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中國人民大學關于中國24座城市綜合和分項競爭力調查報告的得分和排序結果,廈門有“四項指標”名列前茅,其中,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位居全國第一,環(huán)境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二,制度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二,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全國第五。
該報告稱:“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城市:廈門。廈門城市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五,但長期平均經濟增長率高居全國第一。作為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環(huán)境質量優(yōu)良的海濱城市,環(huán)境競爭力僅次于珠海居第二。廈門制度競爭力居全國第二,其經濟的市場化程度、非國有及股份制企業(yè)的比重、個人權益的保護程度均表現(xiàn)良好。
“作為我國最早的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對外、對內開放程度居于全國前列,尤其是外資占城市總資本的比重在全國屬比較高。
這項報告從24個較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優(yōu)選的10個最具競爭力城市依次是:上海、深圳、廣州、北京、廈門、無錫、天津、大連、杭州、南京。
調查報告認為,從區(qū)域的角度大致看出,中國城市競爭力從強到弱依次是珠江流域、長江流域、閩江流域、環(huán)渤海地區(qū)、中部地區(qū)、西部地區(qū)。在樣本城市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東南沿海的幾個中等城市,如珠海、東莞、溫州等,其競爭力竟在一些大城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