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韜
原柜臺交易市場交易的權證導致的社會問題,一直為地方政府頭痛,苦無出路;近期出現的幾點星火,能否為歷史遺留問題提供一個解決途徑?
5月15日,成都技術交易所的電子信息屏上出現股票轉讓信息的當天,許多咨詢電話打給了黃嚴。
試探
作為成都技術產權交易所總經理的黃嚴回答非常謹慎。他反復對中國《新聞周刊》強調:“我們搞的只是股權轉讓,幫助個人投資者將手里的股權通過我們的這種服務有個流通渠道,不是股票交易。”此外拒絕透露任何信息。
自從1998年各地柜臺市場開始被關閉后,在成交所之前,一直沒有地方敢公開重啟“股票交易”。
個人投資者只需要向成交所交20元的信息費,就可以在交易廳的顯示屏上披露其買賣信息。但成交所沒有權力制定價格,只能被動接受投資者的報價,這種脫離“市場價”的報價,讓一些地下交易中間商認為成交所的“白道”還不如“黑道”——缺乏政策指引的改革步伐如此沉重。
“個人投資者手里的股權,就是股票。而實際上,柜臺交易市場已開始在這里復蘇了?!碑數匾晃还擅襁@樣理解成交所的舉動。
事實上,早在4月初,青島就出現了一個振奮“黑股民”人心的消息。青島市體改委4月4日召開了一個會議,會議主要議題是加強對以前在權證市場掛牌交易的公司的監(jiān)管,同時,也有一個消息出臺:青島市將對權證企業(yè)進行掛牌試點。
5月26日,青島市體改委副主任李希琨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只是一個尚停留在理論層面的探索而已。國家沒有政策,青島也不可能置國家政策于不顧?!蓖瑫r李主任表示,已經有地方做了嘗試,但對成交所一事不置可否。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青島市政府一直在為柜臺交易找出路。值得一提的是,青島體改委官員王勇一行多人曾經于今年的2月中旬到成都技術產權交易所考察。而4月4日的會議第一次傳達了一個信號,即原權證掛牌企業(yè)實行“流通試點”。
各地的產權交易所也屢屢出現類似的試探行動,如上海技術產權交易所已經有超過800個私人賬戶開設,而且也出現了將大宗的股權“拆細”交易的先例——一筆1100萬的股權被11個投資者聯(lián)合吃下。將產權拆細交易,也向柜臺交易邁近了一步。
輪回的起點?
“已經有了打擦邊球的味道了。”劉紀鵬表示。
“柜臺交易市場是擋不住的,必然會出現。柜臺市場是非開不可,任何國家的資本市場的建設都需要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構,有主板也要有柜臺市場。僅柜臺市場而言,其出現是大勢所趨,也是合理的需要,地方上反復在這方面試探,本身也說明這種市場模式是需要的?!?/p>
如果僅存在一個主板市場,根本就滿足不了中國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yè)融資的需要,劉紀鵬認為,柜臺交易市場是資本市場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許成交所就是想進行一種試探,觀察管理層的態(tài)度,就目前為止,對這些試探行為管理層尚未發(fā)表任何觀點。
針對歷史上已經形成的遺留問題,劉紀鵬認為:要想解決,簡單地關閉絕對不是辦法,因為已經存在了,法人股市場就是關了后又通過另一種方式開始了交易。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是必然的結果。
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閻坤博士,也在日前完成了一份報告,其中建議:針對證券市場不夠規(guī)范、缺乏層次性的問題,我國應在進一步規(guī)范A股市場的同時,建立和發(fā)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在經濟運行相對規(guī)范、資金需求比較突出的有條件地區(qū),積極發(fā)展地方性場外交易市場。
“這對中小企業(yè)的成長有利,也有力地引導了非正式金融走向正規(guī)?!遍惱げ┦勘硎?。
中國現在主板還比較亂,二板都沒開設成功,怎么還能建立起柜臺交易市場呢?反對這種意見的專家提出,二板的特點是門檻低風險大,上市的企業(yè)大多發(fā)展迅速但風險也同樣巨大,這樣的市場需要很多有極強鑒別能力抗風險能力的投資者參與,就中國目前的情況看,這個條件還不成熟。但權證公司多數是經典行業(yè)的,行業(yè)風險沒有那么大,其風險是和二板市場的風險完全不一樣的。
此外,主板亂的原因還因為沒有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結構,讓主板成了稀缺品,如果逐漸將資本市場的結構豐富起來,會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千軍萬馬擠獨木橋而導致的亂象。中國的現狀是沒有能力接受二板,但應該先開柜臺交易,然后才是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抗風險能力強、鑒別能力強的機構投資者,再慢慢摸索二板的模式。
中國柜臺交易市場到目前已有十年歷史,前5年成長,后5年休克?,F在,多處星火,也許暗示出中國柜臺交易市場另一個輪回的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