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才
足三里穴能夠治療多種胃腸道疾病,這已為古今大量的醫(yī)療實踐所證實?!岸歉谷锪簟钡目谠E也幾乎婦孺皆知。其實對于人體來說,足三里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它還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強身祛病、延年益壽的要穴。
古人以足三里穴強身壯體、防病保健,可以追溯到近兩千年前的東漢末年。當時的名醫(yī)華佗就以足三里穴治療“五勞贏瘦、七傷虛乏”(即身體虛弱及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刺灸足三里既能強身防病,又能消除疲勞,所以在日本也有“不灸足三里,勿為遠行人”、“旅行灸三里,健步快如飛”等說法。日本還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三里灸健康運動”,足三里強身壯體、防病保健的威力由此可見一斑。
足三里擅長治療慢性虛弱性疾病。例如由于后天之本虧虛、氣血生化無源而引起的貧缸、眩暈、肢軟無力、神經衰弱、產婦乳汁減少,以及由于中氣不足、脾虛下陷而引起的久泄、久痢、遺尿、脫肛、子宮脫垂、內臟下垂等,通過灸刺足三里都能獲得較好的療效。這就為人們探索足三里的神奇功用打開了思路。早在宋代的《針灸資生經》一書中,就記載了前人刺灸足三里等穴預防中風的經驗:“但未中風時,二月前或三四月前,不時脛上發(fā)酸、麻、重,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也,宜急灸足三里?!币驗樽闳锟梢允谷送七t衰老、延年益壽,故被后人譽為“長壽穴”、“長生穴”。對于足三里穴進行深入的研究,是老年醫(yī)學中的一個極有價值的項目。
足三里為何具有如此顯著的強壯保健作用呢?根據(jù)中醫(yī)理論,足三里是胃經的穴位。脾胃乃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刺灸足三里,可以旺盛后天之本,調節(jié)和振奮臟腑機能,使氣血生化有源。增強衛(wèi)外功能,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刺灸足三里對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生殖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液成分、體溫調節(jié)、防衛(wèi)免疫反應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在消化系統(tǒng)方面,可以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性,增強食欲,促進消化吸收;在神經系統(tǒng)方面,可使腦細胞機能恢復,提高大腦皮質的工作能力;在循環(huán)系統(tǒng)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調節(jié)心律;在血液成分方面,可以提高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糖含量;在內分泌系統(tǒng)方面,可以對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tǒng)進行雙向良性調節(jié),從而提高機體防衛(wèi)和應激能力。凡此種種,都對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于達到推遲衰老、益壽延年的目的。
最后向讀者介紹一下足三里的取穴和刺灸方法,以便于在家庭中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采用。
取穴方法(任選其中一種):①屈膝,將一只手的手指并攏,以食指第二指節(jié)置于外膝眼正中,四指向下橫量,小指下緣距脛骨前脊外緣一橫指處即是。②屈膝,將一只手的掌心正對膝關節(jié)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抵達處(距脛骨前脊外緣一橫指)即是。③屈膝,以一手的大拇指順著小腿脛骨前脊,由下往上推到脛骨粗隆下方,再向外側旁開一橫指處即是。
刺灸方法:用艾條或艾灸器熏灸足三里穴5~10分鐘,或者指壓、磁療10分鐘,亦可用皮膚針叩刺10~15分鐘。每日1~2次。常年堅持,必獲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