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zhàn)成了美國的傷口,它讓侵略者發(fā)抖
2002年1月10日,美軍在阿富汗順利取得軍事勝利之際,《參考消息》刊登了一篇加拿 大著名軍事評論家平可夫的文章——《美軍是否戰(zhàn)無不勝?》。文章說:今天美軍在阿富汗 使用的超大規(guī)??罩写驌粑淦鞑⒎菤v史罕見或者首次使用。所享有的空中優(yōu)勢,甚至可以稱 作“空中絕對優(yōu)勢”,其實從朝鮮戰(zhàn)爭以來便無人真正挑戰(zhàn)過。面對同樣的轟炸,為什么伊 拉克軍隊、塔利班、“基地”組織成員一聽到飛機轟鳴“腳便發(fā)抖”?而志愿軍和越共卻讓 美軍發(fā)抖?越戰(zhàn)甚至成了美國的傷口,讓美國侵略者發(fā)抖?
文章最后透徹地分析說:結論是軍人的戰(zhàn)斗意志完全不同。志愿軍、越南軍隊在與美國 對抗之前已經(jīng)擁有了20 年以上與強敵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作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吃苦耐勞性強、思想意 志堅定。
對于以上分析,我作為一名親歷越戰(zhàn)的中國人深有感觸。
我到越南時,美國發(fā)動的“雷鳴行動”已經(jīng)進行了一年時間。根據(jù)后來的資料得知,在 此后的8年時間,美國向越南投擲了800多萬噸各式炸彈,相當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投彈的4 倍還多??梢哉f,在越南戰(zhàn)場,美軍使用了能夠動用的所有空中優(yōu)勢。
開始時,美軍把破壞民族解放軍的根據(jù)地作為轟炸的首要目標。為此,美軍在越南首次 動用最先進的B-52重型轟炸機。這種轟炸機每批次出動15至30 架,采用坐標控制,進行地 毯式轟炸,30秒鐘投擲100多枚炸彈,一平方公里內所有目標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下,民 族解放軍為了減少傷亡,保存力量,主動放棄了根據(jù)地,在叢林中轉戰(zhàn)。聽越南同志介紹說 ,有時在行軍中遭遇B-52轟炸機,部隊躲避不及,就迅速朝已經(jīng)炸過的彈坑里跳,基本上 造不成傷亡。因為后面的飛機從來不重復前批已炸過的目標。
美軍在轟炸一個階段后,也發(fā)現(xiàn)越南民族解放軍沒有工事,大型炸彈不能發(fā)揮作用。于 是又把B-52投擲的炸彈改為專門對付步兵的子母彈。這種類似今天稱為集束炸彈的武器, 其實為一個霰彈筒,整個彈體約有1000磅左右,內裝200多個小炸彈,每個小炸彈可破碎成3 00片,能覆蓋一個足球場地的范圍。為了對付美軍的子母彈,部隊宿營后,每一個人都挖一 個掩體,頂部架以樹干,上面加蓋一尺多厚的土層。入口處,用樹葉搭成一斜坡形狀,如果 炸彈落在掩體口就會滑向一旁,而不落入掩體中。
我到一團不久,遇到了一次美軍B-52轟炸機的襲擊。當時已經(jīng)接近傍晚,部隊在一片 密林中宿營。記得醫(yī)生正在給我理發(fā),忽然一陣帶有金屬音的轟鳴聲從空中傳來。我們知道 是B-52機群來了,都警惕地聽著空中的動靜,一會功夫,空中突然傳來“嘭!嘭!”幾聲 巨響,正在我身邊的翻譯文創(chuàng)大喊一聲:“敵機投彈了!”
大家紛紛撂下手中的事,翻身鉆進旁邊的掩體。幾秒鐘后,掩體外面像炒豆子似的,乒 乒乓乓地炸開了,響聲一片,分不清遠近。轟炸停下來,我看了一下表,爆炸整整持續(xù)了五 分鐘。我們鉆出掩體,頭一個感覺是天空好像比原來亮了許多。抬頭一看,樹葉全部被炸彈 的碎片打掉了,但樹木卻沒有一顆倒掉。像是一下子到了冬天,周圍的叢林光禿禿一片。在 驚嘆美軍武器先進的同時,我切身地感受到民族解放軍的勇敢和睿智。部隊清點人員后,只 有幾個輕傷。
除用飛機轟炸外,美軍還不斷進行空投部隊掃蕩。我在一團曾多次遇到美軍的襲擊,有 幾次情況很危險。一天傍晚,部隊快到達宿營地時,突然兩架武裝直升機低空飛來。雖然部 隊都躲進叢林,但敵機還是發(fā)現(xiàn)了情況。機艙口上架著的機槍,開始向小路兩側掃射。路上 沒有任何工事,無處藏身。我就找了一個一人多高的白蟻巢與敵機周旋。敵機從東邊來,我 就躲到西邊,敵機轉到西邊,我就轉回東邊。敵機打了一陣,向遠處飛去。
趁這個空檔,在不遠處的政委跑過來告訴我們說:“別動隊可能盯上了我們,把槍頂上 膛快速前進!”一時間,情況相當緊張,我也拉動槍機頂上子彈,把槍提在手里,警衛(wèi)戰(zhàn)士 們都把沖鋒槍頂上膛拉到胸前。
部隊急速行軍,到達指定的宿營地時,天已黑下來。還沒等我們停穩(wěn),不遠處就響起了 槍聲,越來越密集,不一會,槍聲漸漸遠去。顯然,部隊與別動隊遭遇了。
這時,一位指揮員跑來報告說:打死幾個別動隊員,其余的跑掉了。政委與團長商量后 ,命令部隊不要宿營,快速轉移。我跟著部隊,沿西貢河邊繼續(xù)向北疾行。約走了40分鐘, 部隊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停下來。這時,敵人的炮火開始向我們剛才停留的地方襲擊,爆炸 聲非常響亮,炮彈出口聲、呼嘯聲、爆炸聲連成一片,感覺就在身邊爆炸一樣。我因為剛到 一團不久,遇到這種情況,心情相當緊張,晚上也沒有睡好。
5月10日左右,我們又遇到一次更加危險的襲擊。那時我到一團已經(jīng)一個多月了。由于 到了雨季。從傍晚時下起了大雨,一直持續(xù)到深夜,雨才稍微小了一些。我的吊床被雨水淋 濕了,冰冷異常,一夜也沒有睡好。第二天天剛亮,部隊就出發(fā)了。因為下雨,沒有敵機的 干擾,四周顯得很平靜。由于沒休息好,我的頭有些疼痛,胃也很不舒服。
上午10點鐘,我們正在一片林中休息。突然幾架敵機飛來,在我們上空轉了幾圈后,開 始在周圍掃射,發(fā)射火箭彈。隨后,又有幾架武裝直升機飛到上空,低空盤旋了一陣,也開 始掃射。武裝直升機飛得只比樹梢稍高些,十分瘋狂,顯然,很可能是別動隊發(fā)現(xiàn)了部隊的 蹤跡,并報了信。
飛機飛的這么低,我本想拍攝,可背攝影機的戰(zhàn)士躲飛機去了,沒跟在身邊。我很著急 ,向政委提出去找背機器的同志,政委怕我的行動暴露目標,沒同意去。我只好取出隨身攜 帶的照相機拍攝照片。正在我拍攝期間,猛然間,一架直升機飛到頭頂。因為耳朵里塞滿了 飛機轟鳴和掃射的聲音,我竟未聽到這架飛機的聲音。等我抬起頭時,已經(jīng)清楚地看到在艙 門的邊上,坐著一名槍手,用重機槍不停地朝地面亂射,并投擲迫擊炮彈。戰(zhàn)士們都躲到樹 后,我趕緊舉起相機想按快門,飛機被樹梢擋住了。這時政委讓我隱蔽,說敵人可能發(fā)現(xiàn)了 我們,一會還會過來。他帶領我迅速躍起,在不遠處的一叢矮樹林蹲下。果然,那架直升機 又轉回來,并朝我們原來停留的地方掃射。
部隊很快就得到消息:在4架直升機的掩護下,美軍空降了兩支突擊隊。這時周圍已經(jīng) 傳來槍炮聲。情況緊急,部隊來不及走脫,只好立即擺開隊形,搶挖工事,準備戰(zhàn)斗。政委 和其它干部也急匆匆地趕往前面指揮作戰(zhàn),我們拍攝組孤單單停留在原地。因為情況不明, 我們不敢亂動。
飛機的轟炸掃射以及槍炮聲,一直持續(xù)到天黑才稍微停下來。緊張的連飯都沒來得及吃 一口。趁著這個機會,我從腰間取下飯包,剛剛吃了幾口米飯,一個戰(zhàn)士就匆匆來到我們面 前,轉告說:政委正在前面指揮作戰(zhàn),他通知我們說,敵人空降很多部隊,這一帶已經(jīng)不安 全,必須盡快轉移。
當時,天已漆黑,林中看不清道路。我們不能點燈照明,也辨不清方位,只好跟著戰(zhàn)士 蒙著頭瞎走。林中滿是樹叢和敗草,不斷遇到倒伏的樹干和各種樹藤擋住去路。大約走了20 多分鐘后,我滿以為已經(jīng)走了很遠。但是仔細一看,不知道怎么又轉到剛才休息的地方。周 圍敵情不明,我們又脫離部隊,因此每個人都很著急。正在這時,政委趕回來找我們。在這 種情況下見到他,就像見到主心骨,一直提著的心也立即落了下來。
我們跟著政委,緊走一陣追上了部隊。經(jīng)過一番折騰,時間已經(jīng)很晚了。翻譯對我說, 部隊接到通知,我們剛才住過的營地被敵人發(fā)現(xiàn),不能去了。部隊要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宿 營,大部隊要立即去與敵人戰(zhàn)斗。在我們周圍,敵人已增至3個連,我們隨機關行動。大概 又走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模模糊糊地到了一個地方停下來宿營。這里有挖好的防空掩體。我 感到累得沒一點力氣了,頭和腳都很疼,吊起吊床就躺下了。這時聽到遠處槍炮聲不斷,顯 然,部隊正與敵人激戰(zhàn)??罩胁粫r有飛機飛過,“嗡、嗡”的聲音攪人心煩。
就這樣半睡半醒地迷糊著,也不知過了多久,睜開眼睛時已到了早晨。把我送到營地就 不見了的政委也回來了。他興致很高地對我說,昨晚部隊消滅40多個敵人,其中有3個美國 人,并繳獲一批武器,抓了一個偽軍俘虜。
整天行軍作戰(zhàn),多數(shù)時間情況危險,根本顧不上拍攝。所以跟隨部隊活動時間雖然不短 ,卻沒能拍到多少素材。我聽到這個消息后,向政委提出要拍繳獲的武器和美軍尸體,政委 這回總算同意了。
下午3點多,繳獲的武器陸續(xù)送到團部。在戰(zhàn)士們整理集中繳獲的武器時,我拍攝了幾 個鏡頭。隨后,又隨同團里安排的偵察兵去戰(zhàn)場拍攝。我們在樹林中繞來繞去,大約走了一 個多小時才到達。叢林中火藥味還沒有散盡,到處是殘破的枝葉。偵察兵找到了被打死的美 軍。
按照常規(guī)說,美軍當時擁有絕對優(yōu)勢。每次遭遇戰(zhàn)發(fā)生后,美軍都會迅速地派出大批部 隊,進行支援。民族解放軍往往也是打了就跑,很少戀戰(zhàn)。美軍有一個重要的作戰(zhàn)傳統(tǒng),就 是每次戰(zhàn)斗結束后,他們都要打掃戰(zhàn)場,把尸體、傷員和其他能夠運走的物品全部運走,運 不走的統(tǒng)統(tǒng)都要炸毀,不留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民族解放軍經(jīng)過長期的戰(zhàn)爭,找到了對付美軍這種做法 的方法。他們在襲擊美軍得手后,在撤離之前,往往迅速地把槍支彈藥以及一些美軍尸體拖 到附近叢林中隱藏起來。等美軍打掃完戰(zhàn)場撤走后,再返回來處理。這大概也是在越戰(zhàn)中, 為什么美軍有那么多官兵生不見人死不見尸體的原因之一吧。
我們看到的這具美軍尸體就是民族解放軍在撤離前隱藏起來的。我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 地看到美軍士兵。他20多歲的樣子,身材魁梧,頭發(fā)理得很短,身上的迷彩服殘破不堪,一 條一塊地掛在身上,無疑是受到了重創(chuàng)。他仰面躺在一片雜草和落葉中,緊閉雙眼,睡著了 一樣。根據(jù)美國自己的統(tǒng)計,在整個越戰(zhàn)期間,共有5萬多美軍官兵,就這樣葬身異國他鄉(xiāng) 。
在美國決定擴大越南戰(zhàn)爭之際,駐越南美軍總司令哈金斯在告別宴會上,曾有預感地引 用了英國詩人拉迪亞德·吉卜林的詩句,朗誦給他的繼任者威斯特摩蘭,表達了對這場戰(zhàn)爭 的憂慮:
戰(zhàn)斗的盡頭是白色的墓碑,
把新逝者的名字刻上,
還有那陰沉的銘文:
“這里躺著一個傻瓜,他曾想奪取東方。”
事實的發(fā)展正如哈金斯擔心的那樣,成千上萬的美軍士兵懷著征服的夢想來到越南,但 最終卻紛紛地把本來屬于陽光下的生命留在暗無天日的叢林中。相反,1975年,在叢林中堅 持游擊斗爭20余年的民族解放軍最終贏得勝利,走出叢林。
部隊從美軍士兵尸體旁邊走過時,我拍了一組鏡頭。
打了就跑,游擊戰(zhàn)術使敵喪膽
民族解放軍除了躲避敵人追擊外,也主動尋找機會,打擊敵人。在我離開一團前夕,記 得是7月20日左右,部隊接到伏擊美軍車隊的命令。根據(jù)偵察得知,美軍一個運輸隊要從漢 管往祿寧基地運送物資,部隊的任務就是襲擊車隊,破壞敵人的行動。
午飯后,部隊從宿營地輕裝出發(fā)。當時下著大雨,森林里白蒙蒙一片。沿著林中小路部 隊冒雨行進。下午5時左右,行至一片密林,部隊休息待命。天黑后,部隊又沿著一條林間 公路走了一段,在路邊停了下來,開始挖掩體。工兵班幫我和團領導每人挖了一個較堅固的 掩體。
一切安排妥當后,部隊像宿營一樣,一動不動。只有派出去的偵察兵沿著路邊活動。
大約后半夜了,路上隱隱約約有了動靜。翻譯告訴我,這是敵人的偵察部隊。他們經(jīng)過 時,戰(zhàn)士們躲在偽裝好的掩體里,一聲不響。敵人的偵察部隊從路上不時向可疑物開槍射擊 ,見沒有任何反擊,就向前走去。黎明時分,幾架直升機又隆隆地飛來,邊飛邊朝公路兩側 的叢林掃射。
這是敵人大部隊來臨的前兆。部隊仍然一動不動地潛伏著。直升機過后,一列車隊開過 來,領頭的是一輛裝甲車,車上的機槍不停地向兩旁叢林射擊。部隊仍不作任何反應。等到 大部分車駛入我們的伏擊地帶。團長舉起手槍,一聲槍響,掩體內的戰(zhàn)士一躍而起,沖上公 路。戰(zhàn)士們各自為戰(zhàn),投手榴彈、射擊,見到目標就打。一時間,公路上亂成一片。
我要沖出去拍攝,被政委制止了。我想大概是等到把敵人消滅得差不多時,就會允許我 去拍攝。又過了幾分鐘,政委通過翻譯對我說,要我跟隨他沖出去,不許停留。我們躍出掩 體,沖上公路。見敵人的車隊亂成一片,被擊毀的車爆炸燃燒,敵人往車下跳,被子彈擊倒 。老遠就見到被擊斃的敵人,還有的躲到車子底下拼命抵抗。政委不讓我在公路上停留,拉 住我越過公路就往對面的林中鉆。這時周圍的槍聲響成一片,分不出敵我。部隊差不多全部 離開公路后,大批敵機就飛臨上空,開始向公路上輪番掃射、轟炸。
部隊毫不戀戰(zhàn),不考慮建制,戰(zhàn)士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大概跑出一公里后,才停下來 整隊、集結。隨后部隊兜一個大圈子,返回駐地。此時,敵機一批批地飛來,轟炸完公路又 向兩旁的叢林瘋狂掃射轟炸,一直折騰到天黑。
經(jīng)過緊張戰(zhàn)斗,又不停奔跑,指戰(zhàn)員們疲勞至極,躺在吊床上聽著公路上空和地面的槍 炮聲,放松著緊張了一晝夜的神經(jīng)。我也累得喘不過氣來,感到雙腿酸痛。
第二天一早,部隊派出一批體力較好的戰(zhàn)士,組成偵察分隊,沿途尋找傷員掩埋烈士, 順便了解敵人的損失情況。我要求跟著去采訪,政委同意了。但是快要到公路時,一隊直升 飛機隆隆地飛來,在公路上降落,接著聽到一陣激烈的槍聲。顯然,前頭的偵察部隊已經(jīng)與 敵人交火了。我們無法前進,在林中休息,等待戰(zhàn)況的發(fā)展。等了一會,又下起了大雨。警 衛(wèi)戰(zhàn)士勸我說:“不能拍了吧?” 我覺得能來一次很不容易,因此說,只要能到達那里, 下雨也拍。
正在我們焦急地等待之際,前頭的偵察班撤了回來。從他們的口中得知,他們剛到公路 上,就遇到敵人的機群。他們立即撤退到叢林,從飛機數(shù)量和敵人的槍聲判斷,敵人來了不 少人。情況突變,我們只好頂雨原路返回。
回來不久,前面的槍聲大作,打得非常激烈,持續(xù)的時間也很長。天快黑時,敵機飛臨 部隊的駐地,打了幾梭子,又扔了一陣炸彈,我們不得不暫時躲到掩體內。天黑以后,敵機 在我們周圍扔了許多照明彈,把森林照得通亮,借著亮光,敵機輪番轟炸掃射。我感到很危 險,就問政委下一步怎么行動。政委說,戰(zhàn)況不明,不能盲目行動,只能原地待命。民族解 放軍已經(jīng)適應了嚴酷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只要炸彈不落到頭上,就必須抓緊休息。
聽了政委的話后,我和衣背著背包,蒙著雨布坐在樹下。這一夜,敵人的轟炸掃射沒有 停止,一直折騰到次日早上。這次美軍肯定被打痛了,才這樣強烈地反應。下午,戰(zhàn)況逐漸 緩解下來。聽偵察隊的同志說,敵人遭遇伏擊后,空降了兩個連,搜尋我們。團里派出一個 營前去圍殲,因而發(fā)生了較大規(guī)模的戰(zhàn)斗,殲滅了許多敵人,其中還有美軍。
傍晚,雨停了,我們正在休息,“老太婆”來了。被越南同志稱為“老太婆”的,是一 種單旋翼,飛得較慢,編號為L19的偵察機,它在我們上空轉了一圈后開始廣播,一個女聲 講的越語,我聽不懂,文創(chuàng)對我翻譯說:“這妖聲在說,你們離開家,離開親人,來到這密 林中受罪,不要聽越共的話了,你們回家吧!”這是美軍在搞心理戰(zhàn),想瓦解民族解放軍。 他們哪里知道,這些解放軍戰(zhàn)士,多數(shù)的親人被美偽軍殺害,他們的房屋、田園被美國兵毀 掉,正由于在家沒法活命,才來參加解放軍的,讓他們回家去,他們不反感嗎?他們懂得, 不把美國侵略者攆出越南,人民就不得安寧。說話間,從空中飄落下來一些長方形的紙片, 飛機撒傳單了。紙片上有的印著美國、越南、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大韓民國的國旗,是招降 通行證。戰(zhàn)士們撿起來看看,笑一笑扔掉了。還有一些傳單上印著美國某城市人們靜坐反對 侵越戰(zhàn)爭的照片,背面用英文寫著:“仇恨這場戰(zhàn)爭的并不是你一人,宗教界、議員、在這 里死去的人留下的寡婦和父母們......他們都在反對這場戰(zhàn)爭!”看到這張傳單,我心中暗 暗高興。這不是在給我們的戰(zhàn)士鼓勁兒嗎?正像阮友壽主席說的,美國人民也在反對這場戰(zhàn) 爭。
從廣播中我們知道,美國人民群眾的反戰(zhàn)運動,是隨著侵越戰(zhàn)爭的升級迅速發(fā)展起來的 。1965年由黑人學生團體組織的“全國學生協(xié)調委員會”帶頭抵制征兵,焚燒政府頒發(fā)的征 兵證,號召學生不要去越南為美國侵略頭目賣命。這年10月中旬,由一些學生團體聯(lián)合組成 的“結束越南戰(zhàn)爭全國協(xié)調委員會”在全國十幾個城市組織了近10萬人參加的“國際抗議日 ”活動,次年3月又在全國許多城市組織了20萬人的第二次“國際抗議日”活動,并組織了5 萬人向華盛頓進軍。示威群眾將白宮團團圍住,使得美國總統(tǒng)約翰遜不敢呆在華盛頓,跑到 老家得克薩斯躲藏起來。
看來,美國人民反對越戰(zhàn)的浪潮,已經(jīng)滲透到侵越美軍中了。
我順便撿了一張反戰(zhàn)傳單,夾到日記本里留作紀念。
在跟隨南方民族解放軍戰(zhàn)斗的幾個月中,我越來越深地體會到,武器固然是戰(zhàn)爭的至關 重要的因素,而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不僅僅是先進的武器,是操作武器的人的意志、謀略、斗爭 藝術。意志來源于正義,為爭取自由和獨立的決心。越南民族解放軍現(xiàn)在雖仍處于困境,但 他們卻是不可戰(zhàn)勝的,因為他們具有堅不可摧的意志,有高度的聰明才智和斗爭藝術,還有 廣大人民包括美國人民的支持。目前,敵人仍過于強大,斗爭的道路會很漫長,但最后的勝 利一定屬于他們。
這次戰(zhàn)斗結束后不久,8月4日晚上,政委把我找去,說師里來了電報,讓我回去。第二 天,在幾個戰(zhàn)士的護送下,我回到了首都警衛(wèi)師師部。
威斯特摩蘭:“他們是人類中的鼴鼠”
8月11日,師政委告訴我們:接到總政治局通知,要我們返回總政治局休整,準備到南 方的金鷗角采訪。金鷗角位于越南的最南部,有大片的平原和沼澤地,民族解放軍在那里建 立了根據(jù)地。
8月15日,我們到了民族解放軍總政治局??傉尉炙诘牡攸c相對固定,設有專門的 接待站,用來接待部隊和其他方面的來人。負責接待的同志告訴我們,要暫時休息一下,等 另外兩位同事回來后,再安排下一步活動。
在叢林中雖然活動了幾個月,但因為行軍打仗,情況往往很急迫和危險,因此拍攝很受 限制。經(jīng)過這些天的休息,體力和精神有了恢復。我們得知,這一帶是民族解放軍的一個比 較大的后方基地,有電影制片廠、印刷廠、總醫(yī)院、廣播電臺等。因此,提出要去看看,總 政治局給我們作了安排。為了方便我們的行動,還專門給我們搞了幾輛自行車。
我們首先采訪的是解放電影制片廠。制片廠建在一片高大的松樹林中,廠里設有編輯部 、攝影隊、剪輯部和洗片部等部門,全廠80多人。創(chuàng)作人員都很年輕、絕大部分同志沒有經(jīng) 過專業(yè)學習,邊學習邊工作。為了不使敵人發(fā)現(xiàn),制片廠要經(jīng)常搬家,每轉移一次,就要蓋 房子,搬設備,挖防空洞和交通溝,一搞就得半年,所以大家都很辛苦。即使在這樣艱苦的 條件下,制片廠每年都要拍攝幾十部短紀錄片,每次大的戰(zhàn)役,都有紀錄。晚上,我們就住 在那里,看了幾部他們拍攝的16毫米短紀錄片。這些影片,有的十來分鐘,有的只有三、五 分鐘,都是紀錄一次戰(zhàn)斗或是一次活動。影片全是黑白的,因戰(zhàn)場條件的限制,不能沖洗彩 色片。
第二天去參觀了廠子下屬的部門。說是部門,其實就是一些用樹木臨時搭建的簡陋房子 ,為了防止敵機轟炸,房子散布在林間。條件最好的就是洗片間。這是一座由樹葉搭頂,里 面包著一層鐵皮的黑屋子。由于全部是封閉,白天也可以工作。電影廠要出影必須有電,在 沒有電的情況下,他們用一盞汽燈作光源,把一臺破舊的寶萊克斯攝影機改成印片機印片, 然后在里間的黑屋子里用手工洗片。剪輯部也是在一個棚子里。用圖釘把一個個電影鏡頭的 膠片釘在木板上,用放大鏡就著光亮篩選鏡頭,然后一個個接起來。我們來參觀的時候,幾 位女同志正在編輯最近拍的一次戰(zhàn)斗的短片。電影廠還舉辦攝影訓練班。用一臺繳獲美國的 16毫米艾姆攝影機。我參觀的時候,看到在用樹木臨時搭建的棚子里,老師正在講課,下面 坐著的學員記錄。為了鍛練攝影師的臂力,電影廠用木頭制了幾臺比攝影機稍大的假攝影機 ,平時,學員拿它練習。
隨后,我們又到解放陣線文工團和總部電影隊采訪。我們到文工團時,正趕上他們歡送 工作隊下部隊,舉行聯(lián)歡會。文工團要定期組織工作隊,派往各部隊。我們見到了曾在D戰(zhàn) 區(qū)碰見過的幾個團員,但是沒有見到阮春洪團長。聽其他人說,他們已到部隊去了??偛侩?影放映隊,常年給各個部隊放映電影,隨部隊行動,部隊休息時就放電影。每次帶兩部至三 部電影片,周轉一次最少幾個月時間。由于部隊流動性大,他們的器材重,有時找不到部隊 ,帶的糧食吃完了, 就靠打一些野生動物維持。但他們盡量跟隨部隊活動,通常三個人一 組,每個人除了行裝外,還要背幾十公斤重的器材,帶幾公斤大米。發(fā)電機重,只有請部隊 的同志幫著抬。放電影通常在晚上,敵機飛來或打炮的時候,就立即疏散,等情況穩(wěn)定后繼 續(xù)放映。因為敵人干擾,電影放放停停,常常到后半夜,有時通宵。電影放映隊不僅為部隊 放映,如果條件許可,也給群眾放映。
民族解放軍的印刷廠,廠房是幾間半地下的樹葉棚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臺印刷機。 一臺是他們自己制造的,完全用木材制成,非常簡陋,已成為展覽品了。第二臺是抗法戰(zhàn)爭 時期使用過的。1954年日內瓦會議后,部隊向北撤退,把這臺印刷機藏在森林里。1962年部 隊回來后,又找出來,部件已殘缺不全,他們用堅硬的木材制成大軸代替鋼軸,從鐵橋上折 下鋼板,制成腳蹬的架子。經(jīng)過維修,這臺機器運轉起來,現(xiàn)在仍在使用。第三臺是中國上 海生產的半自動印刷機。說起這臺機器,也經(jīng)歷了坎坷。在運輸途中遇到敵人掃蕩,他們把 機器拆了沉入河底,掃蕩結束后又撈出。因此,這臺機器從運輸?shù)桨惭b使用,差不多花了整 整一年時間。機器安裝好后,廠里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很多。
印刷廠擔任著南方領導機關各種文件材料的印刷任務,還出版了10多種報紙。但是因為 條件限制,不能印刷彩色圖片。在一間屋子里,我們看到了擺放整齊的報紙,我們拍攝了印 刷廠的三臺機器和工人們工作的情況。
越南民族解放軍的總醫(yī)院也設在這一帶。說是總醫(yī)院,條件也非常簡陋,就是稍微固定 一些,屋子通常用樹枝搭建而成。幾間用綠色塑料布圍成的小房間,當作野戰(zhàn)手術室??傖t(yī) 院的條件雖然簡陋,卻吸引了許多有愛國之心的人才。采訪中,他們給我們介紹了幾位“博 克西”,越語就是博士。民族解放軍女副司令阮氐定,就曾在這里做過手術。她長期在前線 行軍戰(zhàn)斗,患了惡性瘧疾。由于條件限制,打針消毒不好,整個臂部發(fā)生了感染。最后來到 總醫(yī)院,做手術挖掉已經(jīng)腐爛的肉,治好了她的病。
總醫(yī)院利用簡單條件,自制一些急需的藥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他們從一種叫金雞那 雙的樹上提取物質,制成防治瘧疾的藥,有片劑,也有針劑。我在D戰(zhàn)區(qū)時,醫(yī)生常讓我服 用一種白色大藥片,就是這里生產的??傖t(yī)院還舉辦學習班,培養(yǎng)醫(yī)務人員。我們參觀的時 候,看見學員在棚子里正在上課。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參觀越南南方解放電臺。在叢林中戰(zhàn)斗的民族解放軍,生活艱苦 單調,與外界聯(lián)系非常有限。因此,他們幾乎每個人都有一臺小型收音機,帶在身上。休息 時,聽收音機成了他們唯一的消遣方式。到達電臺附近時,遠遠地就看見彈坑一個挨著一個 ,密密麻麻。隨同的越南同志給我們解釋說,敵人十分害怕聽到我們的廣播,害怕我們揭露 他們的失敗,因此常派飛機進行轟炸。
電臺的錄音棚設在一間地下掩體中,四周泥土墻壁釘著木板,用來隔音和防潮,在一張 鋪著灰色臺布的木桌前,坐著男女兩位播音員,他們正在錄音。臺里的負責同志告訴我們, 正在播音的男青年,是阮友壽主席的兒子。在屋子的一側,錄音師正用一臺半導體錄音機錄 音。為了防備美軍直接轟炸錄音棚,錄好的節(jié)目往往被拿到遠離錄音棚的地方播放。天線架 在大樹上。
美軍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電臺的轟炸,但電臺卻一天也沒有中斷過。對民族解放軍頑強的 生存能力和斗爭手段,美軍駐越南總司令威斯特摩蘭也不得不佩服。他在回憶中曾這樣說: 他們(民族解放軍)隱蔽其設施的能力是無與倫比的,他們是人類中的鼴鼠。
正在我們等待下一步行動任務時,9月10日,總政治局同志告訴我們:中國國內來了電 報,去金鷗角的計劃取消,準備回國。
我們隨后又轉到民族解放陣線宣訊委員會。宣訊委員會相當中國的中央宣傳部,是對外 宣傳的最高領導機關,位于越柬邊境一帶,屬于大后方了。到達宣訊委員會后,副主任和辦 公室主任以及其它一些同志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并把我們安排在一個條件非常好的住所。新 的住所用塑料布圍著,連頂棚也繃著塑料布。床上鋪著雪白的床單,地面上放著一張桌子, 上面擺著兩瓶野鳳蘭花,正旺盛地開著。另外一邊放了一瓶人參酒,是韓國制造的。還有半 打產自中國的蜂王精,兩瓶蜜餞,一盤糖果。桌子上方并排掛著兩個鏡框,里面貼著從畫報 上剪下來的毛澤東和胡志明像。地下放著臉盆,上面擺著新毛巾、牙刷、牙膏、檀香皂,清 一色都是中國貨。這些原本在國內平常的東西,我已經(jīng)幾個月沒有見到了。
經(jīng)過半年多時間在叢林中轉戰(zhàn),我們的身體已十分虛弱,這時,越南方面每天派醫(yī)生來 ,有病的開藥,沒病的給打一針維生素B12。全組同志會合在一塊,心里踏實多了。越南民 族解放陣線宣訊委員會又這么熱情地照顧,真有一種到家的感覺。
大概是一個多星期后,我們接到越南轉來的國內的電報,命令我們立即返回國內。還指 示,我們所使用的器材,除已拍攝的膠片外,全部贈送給民族解放陣線。接到指示后,我們 仔細地擦拭了每臺攝影機,整理好膠片,做好隨時回國的準備。
在我們動身回國的前一天,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儀式。在這個難忘的時刻,除了民族解放 陣線宣訊委員會的領導外,制片廠的領導和一些共同工作過的戰(zhàn)友也來了。
儀式開始后,中越雙方領導講了話。隨后,我們把帶來的全部器材交給民族解放陣線制 片廠。計有:35毫米西德產的阿萊弗來克斯電影攝影機一臺,16毫米瑞士產的寶來克斯電影 攝影機七臺,英國產的威士頓測光表3塊,未拍攝的彩色膠片60盒。
在儀式最后,我們還共同唱起當時歌頌中越兩國友誼的歌曲:越南——中華,山連山, 水連水……我們歡呼萬歲,胡志明、毛澤東。當時的情景是非常感人的。
三天后,我們踏上返回祖國的路程。9月下旬,我們回到北京。這時,史無前例的“文 化大革命”已經(jīng)開始了。八一電影制片廠亂了,給我們布置任務的領導已被關進了“牛棚” 。我們在越南的工作情況無處匯報,至于影片的后期制作,更是無人過問。
此后30多年,歷史發(fā)生了滄桑巨變。我當年親身經(jīng)歷的越南戰(zhàn)爭,最終以越南人民的勝 利告終。在此期間,中越兩國的關系經(jīng)歷了風風雨雨。由于各種原因,這部當年列入中越兩 國總理議事日程的彩色紀錄片直到現(xiàn)在還沒有問世。至于其中的故事,更是鮮有人提及。
(本文由軍事科學院軍史部王永生同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