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流離失所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家樂福超市里也擺上了書架。在這里,任何一個路過者都可以拿起一本書翻上幾頁,然后把它扔到裝滿了襪子、肥皂的購物筐里。只是不知道人們會不會把它和牛奶面包一起放到冰箱里面冷凍起來。
書是個挺特別的東西。我希望它在一個純粹的、有情調(diào)的地方出現(xiàn)并引誘我。一排排整齊的落地書架,柔和的燈光,沒有小孩子追逐打鬧,沒有挎著菜籃子喋喋不休的家庭婦女,你坐在地上,或是樓道上翻著,任憑外面車來車往、人潮涌動,一切都與你無關(guān)。
位于北京車公莊的席殊總店,曾讓我親眼目睹了什么叫理想主義。每次去那里,就像是置身于一件巨大的藝術(shù)品中,連自己也成為了一個構(gòu)成這個藝術(shù)品的道具。我喜歡它那用鋼架和毛玻璃憑空做出來的二樓:落地的大玻璃窗直通樓上,夾在兩排書架之間。每次去“席殊”,我總會在那里坐上一會兒。
后來“席殊”消失了,北京最讓我留戀的地方就只剩下了“三聯(lián)”?!叭?lián)”通往地下一層的樓梯上,總是坐滿了人。在樓梯上被翻動的書五花八門,從維特根思坦到丁丁歷險記,還看見過有人攤開一本很厚的工筆畫冊,在上面罩了一張紙仔細臨摹。人們從這里上下樓梯,但經(jīng)過的人與被經(jīng)過的人都仿佛對方不存在一樣。原來,一本書是可以在樓梯上被閱讀的。書的旅程真的是豐富多彩:書桌、床頭、馬桶甚至樓梯,幾乎沒有什么東西能像書一樣占據(jù)了人們?nèi)绱硕嗟纳羁臻g。什么是幸福?一個坐在樓梯上讀完一本書的人和一本被人在樓梯上讀完的書之間的緣分,幸福就是這樣簡單。擋住你的去路了?也許吧,但沒人忍心打擾他們,偌大的都市里,畢竟這是惟一能讓你去認真對待并被發(fā)掘出更深含義的樓梯。
然而,書還是擺脫不了“商品”的身份,并且堂而皇之地和襪子肥皂擺在了一起。我每次去家樂福時,都會不自覺地雙手插兜繞開書架,臉上一副漠然的神情。我知道自己很可笑,可我只是不愿意看見書淪落風(fēng)塵。我不喜歡它和襪子面包之類的東西離的那么近雖然大多數(shù)的書已經(jīng)和這些東西沒什么區(qū)別了,可我還是覺得不安,為那一小撮被誤解了的精英抱不平。
文/張京徽
東北大菜
讀過一篇文章——說某人經(jīng)過一條飲食街時,看到一家飯店門口貼了張大紅字條,上寫“北大菜”,頓時覺得,此飯店和著名學(xué)府的結(jié)合,增添了湯湯水水的文化底蘊。后來風(fēng)卷字條,露出前面的一個字:“東”,原來是“東北大菜”。
作者說自己情緒頓時“低落到了極點”。可能很多東北人讀到這里,情緒也會“低落到極點”。如果字條上露出“四川大菜”、“山東大菜”或者“潮州大菜”,失望也許不會這么強烈。因為“川、粵、魯”菜已經(jīng)自成體系,跟文化還能貼上邊,而“東北大菜”離“北大”(或曰“文化”)卻太遠。
不過,把東北菜叫做“大菜”倒也說得過去,你可以把這個“大”理解為“大大咧咧”。東北菜和東北人一樣——粗線條,簡單明了。從吃法上講,不外乎“煮”和生吃兩種。
這里的“煮”是廣義的“煮”,把肉或菜放進水中加熱,根據(jù)火的急緩和加熱時間的長短,還可細分為“煮”、“靠”、“烀”、“燉”、“焯”等。比如最有名的“豬肉燉粉條”,“鐵鍋靠大鵝”。還有一種菜叫“亂燉”,乃集“煮”之大成,就是把能夠拿到手的所有肉和菜,不分青紅皂白,統(tǒng)統(tǒng)擱到一個大鍋里,燉之!肉借菜味,菜補湯味,湯進肉中,大家和平共處,互為補充。東北很多飯館都愛打“農(nóng)家特色”這張牌,在進門處擺幾口大鍋,里面熱氣騰騰地煮著大塊的排骨、肘子、豬頭。這樣的飯館永遠是生意興隆,因為食客們喜歡這種踏實的感覺。
東北人還愛生吃各種蔬菜。他們習(xí)慣一把嫩蔥、幾根水蘿卜、幾片白菜葉子,再加上一碟甜面醬或者辣醬,就能吃下兩大碗米飯。在東北,無論是星級飯店還是街角小館子,都少不了一道叫“大豐收”的菜,名字挺喜慶,有著一股站在菜地里仰天大笑的憨傻勁,其實,端上來的就是滿滿一大盆子洗干凈的新鮮蔬菜黃瓜的綠、蘿卜的紅、菜葉兒的白,相映成趣,勾人食欲。
當(dāng)然,并不是說東北就沒有精耕細作的菜,發(fā)源于東北的“滿漢全席”中多的是工序復(fù)雜的名菜??墒撬鼈兩喜涣似胀ɡ习傩盏娜粘2妥?,與樸實的東北大菜有隔膜。
從對菜肴的命名上,也能反映出東北菜的大大咧咧。云南的“過橋米線”、四川的“夫妻肺片”等每道菜后面都有一個典故。但東北菜卻完全可以顧名思義,比如“豬肉燉粉條”,看了菜名,就能想象得到原料、做法乃至做出來以后應(yīng)該是什么味道。對菜肴的這種命名方式,同樣是東北人性格的體現(xiàn) —— 不故弄玄虛,簡單明了。
有一次,一個武漢女孩兒來組稿,負責(zé)接待的朋友點了滿桌子?xùn)|北特色菜,然后一盤一盤地講解。忽然,他醒悟了似的說:“我這樣做,就好像咱們東北飲食文化多么博大精深一樣!”他的自嘲背后其實包含著一種不自信。不過依我看,東北飲食雖然還稱不上公認的文化,但是它很有特色,特色不就是一種文化嗎?關(guān)鍵是我們是否能保持住這種特色。
文/王國華
幽默,你學(xué)會了多少?
中國人活得比較嚴肅,因此常有女士求偶時希望男方“性格幽默”,似乎這“幽默”是千金難買的。而美國人天生具有幽默細胞,雖然我到美國才十個月,卻也收集了不少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幽默段子。
某教授在放假前的最后一堂課上說,假期她將不能及時收看大家的電郵,因為她要去深海潛水?!拔乙汪~一塊兒玩去,如果我沒有回來,你們就可以明白發(fā)生什么事了?!闭f得大家一陣笑。我也笑了,心里卻想,這在中國人眼里是多么忌諱的啊,但美國人卻說得這么輕松。
有一次我去郵局寄信,忘了貼郵票,待信投進郵筒才想起來。于是對工作人員說:“請您幫我把那封剛投進去的信取出來好嗎?那封信是賬單,如果逾期了,我會被罰一大筆錢的!” —— 我特意對“一大筆”這幾個字加重了語氣,希望能打動對方。
工作人員是個須發(fā)花白、兩眼卻炯炯有神的老人,他故作認真地問道:“一大筆是多大呢?”我一時答不上來?!耙粡埍人_餅?三張比薩餅?”周圍的人都笑起來,我也笑了,有點不好意思,心想,自己大概夸張了,雖然不知道逾期交費會罰多少錢,但也不會是“一大筆”啊……正想著,那老人已走了出去,打開了郵筒的門。
我第一次看到郵筒里的情形 —— 橫七豎八躺著各種面目的信件,快圣誕了,信筒被塞得滿滿的。老人和我一封一封地挑,終于找到那封惹禍的信。當(dāng)時正值隆冬,老人從室內(nèi)出來僅穿了一件T恤,連打了好幾個噴嚏。
我自然是感謝萬分。旁邊另一位工作人員說:“拿什么謝?。俊蔽乙汇?,心想,還真要拿東西謝啊?老人說:“比薩餅如何?”原來他們還在開我玩笑。那我也學(xué)著開個玩笑回敬一下吧:“好啊,就一張比薩餅了!”
幽默有時是一劑良藥,可以起到調(diào)劑情緒作用。有次我在學(xué)校圖書館復(fù)印資料,沒想到平時溫順的復(fù)印機竟對我罷工,試了幾次都不行,我請來圖書管理員幫忙,她只一次就弄好了。偏偏我是個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看到她與我的方法完全相同,怎么她就做成了呢?就問她為什么。她輕松地說:“復(fù)印機不喜歡你!”我愣了一下,這位美國婦女渾然天成的幽默,一下熄滅了我心頭隱隱的小火苗。
有時,人不能太認真、太執(zhí)著,我就是太想事事弄個明白,反而把自己和別人都搞得很累。人生在世,要學(xué)會不在意,為小事糾絆,浪費光陰,很不值得。當(dāng)你為一點小事發(fā)急時,不妨幽它一默。
文/胡一峰
還不如去相信鱷魚的眼淚
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有的男人卻把流淚當(dāng)作情場武器。
哭得最動情的要算瓊瑤小說《在水一方》里的那位男主角,每次他酗完酒,發(fā)完脾氣,睡醒了第一件事就是抱著女主角痛哭,邊哭邊發(fā)誓:“我一定改!”只是沒隔兩天,發(fā)的誓都當(dāng)作了屁。當(dāng)然他是有理由的,因為他懷才不遇。瓊瑤阿姨最后還是讓女主角離開了他,投向另一個不怎么愛哭的男人的懷抱。
喜歡把眼淚當(dāng)作情場武器的男人,一般都深諳女人心。很多女人可能會看得透男人的花言巧語,但偏偏就在男人的眼淚面前敗下陣來。男人的眼淚帶有太多的隱蔽性和欺瞞性,一般人都以為男人一旦掉了淚,則一定是真情流露。既然他都知錯了,那就不妨再給一次機會。一想到這個,女人可能立刻就會放下前一刻還準(zhǔn)備恩斷情絕的心,一起抱頭痛哭了。
天底下最善于流淚的可能要算賈寶玉,而對眼淚最有野心的,也要算他了。起先他是想得到所有人的眼淚,后來被芳官一刺激,又回去流淚慨嘆,說是“各人盡得各人的眼淚罷了”。賈寶玉的眼淚,也是有點鱷魚淚的意味,雖然每一滴感傷的都是真情,但并不專一,逢人就落,像是卑劣的伎倆,或者苦情的道具,騙得大觀園里的女人們?yōu)榈盟麍F團亂轉(zhuǎn),金釧兒和林黛玉還賠上了性命??创┧婷婺康闹挥兴系?,賈政雖有衛(wèi)道士之嫌,但他的火眼金睛還是一下就看透了賈寶玉金玉外表下的敗絮,所以那一頓鞭笞下得又狠又快,要不是另一個被蒙蔽得瞎了眼的老太太護住,恐怕林黛玉的命運就能夠改寫了。
有一個女孩子,被男友的眼淚折磨了好幾年。她相當(dāng)優(yōu)秀,男友卻不思上進,整日沉迷電游,連同居的房租水電都得女友支付。女孩每次要分手時都經(jīng)不住對方一番苦肉計,痛苦流涕當(dāng)然是難免的,動輒還要割腕自盡,反復(fù)說的只有一句:“沒有你我活不下去!”開始幾次女孩還真信了,但幾次三番下來,心就徹底涼了,跟他既看不到美好未來,所有支出還要自己負擔(dān),哪有女人為了愛情做得如此辛苦的?正式分手的那晚,男人還準(zhǔn)備重施舊伎,被女孩一句話堵死:“你再別哭了,哭也沒用,大不了我搬走,家里一切東西歸你?!本谷痪瓦@么簡單干脆地分了手,女孩后悔得不得了,說要早知這樣,當(dāng)初何必被他幾顆鱷魚淚哭蒙了眼;而那男人,也真好意思把基本上由女友購置的家當(dāng)照單全收了。
男人一掉淚,最容易激起女人的母性,但是有多少女人是喜歡當(dāng)媽的呢?況且又有幾個男人的眼淚是可信的呢?還是那個重新開始新生活的女孩說得好,相信他們,還不如去相信鱷魚的眼淚。
文/曾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