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遺囑
我們倆早已堅定了信佛、學佛、修佛、一定成佛的決心。
通過多年的實修,我們倆已真正認識了自己,并找到了自己。已深知“身心世界本無有,只因迷癡著夢中。返境方知我是我,時時覺醒定往生”。現(xiàn)在已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日子一天天的近了。為了往生時不手忙腳亂,不再造作各種罪業(yè),徹底解脫自己,使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時,能按修佛醒夢處理假我(幻身)的后事,立如下遺囑,留勸后人早早修行:
一、要求我們每個子女,都要懷著像辦喜事一樣的心情,把我們倆的遺囑告知親友,取得大眾的支持。
二、不要通知單位,以免影響職工的正常工作。一切從簡辦理。
三、破除舊的傳統(tǒng)觀念。要立佛家的新風。往生時穿隨身衣,不另換(穿)壽(新)衣。嘴不放壓口錢,腳不捆錢,手不拿鞭頭,頭上不擺倒頭飯,不開光,不代孝,不摔喪盆子,不燒紙,不扔買路錢,不用花圈,免除一切舊習。
四、不哭泣,要多念佛。放念佛錄音。
五、送葬不用公家車。
六、在火化場不整容。免除一切儀式,不保留骨灰?;鸹?,要隨風或隨水揚掉。讓假身留的骨灰回歸四大(地水火風)中去。
七、不園墳。不燒七。
八、喪葬招待,不吃一切動物肉。要感謝親友和送葬的各位,請諒解。
九、祝愿人人早覺醒,早覓修行路。消除宿現(xiàn)業(yè),同登無上道。
最后讓我們都以真誠的心共念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
立遺囑人 ×××
×××
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日
農(nóng)歷丙子年六月初五日
寒山寺僧人發(fā)言
參加金閭區(qū)培智學校十五周年暨同濟兒童匡智中心成立三周年活動發(fā)言
各位領(lǐng)導、各位來賓你們好:
南無阿彌陀佛!我是佛教徒,是寒山寺僧人佛禪,今天我有幸來金閭區(qū)培智學校參加校慶暨同濟兒童匡智中心成立三周年慶典,我十分榮幸。我們是愛國愛教,借此機會隨便談?wù)?。佛教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普渡眾生,知己知彼,將心比心,慈悲為懷。
佛教的宗旨破迷開悟,轉(zhuǎn)癡成慧,轉(zhuǎn)凡成圣。什么叫圣人,佛就是大圣人,孔子是圣人,孟子是亞圣。學習圣人的道理,需要有道德高尚,學問深淵,才能實行它。有了目標,還要有決心。佛的教誨要修行,天天在身上找病根治,天天覺悟,修行是覺悟,改過也是覺悟。佛教講覺、正、凈。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佛教在文化大革命被說為迷信,這事實在可惜矣!釋迦佛是覺者、大覺尊。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怎么能說迷信呢?什么叫迷,不覺是迷,不懂是迷,沒有辨別能力的是迷,做壞事是迷,成了佛就不迷。佛教化人做好事,“識自本心,斷惑證真”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fā)菩提心正法久住。斷惑:是斷惑貪嗔癡一切煩惱。證:是一心不亂。證真:證悟到宇宙人生真理。人在世間是無常,要看空、看破、放下,否則有煩惱,煩惱妄想是業(yè)障。清凈心生智慧,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能改過也生智慧,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便把智慧當做生命。
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簡稱佛陀智慧教育,佛教就是教育,教育人,做人處世,最終目的是學圣人,成圣人與世界共識。
儒家與佛家不謀而合,方法,目的,并無二致,從層次來講,佛站得更高。佛教與社會不弊,進化人心利國利民,我們學習的體會,缺乏溫情道義的文明,很容易引起斗爭,道德是立國的根本,財富只不過是枝末,看輕根本,而注重枝末,就會導致與民爭利,互相搶劫。我今天來培智學校參加校慶十五周年是應該的,這是我們的本份,你們搞得好有成就,有發(fā)展,我聽了很高興,希望你們再接再厲,能把中國固有的文化如忠孝節(jié)義倫理道德教育找回來,(教育兒童)這是團結(jié)的力量,家庭有了這個精神,就會得到和睦相處,會幸福。家庭是社會基本細胞,各個人家,家庭和睦,社會就能穩(wěn)定,國家就繁榮昌盛,我們要為社會、民族、國家爭光。
蘇州市寒山寺釋 佛禪
二零零零年五月二十日
資料提供者:苑鳳岐,公司職員,現(xiàn)居黑龍江省調(diào)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