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也娛樂
“起身換頻道,不如看廣告”。一句話道盡了廣告的娛樂性。
當然,這是近幾年的事。以前的廣告不過是“機器廠房、獲獎證書、地址電話”這樣的老三篇,乏善可陳,近幾年才逐漸五彩斑斕起來。國際上獲獎的一些廣告,其構(gòu)思之巧妙、畫面之精美,比起電影作品,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內(nèi)的廣告雖有差距,但供人娛樂也是可以的。
不過,要說最具娛樂性的廣告,還得到娛樂圈去找。娛樂圈是個名利場,紅男綠女穿梭其間,出名是第一位的,“廣告”便因此有了用武之處。冷觀娛樂圈之“廣告”,其創(chuàng)作手法千奇百怪,不能盡述,但主要有三。
一曰鬧,即時不時鬧點緋聞,今天跟這個上了街,明天和那個吃了飯,最能吸引狗仔隊注意。比如說國內(nèi)的某歌星和球星,分分合合好幾年,都三十好幾的人了,還小孩過家家似的把兩人的情事拿出娛樂觀眾,也真是不容易。
二曰罵,一罵就有人圍觀,一圍觀就有效果。最好是罵上法庭,那么關(guān)注度和廣告效果又不可同日而語了。
三曰脫,羞羞答答地還不行,一定要直奔主題,脫它個玉體橫陳。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脫”這一招如今也“與時俱進”了,原以為是女星的專利,沒想到現(xiàn)在男明星也一“脫”而不可收拾,據(jù)說是進入了“男色時代”。女權(quán)主義者叫了那么多年男女平等,在“脫”這一問題上可算是落實了。
不過,這三招“廣告”手法雖妙,可和我下面所說這件事比起來,那又是小巫見大巫了。前段時間,國內(nèi)某歌星病重,媒體們長槍短炮地圍在病房外搞起了“現(xiàn)場直播”,販賣了歌星不少隱私。先是在病因上含糊其辭,讓讀者聯(lián)想翩翩;后又掘地三尺,研究出歌星的性取向大有問題;最后又拐彎抹角地探聽出歌星的初戀女友竟是當前大紅大紫的某某。真是懸念叢生,環(huán)環(huán)相扣,恰似一部希區(qū)柯克的懸案片。一時之間,街頭巷尾無不談此歌星。報紙火了,經(jīng)紀人出名了,唱片公司的磁帶賣瘋了……可謂各取所需。好一部《大腕的葬禮》現(xiàn)實版!只是別人那出是喜劇,這出呢?
當然,這樣的廣告是有市場的。只要人類仍存在欲望,它就不會消失。我們老百姓與名利無涉,只需搬個小板凳,靜靜欣賞好了。
文/繞梁
愛情老照片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愛情,歲月悄然逝去,愛情成為掛在情感長廊里的照片。
在愛情跟著理想走的上世紀50年代,一對物質(zhì)上清貧的男女,看起來卻意氣風發(fā);他們擁有的最大財富便是希望和憧憬——在百廢待興的建設(shè)熱潮下,愛情也不畏懼物質(zhì)上的一無所有。表現(xiàn)在電影、文學作品中的經(jīng)典愛情場面不是熱吻,而是在田間地頭勞動,在廠房里加班加點,在實驗室里探討科研課題……為了理想,剛才還耳鬢廝摩的戀人,可以立刻義無返顧地各赴邊疆。愛情,不是什么隱私,反倒仿佛成了一種不需要性的感情,不知這是愛的升華還是遺憾。王小波的雜文里特別提到了《廬山戀》里兩個人在山上情濃之時大喊的不是“我愛你”,而是“我愛祖國”,很不符合人之常情。
在連戀愛也套上了“紅袖章”的文革年代,愛情大多洋溢著革命的色彩。一個革命的男青年與一個革命的女青年并肩走在革命的大道上,心中除了“革命的友誼”之外,或多或少還感受到了那無法“以革命的名義”解釋的來自異性的吸引力。張瑜主演的《小街》能讓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淚流滿面。把綠軍裝和紅袖章看作是一種“情侶裝”,倒不失為一種革命浪漫主義。
在愛情隨著舞步旋轉(zhuǎn)的上世紀80年代,接吻的鏡頭開始出現(xiàn)在銀幕上,盡管在當時算得上標新立異的導演,在兩張嘴快要挨到一起時,仍要不失時機地加上一把傘——但傘后面的動作足以給閉塞已久的觀眾巨大的想象空間。港臺流行歌曲帶來了沖擊,使愛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纏綿和溫柔。在一個時期,會不會跳舞仿佛成了劃分一個人思想是保守還是解放的分界線,愛情就更沒有理由不隨著《紅河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舞曲翩翩起舞了。哪怕是非常簡陋的露天舞會,舞動著的愛情都幸福得近乎眩暈。許多人這才恍然大悟——愛情原來就該如此輕松。
在愛情成為時尚的上世紀90年代,“我到底愛誰”、“誰到底愛我”成了具有普遍意義的困惑。與文革時期“革命的戀愛”相比較,這時期仿佛經(jīng)歷著一場“戀愛的革命”,試婚、同居、網(wǎng)戀、婚外戀、愛情速配……足以令人目不暇接。愛情也如時裝般色彩斑斕,輕松得可以隨意穿上或脫下。愛情成為“絕對隱私”的同時,戀愛也有如玩一場追逐時尚的游戲。 “偉哥”登陸了;隆胸豐乳手術(shù)為愛情增添與歲月相抗衡的資本;房子、車子等物質(zhì)條件成了愛情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不過,如果說愛情是如時裝一樣的消費品,那可太片面了,可不,“戀人不是你的私有財產(chǎn)”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愛情在更強調(diào)自我的同時也變得寬容起來。那部叫《泰坦尼克》的美國大片引發(fā)了影院里陣陣哭聲,只不知這為生死不渝的愛情而產(chǎn)生的感動會不會也是時尚。
文/元明清
人情社會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交易的社會里,久而久之,我們都覺得這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內(nèi)容,無以改變也無須改變。
我的一位朋友酒后駕車被交警沒收了車本,托我擺平此事。其實我也不認識交警,礙于情面只好轉(zhuǎn)托另外的朋友辦理。不出兩日,本子拿回來了,罰款50元了事,分也不用扣了。當然,我的朋友是很會辦事的,私下給了交警哥們兒兩條煙。
某日隨一位小有身份的朋友去應酬。請客者很是盛情,置了一桌豐盛的海鮮,說只是為了相互認識一下。歸途中,朋友很是感慨,認為花這么多錢實屬浪費。我卻覺得人家花錢也不無道理。這么多錢,通過請客進行了再分配,酒樓老板、員工以及稅務(wù)部門各有所得,請客者也不會認為自己是白花了錢,畢竟他的社會關(guān)系中又多了一條線索??磥恚埧统燥埍旧砭褪且粓鼋灰?,也有可能成為今后一連串交易的序幕。
“有人好辦事,辦事先找人”,這是目前我們這個人情社會的普遍規(guī)則,也是許多表面制度背后的潛規(guī)則。大家都已習慣了這套規(guī)則,事無巨細,一概找人。上學、求職、升官、訴訟、看病、投標等,無一例外。正是因為事情在有關(guān)系照應的情況下辦得非常利索,所以,大家為了辦成事,不惜成本,沒關(guān)系的創(chuàng)造關(guān)系,最終把所有事情都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交易。
然而,從社會整體的角度考量,這套規(guī)則卻代價不菲,最終也降低了社會的整體運行效率。就拿交通違規(guī)來說,通過找人拿回了本子沒罰分,當事者就有可能更輕視交通法規(guī),一而再再而三地違反。交警礙于人情一次次替人鏟單子,使得有關(guān)制度形同虛設(shè),最終的結(jié)果必然是交通秩序難以好轉(zhuǎn),受害者還是開車的人。
人情規(guī)則的形成是幾千年來一點一滴積淀而來的,我們的行為、習慣和辦事方式都已打上了這套規(guī)則的烙印。但我們不能以此為借口,放棄尋求建立更優(yōu)規(guī)則的努力。盧梭曾提出過契約社會的概念,我想,契約社會并不排除人情,只是凌駕于人情之上的,還是既定的、透明的制度。
文/陶雪良
那時,幸福成為可能
數(shù)月前,我夢想著這樣一種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賴在床頭讀上幾頁書,發(fā)呆,任憑陽光撒打在地上而心安理得;餓了,起來弄點東西吃,坐在陽臺上曬曬太陽,再品品下午茶,散會兒步;晚上呢,就一張接一張地看影碟,一直到深夜困倦睡去。
我到處宣傳我的美好生活,被朋友們嗤之以鼻:美吧你,等你賺夠100萬再說。結(jié)果我走到哪兒,朋友就說“我們的美好生活來了”。
世事難料。因為SARS的橫行,我真的過上了這樣的生活。就這樣美好了數(shù)日。有一天,當我坐在陽臺的小沙發(fā)上瞪著眼看外面空氵蒙的煙雨時,時間仿佛一下子停滯不前。孤獨排山倒海而來。這間以前總覺得太小的房子變得大而空洞。即使開亮所有的燈,仍然黯然一片。
江南的這個春天,嫩寒拂面,我卻在拋擲流光。我開始懷念工作,懷念那些還不怎么熟稔的同事們。一層一層的回憶在許多種想象里拆解、重組、縫合,工作竟然空前美好起來。我懷著無比眷戀的心情,想象著在辦公間的情景:大聲地和每一個同事說話,穿過每一道門,在餐桌前放聲大笑。那感覺仿如在春天的郊野,蔓草跳著舞迎接桃李春風的邂逅。
孤獨原來是這么可怕的一件事。無處排解,無人可訴。
事情就是如此:一旦盼望已久的“幸?!眮砼R,最初可能是歡欣雀躍,然后就是淡然處之,最后必定是味同嚼蠟。
馬爾克斯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授獎演說里說過:“到那時,愛情將成為千真萬確的現(xiàn)實,幸福將成為可能。”愛情或者幸福只存在于“那時”,不是此前,不是現(xiàn)在,不是將來,而是“那時”。
當我還在工作,我渴望著過一種自由自在肆意放蕩的生活;當我真正無所事事時,我企盼著坐在工作間里手指按在鍵盤上流水行云。而且我知道,當我重新開始工作時,我又會無比厭煩,思考人為什么要工作,然后繼續(xù)渴望著我的關(guān)于美好生活的想象。
瑞典導演伯格曼在《第七封印》中曾說:“人的尊嚴就在于,能夠?qū)ξ覀兛此魄昂竺艿拿\邏輯,反復地質(zhì)疑?!?/p>
生活,就在這樣的質(zhì)疑中繼續(xù),以一種睥睨一切的姿態(tài)向前。SARS再次令我們與生活緊緊相連,它試圖教會我們永遠對生活或者命運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當然也愛這些素??雌饋硖^偉大的字眼。
文/莊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