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標準》已經實驗了兩年,一線音樂教師有許多切身體會,山西的劉智勇老師總結了標準實施過程中的一些現(xiàn)象,很有啟發(fā)意義。
1. 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音樂雖然是學生喜歡的課,但若缺乏情趣,也會令學生生厭的。所以,在音樂教學中同樣需要教師挖掘情趣于教學之中。如音樂猜謎法:“七長八短,滿滿一碗,你若吃它,它就叫喊?!贝蛞粯菲鳎希?。有的老師將中央電視臺的《開心辭典》形式引進音樂課堂收到良好效果。如:西洋的風琴、手風琴的發(fā)明原理,是依據我國哪種古老的樂器創(chuàng)造而成的?A笛子,B古琴,C笙。(答案C)學生對此不僅深刻,而且對我國樂器能為世界音樂作出如此貢獻而自豪。
2. 多一些綜合,少一些單一。音樂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與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等姊妹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在欣賞《春江花月夜》時,若與《千里江山圖》(宋·江參作)、《歸漁圖》(清·黃慎作)等古代著名山水畫引入,再把唐代詩人王勃的《滕王閣序》和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加入,那真是一種絕美的、全方位的藝術享受。
3. 多一些欣賞,少一些說教。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和美的享受,學生一旦對某一作品有了興趣,學起有關的音樂知識也就有了動力,這遠比單純講解樂理要事半功倍,比如學生大多喜愛《梁?!罚谛蕾p期間插入“協(xié)奏曲”、“奏鳴曲式”、“回旋曲式”等術語的講解,學生樂意接受。故不少老師采用了“以音樂欣賞為中心”的綜合課,效果很好。音樂是聽覺藝術,只有讓學生多聽,反復地聽才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和興趣,為此,不少教師采取“回放法”(即本周回放上周或上上周聽過的作品)效果也很好。
4. 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中西音樂教育在評價上有很大的差異,如美國的教師鼓勵、表揚多,國內教師往往批評多。美國不特別注重技巧的重要性,而是強調對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和對學生全面音樂素質的提高,而國內教師最注重苦練基本功和技巧,學生樂感卻不甚好。美國教師每當看到學生的一點點成績,便會說:“你真棒!”“我真為你自豪!”而國內老師大多是嚴勵的,受“嚴師出高徒”的影響,若不從學生彈奏、演唱中挑出些毛病來,就不能顯示其水平和威信。其實我們應看到,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子都愛聽表揚和鼓勵,有經驗的老師往往先提出表揚,后委婉地提出不足,這樣,學生也樂意接受??偺裘?,一無是處,誰還有信心學音樂?
5. 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音樂教育也在發(fā)生著變化,作為教師要打開思路,積極探索當前的教育思想理念,切不能閉門造車,兩耳不聞窗外事。諸如目前的“音樂體驗”、“音樂模仿”、“音樂探究”、“音樂合作”、“音樂綜合”等過程與方法都需要我們去研究和學習。另外,兄弟學科的先進教學法,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也要學習和借鑒。
6. 多一些創(chuàng)造,少一些“填鴨”。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靈魂。音樂教育也需創(chuàng)新,有創(chuàng)新才能有發(fā)展。在音樂教學中,要給學生多一些創(chuàng)造的機會,如聽音樂作品后,讓學生思考并說出其情緒、意境、情節(jié)、調式、曲式、風格、背景等;聽了作品讓學生做律動、編舞蹈、畫圖畫、講故事等;為音樂加打擊樂;為樂句發(fā)展而創(chuàng)作;用人聲或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自制樂器;用電腦創(chuàng)編音樂等。少用一些過去的“填鴨式”教法。
7. 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國內的音樂教學往往講究紀律性、統(tǒng)一性、組織性。在聽賞音樂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安靜地聽。而國外則可能會出現(xiàn)搖頭晃腦,拍手跺腳,擠眉弄眼,哼哼呀呀,甚至跳起舞來。這都是音樂感受中的體現(xiàn),應讓學生自由體驗。在對音樂作品發(fā)表感受時也要讓學生自由發(fā)表,對學生所言都應給予肯定,因為音樂藝術具有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內涵,可謂見仁見智,尤其是無標題音樂。不要禁錮學生的思維,不要限制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欲望。
8. 多一些表演,少一些理論。音樂是一種表演藝術。它包括教師的表演和學生的表演。在實踐中我們也常發(fā)現(xiàn)個別老師只講理論,不去示范,講解發(fā)聲如何打開,如何唱好高音,如何吐字咬字,卻不做示范,學生一堂課下來丈二的金剛摸不著頭腦。讓學生表演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演的機會,如齊唱、合唱、重唱、獨唱,有舞臺上舞臺,沒舞臺上講臺。器樂演奏,包括打擊樂等。高年級學生還可自編自演歌劇、戲劇、舞蹈等。
9. 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普通音樂教育,要求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應享有平等的教育。因此,作為音樂教師要對每個學生負責,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個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要注重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長,如嗓子不好的同學可以在樂器方面發(fā)展,樂感差的同學可以多聽音樂,成為音樂愛好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