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根生
我們國內的洗手間,男女絕對分開,在瑞典卻男女共用。有時一排五六個,除了門上標有輪椅符號專供殘疾人使用的外,其余每個都標有男女兩個人體符號。
剛到瑞典時,還真不敢貿然踏入。后來膽子大了:只要門開著,你就可以坦然而入。只是國內的舊習慣一時改不了:總是忘了隨手鎖門。如果這時別人(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看到門上沒有上鎖的紅色標記,開門就進,兩個人在洗手間便會互相sorry起來沒完,到最后也鬧不清誰是誰非。
在一些公共場所,如旅游中心、商場、車站、博物館,也有男女分開的洗手間。如果門上標的是男女人體符號,一看便知;如果標的是瑞典文,則又是一件麻煩事。北歐的一些國家為了保護自己的民族語言,廣播、電視、報紙、宣傳單、地圖等全是用本國文字印刷,根本看不到英文。男女洗手間也是如此,有好多次我看到洗手間門很小,以為又是單間呢,推門便進。誰知里面還套著好幾個單間。壞了,也不知是男是女,趕緊退出,等有人進出,辨別出男女再行動。好忘事的我,常常是上洗手間前還想著一定要記住這幾個單詞,上過洗手間后卻又忘記了。
瑞典的洗于間,不論是公共的,還是私人的,各種設備一應俱全。在瑞典呆了這么久,沒有一次發(fā)現哪間洗手間的衛(wèi)生紙告罄。一只直徑三十多厘米的圓形大鐵盒里,白天也好,晚上也罷,總能抽出結實、干凈、手感很好的衛(wèi)生紙??吹较茨樑枧赃叺那鍧崉┖?4小時冷熱水供應,還有擦手用的方巾紙,讓人忍不住在照鏡子時捎帶著洗上兩把臉。
說瑞典人節(jié)約,可是他們的方巾紙用得飛快,因為幾個沒有人上完洗手間不洗手;說瑞典人奢侈,可每次都是人走燈滅,自來水龍頭也從來沒有滴漏。坐便器的沖水按鈕都是雙向的,一邊是半水沖洗,一邊是全水沖洗。剛來瑞典時,一位中國朋友告訴我:在瑞典大便以后除了用水沖洗外,還要用專門的刷子刷一遍;小便以后,要用擦手紙將自己的便漬跡擦干凈,最后再蓋好坐便器的蓋子。這樣的條件,這樣的覺悟,再加上有專人打掃和管理,洗手間真是一塵不染,全無異味。
和歐洲其他國家比起來,瑞典的公共洗手間出奇地少。打開一張城市地圖,你幾乎找不到幾座公共洗手間,而你找到的又都是收費的。那么,瑞典人怎么解決方便問題呢?原來他們都跑到酒吧解決去了。瑞典的酒吧三步一個,有人在里面一呆就是半天。男來女往,絡繹不絕,如果你進去方便一下,當然不會引人注意了。只是酒吧中的洗手間大多在地下室、拐角處或最不起眼的角落里。如果你不好意思問服務員,又不便向正在飲酒、喝咖啡的顧客請教,只有往里走、再往里走。盡管放心,在任何一個酒吧里都會有洗手間。
我們曾經在歐洲十多個國家旅行,不收費的洗于間寥若晨星。好像德國稍微好一點兒,門口放一只盤子,您可以根據情況自覺奉獻。其余大多數國家都是“洗手間朝南開,有事沒錢進不來”,只有先投了幣,洗手間門才會自動打開。偶爾一兩次投幣上洗手間,誰也不會在意,但是一家?guī)卓?、一天數次地方便,這項計劃外花費也不是個小數目。
讀到這兒,也許會有人問:在國外上洗手間就沒有捷徑嗎?其實,盡管歐洲社會高度發(fā)達,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文明得像紳士,在一些不起眼的小街小巷及公園角落,都能看到小便的痕跡,有時還會看到有的人竟在大庭廣眾之下轉身便尿。有一次,我們從瑞典去挪威,本來車上有設備齊全的洗手間,可是在半夜停車時,一下子從車上下來十多個男女,接著,不遠處的小樹林里傳來一片“嘩嘩”聲……
(何正男摘自《祝你幸?!?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