔敦厚的感情不存在了,一瞬間的那股魅力已一去不復返了。
《黑鏡頭:第一時間》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定價:4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