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是中國預言中最著名的奇書之一,相傳由唐朝貞觀年間李淳風和袁天罡所著。全集共60圖像,以卦分系之,每幅圖像之下均有讖語,并附有“頌曰”詩四句,預言后世興旺治亂之事。
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隋末唐初,著名的星命學家袁天罡和李淳風兩人非常要好,他們常在一起研究天文地理和《易經(jīng)》八卦,并對天、地、人間種種事物進行推算。他們預測的結(jié)果往往不是用文字表達,而是用圖像表示。有一天,李淳風正在書房里聚精會神地畫圖,袁天罡悄悄站在他的身后觀看,他卻一直不知。當李淳風畫完最后一幅畫像時,袁天罡從背后推了一下他的脊背說“別畫了”。隨即題詩一首:“茫茫天數(shù)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敝螅畲撅L便把這部預測社會滄桑變遷的畫本取名為《推背圖》。書中“頌曰”詩句多模棱兩可,唐朝后眾多學者多進行過注解和批注,所以《推背圖》傳本不一。
《推背圖》一書分上、下兩卷,共畫各朝各代圖像60幅。上卷包括第一至三十八圖像,唐朝以后各朝各代的更替脈絡均在這38幅圖像和詩文中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第五圖像的“風地觀”中,有這樣四句詩文:“漁陽擊鼓過潼關(guān),此日君王幸劍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處喪金環(huán)?!边@是說唐朝“安史之亂”時,唐玄宗在四川省馬嵬坡忍痛斬殺奸臣楊國忠,同時又用白綾賜死貴妃楊玉環(huán)之事。在第二十四圖像的“風澤中”,又畫龍點睛地痛斥趙構(gòu)在靖康二年五月稱帝后,忘卻國恥,過著花天酒地、茍且偷安的荒淫生活:“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游人醉,總把杭州作汴州?!痹偃纾诘诙藞D像的“雷火解”中,推測了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忠君愛國、拒絕元軍勸降、視死如歸的事跡。
《推背圖》的下卷從第三十圖像開始至第四十六圖像,可窺見大清王朝由盛世走向衰敗的歷史過程。同時,在其中的8幅圖像中,我們也不難看到清政府晚期的官場腐敗,以及慈禧太后的專權(quán),堪稱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張勛復辟等各個歷史事件的描繪和縮影。在第四十六圖像中,針對1912年(壬子年)2月,清朝末代皇帝宣統(tǒng)的退位,詩文中這樣寫道:“東邊門里伏金劍,勇士后門入帝宮。”這里的勇士所指的就是馮玉祥所領導的北閥革命軍了。
在第四十七至第五十九的這13幅圖像中,編著者沒有進行評注,只按《推背圖》的歷史原本原樣刊出。因為這諸多的歷史事件集中在20世紀的100年左右,只有讀者自己去研究、分析、思索和領會了。而第六十幅圖像,也就是《推背圖》一書的最后一章,作者用“茫茫天數(shù)此中求”的點睛之筆,承襲《易經(jīng)》“授人時,貫古今,立人界”的原理,表明了他們向往和平,反對戰(zhàn)亂,崇尚良善,抨擊邪惡的道德思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觀:天地日月輪回,宇宙乾坤運轉(zhuǎn)。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總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它將按照自身固有的客觀規(guī)律,永不停頓地向前飛躍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