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一種運動,如今,每年幾百人次的輪番登頂,使珠峰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頂點。
然而要深入我們腳下幾百米深的地下洞穴,卻始終是一種探險。目前已知的最深的地下洞穴是墨西哥高原的肖特拉洞,深達1673米,還有一處在希臘西哥斯古城邊,據(jù)說那是個“無底洞”,而深達1萬多米的海溝則更是一個深不可及的地方。
廣西天坑群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溶洞群。其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盡管深度只有600多米,但是要到達那個深度,不僅需要擁有登山用的所有裝備,還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良好身體素質。
我們對地下洞穴的了解實在太少了,在那個完全黑暗的世界里,我們常常遇到的是曲折,崎嶇,狹小的空間。每前進一步,都需要我們竭盡所能地去摸索和探尋,而我們往前每走一步,都不知道前面會發(fā)生什么,就是說,無論是在我前方,還是在我們后面,所面臨的同樣都是一個一無所知的世界。
這里的空氣比想像中的要好,我們可以不必像登山隊員那樣帶上很多氧氣瓶,但是如果前面是一條暗河,而且非得要跋涉過去,那么我們面臨的挑戰(zhàn)將會比登上6000米以上的高峰還要危險。就是因為地下暗河,我們在對大石圍天坑的探險中,犧牲了一位勇敢的探險者。
在對廣西天坑的探險中,我們在一處深達幾百米的地下洞穴里就發(fā)現(xiàn)了600多年前人類生存過的遺跡。在那樣一個暗無天日的地下世界里,什么人會長期生活于此,是我們現(xiàn)代人難以理解和想像的。黑暗的地下世界,并不像人們所想像的那樣寂靜,這里有震耳欲聾的咆哮的河流,還有許多奇奇怪怪的動物發(fā)出的奇奇怪怪的聲音。雖然這里沒有光,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的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卻都長著眼睛,只不過都已經退化。這說明它們最早還是來自于洞外的世界。
洞穴探險雖說對我們揭示生命的起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這些現(xiàn)代人在那里活動,無疑還是對那個似乎靜止的世界進行了破壞性的侵擾。我們在大石圍天坑底下發(fā)現(xiàn)的那些植物,大都是幾百年以前的物種,這些植物,莖稈十分粗壯,可是只要我們輕輕一碰,便會應聲折斷,在這里我們切切實實的體會到了“脆弱”二字的含義。的確,保守和靜止的世界,只能是一種過去的世界,不過我們真希望這個地下世界,能夠保持長久一點。
如果說探索天空和宇宙是在探索未來,那么我們探索神秘的地上世界就是在探索過去。這其中的奧妙還是讓我們翻開這本書,自己細細地體味吧!
《臨淵無懼:天坑科考探險紀實》駱漢城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8月定價: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