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 心
[新聞]據(jù)新華社1月21日報道,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日前鄭重向全國醫(yī)院發(fā)出警告:禁種52種含有促癌物質的植物,以免讓患者“雪上加霜”。
據(jù)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預防醫(yī)科院病毒所對植物所含物質的促癌作用進行了長期研究,并從1693種中草藥和植物中檢出52種植物含有促癌物質。這些植物多屬于大戟科和瑞香科。實驗表明,這些促癌植物中所含有的“EB病毒早期抗原誘導物”,可以誘導EB病毒對淋巴細胞的轉化,并能促進由腫瘤病毒或化學致癌物質引起的鼻咽癌等腫瘤生長。
看到這則新聞,不少平時經常擺弄花草的人不免內心一陣恐慌——我養(yǎng)的花是不是也有“毒”?我會不會得癌癥?其實您大可不必如此緊張,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些植物的“尊姓大名”,它們包括:石粟、變葉木、細葉變葉木、蜂腰榕、石山巴豆、毛果巴豆、巴豆、麒麟冠、貓眼草、澤漆、甘遂、續(xù)隨子、高山積雪、鐵海棠、千根草、紅背桂花、雞尾木、多裂麻風樹、紅雀珊瑚、山烏桕、烏桕、圓葉烏桕、油桐、木油桐、火殃勒、芫花、結香、狼毒、黃芫花、了哥王、土沉香、細軸芫花、蘇木、廣金錢草、紅芽大戟、豬秧秧、黃毛豆付柴、假連翹、射干、鳶尾、銀粉背蕨、黃花鐵線蓮、金果欖、曼陀羅、三梭、紅鳳仙花、剪刀股、堅莢樹、闊葉獼猴桃、海南葵、苦杏仁、懷牛膝。
可見,在這份“黑名單”中,您所熟悉的大概只有很少的幾種,因為它們80%以上生長于熱帶、亞熱帶森林,主要作為藥材使用,且多數(shù)并不具備觀賞價值,北方地區(qū)很少引種。即便是在匯集了1000多種植物的北京植物園里,“黑名單”上的植物也見不到幾種。當然,其中的油桐、鐵海棠(俗稱刺兒梅)、變葉木、紅背桂花等是我們常見的,如果您家里恰好有,將它“請出”即可。
再有,仔細看看這則新聞,不難發(fā)現(xiàn)這52種植物是“促癌”,而不是“致癌”。對此,最先發(fā)現(xiàn)這52種植物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所曾毅院士解釋說,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致癌物質可以直接誘發(fā)細胞癌變,而促癌物質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細胞癌變,但能夠促進致癌物質或致癌病毒誘發(fā)細胞癌變,也就是說只是個“幫兇”,這在國內外的實驗中也得到了證實。但細胞癌變有其非常復雜的原因,不是說有促癌物質就一定會“致癌”。從另一個角度看,可能誘發(fā)癌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年齡、遺傳、免疫功能、不良生活習慣和環(huán)境等,促癌植物僅僅屬于環(huán)境因素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平時種植花卉時,只要不過分地近距離接觸,并且放到一個較大空間內培育,應當對養(yǎng)花人沒有太大的影響。有例為證,北京萊太花卉市場一位花商朱女士賣了6年變葉木,每天都要親手擦洗植物葉子,可從來沒覺得身體不適!另一攤主王先生說:“公司郊區(qū)的苗圃里種有幾十萬株變葉木,我從事刺兒梅、變葉木銷售已有20多年,不但自己沒事,也沒聽說哪個同事患上癌癥?!?/p>
既然“無大礙”,為什么中華醫(yī)院管理學會還要那么鄭重其事地發(fā)出警告呢?不難理解,醫(yī)院中大多是患者,他們原本就患有這樣那樣的疾病,免疫力普遍下降,而且醫(yī)院的空氣質量較差,如果周圍還種著促癌植物,難免“雪上加霜”。
當然,如果種了這些促癌植物,希望您及時“清理門戶”,不要留下隱患。但千萬不要因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整日愁眉不展。更不要因此遠離了大多數(shù)有益無害的綠色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