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的一天,濃瘴陰濕的印度尼西亞阿婆羅洲原始森林。前西德探險家勞·沃費茲博士和他的10名隊友在土著向導貢加的帶領下繼續(xù)向原始森林深處潛行。這是他們此次探險行動的第9天。阿婆羅洲原始森林處在熱帶雨林腹地,千島之國印尼所特有的地貌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都在這里最原始地積淀、存留下來。
臨近中午,探險隊走到一個無名山坡中間,停下來準備午餐。突然,向導貢加一聲驚叫,丟下柴火,跑到隊員們身后,隊員們也趕快丟下手中的東西,紛紛拿槍。順著貢加的手勢望去,20米開外的樹叢中站著四五個怪異的東西,正看著他們,神情似乎也很驚奇,而面對隊員們的槍口,則一點也不知道躲避。沃費茲博士知道,在這片原始森林中沒有土著人,那么,他們面對的只有一種可能:傳說中的野人!
隊員們都經歷過多次歷險,但對野人卻是聞而未見,心里都不免有些發(fā)慌。隊員們端著槍緊張地盯著對方,對方也在樹叢后觀察著他們。就這樣僵持了好一會兒之后,沃費茲博士示意貢加用土語試著和對方說話,可貢加的嗓子好像是被一只無形的鬼爪抓住了,發(fā)不出一點聲音。沃費茲博士也不知如何是好,情急之下只好發(fā)出“Aa--Aa”的聲音和對方“說話”。對方相互望了望,像在交流著什么,之后,他們中的一個發(fā)出了幾聲類似鳥鳴的尖叫。
怪叫聲在山谷中回蕩,嚇得貢加從后面緊緊地抱住了沃費茲博士。過了一會兒,對方大概認為隊員們理解了他們的“表達”,竟然從樹叢后向隊員們走過來!
他們身高4英尺左右,全身赤裸著,一邊走一邊用“鳴叫”和隊員們友善地打招呼。他們的皮膚都很粗糙,手指和腳趾都很細,和土著人最明顯的區(qū)別就是他們只長著一顆大牙,并且嘴向外突出。他們打量著隊員,比比劃劃“鳴叫”一陣之后,示意隊員跟他們走。
走上山頂,下面又是一個緩坡,走過一段茂密的樹林,來到一處樹木相對稀疏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家。他們的屋子搭在樹叢中,用樹枝、樹葉、雜草搭建。他們一共有五六十人,都赤裸著身子,對隊員們的到來既驚喜又友善。在一個窩棚邊,幾個女人坐在一起,正在幾個白色大蛋上孵化。其中一個蛋嬰正用他的長牙敲破蛋殼。沃費茲博士立馬想到了傳說中的“鳥人”。
鳥人把蚯蚓、小蟲等食物送給隊員們吃,隊員們則把隨身攜帶的小刀、手絹等回贈他們。鳥人幾乎沒有生活工具,他們只食用一些簡單的類似鳥類和家禽食用的東西,用只有他們能懂的“鳴叫”相互溝通。
傍晚,隊員們升起了一堆篝火,鳥人們驚奇而又害怕地遠遠觀望著。熱帶雨林無風就有雨,忽然間一陣電閃雷鳴,林中便下起了暴雨。熱帶雨林中暴雨來臨之際,在山腰是很危險的,于是隊員們急忙奔向山頂。一夜的瓢潑大雨伴著山洪的轟鳴把山岡叢林沖刷了一遍,隊員們無不擔心著山腰上的鳥人。第二天一早,雨一停,隊員們便按照記憶的路線去尋找鳥人,但再也沒能找到。是鳥人們已遷移還是隊員們的判斷出了誤差?站在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中,望著霧蒙蒙的天空,隊員們悵惘不已。由于食物的關系,探險隊員只好放棄尋找。
探險隊回到總部后,人們對他們遇到鳥人的經歷半信半疑,因為匆忙中他們沒能拍下鳥人的照片。沃費茲博士只好從史料中尋找佐證。世界各國幾乎都有關于鳥人的記載和傳說,其中尤以中國最多。在這些史料中,時間、地點、人物都很明確,雖然這些千百年前的史料有著神話傳說的成分,但大量的相近記載還是可以證明中國遠古時期確實有鳥人存在。
前西德《明鏡》周刊登出了沃費茲博士的探險和研究成果,這在學術界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鳥人的發(fā)現動搖了只有猿才能進化到“人”和只有“人”才是地球上惟一高級動物的結論,而為禽類進化到人類提供了真憑實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