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 梅
我第一次見到聶鐵文時,是在1992年黑龍江省青年運動會的象棋賽上,當時他一點名氣都沒有,棋下得也不是很好。以后我總出入棋院,而每次又總能看到這個小男孩在訓練室里擺棋,漸漸地對他有了些印象,可是他還是沒有任何成績,甚至連同隊的女棋手都下不過??粗退挲g相仿的小棋手陸續(xù)在棋壇嶄露頭角,有時就在想,難道聶鐵文就這么一直沉寂下去嗎?
1999年,幸運女神終于向這位執(zhí)著的人拋出了橄欖枝,在“紅牛杯”省市冠軍賽的電視快棋賽上,他從眾多的棋手中脫穎而出,戰(zhàn)敗了一個又一個大師,榮獲第一。而后又在全國個人賽乙組的爭斗中,贏得了進入甲組的入場券,真可謂皇天不負有人心。
當我從電視熒屏中看出他的喜悅時,便萌發(fā)想了解他的沖動,于是興沖沖地來到棋院,可是意外的事情發(fā)生了:“別采訪了,我也沒有什么成績?!睙o論我怎么游說,他都不接受采訪,當時我非常生氣,我覺得他有些木訥和迂。
可是這并沒有打消我對他的好奇心,他也一直成為我追蹤的目標。在今年的全國個人賽上,剛剛晉升甲組的他,一盤棋都沒有輸,不但贏了幾位強大師,還頂和了許銀川、呂欽、胡榮華這些超一流,最后獲得了第四名,可以說他是今年全國賽上的黑馬,只不過由于胡榮華的第十四次奪冠而掩蓋了他的鋒芒罷了。
偶然進入這一行
因為我的父親和兩個哥哥喜歡下棋,我也就被熏陶地會下一點。在1991年的暑假,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二哥拉去參加齊齊哈爾的省賽,有幾百多人參加角逐,我只得了一百多名,不過我卻是那時少年組里最好的,也就順理成章地參加了省青少年象棋賽。雖然沒有什么好的成績,但卻讓父親看到了希望,萌發(fā)讓我從事這行的念頭。這時正好趕上暑假父親要到哈爾濱公出,就順便上棋院考察考察。當初負責象棋訓練的王嘉良老師看我還行,因為那時黑龍江省少年棋手也沒有出色的,正處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就讓我試一試??疾斐晒?,回到家里父親為我辦了休學,并四處找高手與我下棋,棋館、棋攤成為我常去下棋的地方,等下完之后就回家復盤、打譜,棋長得很快。
1992年春,我到棋院學棋,剛來的時候與專業(yè)隊的人差距太大,不用說男隊了,就連女隊員我都下不過。我拼命地擺譜,連中午的時間我也不放過。我一直認為勤能補拙,由于我這個人不太愛說話,又沒有成績,比較自卑,而且還不是正式的,讓不讓我學棋還是兩說,我就非常用功。在那年的全省少年賽上我得了冠軍,又在全國少年賽獲得第五名,這些成績成為我進入重點班的資格,但也不是正式隊員。1994年我去體校學習,如果我在這以后的幾年里沒有什么成績,就得從事別的工作。等到1995年時,我才開始參加全國賽,但成績一直都不理想,這些都困擾著我,由于黑龍江隊沒有比我再好的苗子了,直到1997年我從體校畢業(yè)后才進入專業(yè)隊。
我很“迂”
我很內向,這主要是受漂泊的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我出生在黑龍江省鐵力縣,在我很小的時候,家里生活不安定,搬過很多次家,因為我父親在地質隊工作,他的工作性質決定他總走。在我的記憶里,我還搬到內蒙古自治區(qū)。等到了1985年才搬到齊齊哈爾,其間我還回到老家湖南住了九個多月,可能我家的經濟狀況不太好,因為我兩個哥哥都在上大學,為了減輕負擔,在這無依無靠,我和母親只能回老家。
而在我家安定下來時,我又一個人背井離鄉(xiāng)到哈爾濱學棋,最重要的是,我生活在一堆成績優(yōu)異的棋手中間,而自己卻默默無聞。自己感到了很大的壓力,一次次沖擊,一次次的失敗,使自己越來越不自信,遇到贏棋也會翻盤,有時輸了一盤后,狀態(tài)沒有調整好而一輸再輸。
近兩年我想開了,給自己的壓力也小了,盡量放松心情,不太管成績、大師什么的。沒有想到在1999年取得了一個冠軍,他對我很重要,讓我看到了自己還行。在今年又是頭一次打甲組,比較放松,別人對你可能比較輕視,運氣再好一點。我每一盤棋下得都很謹慎,當對許銀川時,我就想下盤和棋,因為我太不想輸了,比較保守,壓力比較大。那時我的成績不錯,只要穩(wěn)當一些就可成為大師。如果輸了,以后的棋就不好下了。因為進入前八名,可以參加更多的比賽,像銀荔杯、亞洲青年比賽,有更多和高手學習的機會。最后我成功了,我真的很幸運。
與超一流的差距
與他們的差距不僅局限在象棋本身,心理素質、適應能力等都存在差距。記得在1999年我第一次與呂欽交手時,他在開局走了一個新變,我長考了40分鐘,什么也沒看出來,太緊張,腦子一片空白,輸棋也就成為必然。我覺得跟超一流在一起非常長棋,就拿我與趙國榮老師在比賽時住一個房間,看他擺棋,我就非常長棋,因為他拆棋非常準確,不模糊,讓你一目了然,對棋的理解不一樣。
從拒絕采訪到欣然接受,從默默無聞到晉級大師,我們從聶鐵文的身上清晰地感受到這樣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付出未必有回報,但不付出肯定沒有回報。
去年年初在“1999年大盤點”中,我們曾將洪智、孫勇征、黃海林、聶鐵文定格為棋壇四小龍,但從某種程度上講,這只是一種希冀,正如特級大師胡榮華所說:“年輕棋手還沒有構成一股集團力量?!彼晕覀冎孕淖T嘎欒F文能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
個人簡歷
1978年12月15日生于齊齊哈爾市
1992年進入黑龍江省棋院重點班
1994年上黑龍江省體校學習
1997年正式進隊
1998年全國團體賽亞軍主力成員之一
1998年全國青年精英賽第四名
1999年“紅牛杯”省市冠軍電視快棋賽冠軍
2000年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業(yè)余愛好:聽音樂、上網下棋、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