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云
老孫今年50歲,是一家大酒店的副經(jīng)理。他有一位賢惠的夫人和一個聰明漂亮的女兒,家庭和諧,事業(yè)興旺,經(jīng)常引來不少羨慕的目光。他養(yǎng)尊處優(yōu),常以“美食家”自詡,在日常應酬和業(yè)務往來中,難免酒店歌廳,籌觥交錯,過著—種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生活。漸漸地,他那肚子也就—步步地挺了起來,并贏得了“將軍肚”的美譽。
一次,他和他的一位醫(yī)生朋友——他的中學同學,在赴京的火車上不期而遇。在一陣熱烈的敘舊之后,醫(yī)生竟然饒有興趣地伸出了手掌,拍著他的肚皮說,“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老同學,‘將軍未到,肚皮先行,有水平!不過,我不得不提醒你,這是典型的腹型肥胖,這可不是‘發(fā)福,而是一種疾病的危險信號?!?/p>
“有點危言聳聽吧,我1米8的個頭,體重85公斤,并不太胖,不就是肚皮底下多了點板油嗎?有什么大驚小怪的?!薄袄贤瑢W,我不是開玩笑。就亞洲人而言,即使體重正常的‘將軍肚,也完全可能引發(fā)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血脂紊亂、膽囊疾病、高尿酸血癥和痛風以及腫瘤等,如果再合并了超重或肥胖,那就是火上加油了。這里順便計算一下你的體重指數(shù):85/3.24=26.2。按中國人的標準,你已經(jīng)進入超重行列了。要緊的是,你我都算是‘候補老頭,面對心血管疾病猖狂蔓延的勢頭,應當未雨綢繆,及早防治?!?/p>
聽了這一番推心置腹的勸導,老孫如夢初醒,他下意識地摸著肚子,往日那種“引以為榮”的感覺一下子消失殆盡,使他自慚形穢。
出差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到醫(yī)院作體格檢查。檢查結果也無情地顯示:老孫確已患有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膽結石和葡萄糖耐量低下等多種疾病。
怎么確定肥胖和腹型肥胖呢?為了能提供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肥胖的方法,學者們曾經(jīng)提出過不同的公式,但獲得國際公認并廣泛應用于科研領域的是測定體重指數(shù)(BMI)的方法。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2000年2月,國際肥胖專題組亞太工作組在香港發(fā)布了亞太地區(qū)肥胖癥指南,亞洲人以BMI 18.5~22.9為正常,≥23為超重,≥25為肥胖,明顯低于歐洲標準??紤]到亞洲人腹型肥胖多見,單用BMI判斷肥胖癥將使很多亞洲人漏診。而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以歐洲人為基礎的男性腰圍≥94厘米、女性≥80厘米為腹型肥胖的標準,并不適合于亞洲人。根據(jù)對香港、新加坡和毛里求斯印地安人的研究結果,初步確定以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0厘米為腹型肥胖的標準。但國內學者認為,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標準。近2年來,北京阜外醫(yī)院周北凡教授等專家,對我國14組35~59歲的2萬人群所作的抽樣調查結果得出結論,中國人體重指數(shù)以18.5~23.9為正常,24~27.9為超重,≥28為肥胖;中國男性腰圍應控制在85厘米以內(80~85厘米為超重,≥85厘米為腹型肥胖) ;女性的腰圍則應控制在80厘米以內(75~80厘米為超重,≥80厘米為腹型肥胖)。怎樣測定腰圍呢?正確的方法是測量劍突與臍之間最小水平的周長。雖然,腰臀比也可以用作評定腹部脂肪的指標,但WHO 1998年建議應首選腰圍。腰圍的下降,即使不伴有體重的降低,也能顯著降低疾病的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