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良
那天和媽媽上街,遇到了媽媽的一個同事。
我東張西望,尋找喜歡的東西,打算“殺”不常帶我上街的媽媽一記。忽然,媽媽臉上堆滿了笑,松開緊拉住我的手,和對面走過來的一個阿姨,緊緊地擁抱到了一起。
“怎么這么巧?看來咱倆就是有緣啊,連逛街也能碰到……”
“是啊,是啊,真是有緣——”
兩個人大聲地談笑著,都快把我忘了。
我拉了拉媽媽的衣角。那個阿姨馬上注意到了我:“噢,這是你的孩子?都長這么高了?!”
媽媽忙把我推到前面:“快,快叫桑姨?!?/p>
我愣愣地看著媽媽,嘴張了張。媽媽用力推了推我的肩膀:“你看你這孩子,怎么不叫人呢?!這就是我經(jīng)常和你說起的桑姨啊。你小時候,她抱過你,你還撒了她一身的尿呢……”
“哦,對啊,對啊。不記得桑姨了嗎?快,快過來讓桑姨親親……”那個桑姨狠狠地在我臉上親了一口。我扁了扁嘴,表情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這一口親得太重了,如果桑姨嘴唇上長牙,我就丟了一大塊肉了。
“你先忙著,以后到家里坐啊?!?/p>
“好,有時間,你也到我那兒去啊。說定了啊?!鄙R陶f。
“說定了,說定了。”
桑姨的背影剛消失,媽媽就問我:“兒子,那個家伙怎么樣?”“家伙?你說它?”我把眼睛瞄向路邊櫥窗里的大恐龍,我盼望抱著它睡覺已經(jīng)很久了?!皠偛庞H你的,那個姓桑的家伙!”
原來不是恐龍。
“嗯,還……蠻好的啊?!蔽已劬Χ⒅铸堈f。
媽媽笑了。笑得我渾身發(fā)冷。這種笑只在我做錯了事,又不承認,要挨打時才看得到。“蠻好?哼,我跟她沒完——她可真是太不要臉了,還好意思當(dāng)著我的面親你,真會做戲……”
我突然想起來了,這段日子,媽媽總在家里罵一個人,一個姓桑的人,好像是她的同事……
我糊涂了。
我用力晃晃腦袋,想把這件事情弄明白。我覺得剛才這位桑姨,除了親我重了些,沒什么不好啊。媽媽為什么討厭她呢?既然討厭她,又為什么那么熱情?這到底是……
媽媽催我快走。
“怎么啦,怎么啦?愁眉苦臉,跟個小大人似的?”
我把臉轉(zhuǎn)開,不愿看媽媽的眼睛。我們小孩子要是打了架,或者生了氣,不管在誰面前、在什么地方遇到了,都不會搭理對方了。和好了,就又有說有笑,好像沒打過架似的。大人們怎么這樣?!
我把我的想法對媽媽說了。
媽媽一愣:“你看你這傻孩子。大人的事,你怎么能搞懂呢?你是個小孩子……”見我還是悶悶不樂,媽媽接著說:“你不是想要那個恐龍嗎?走,媽媽給你買去?!?/p>
回家的路上,我抱著那個大恐龍,心里并沒有得到的快樂。
我想,大人都是這樣的嗎?為什么大人的事,我總也想不明白?
我長大了,也會變成這樣嗎?我問大恐龍,大恐龍搖頭晃腦,好像是說,它也不明白。
回家的路上,我仔細地想了又想:我到底還要不要長大呢?
責(zé)任編輯:三宅
編后語:
日常生活中,父母們經(jīng)常只是注重對孩子進行口頭教育,而忽視自身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與示范作用。其實,孩子平時接觸最多的成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做父母的口是心非,難以想像,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一個孩子。
可以說,父母就是自己孩子為人處世的榜樣。
愿孩子不再發(fā)出不愿長大的嘆息,對成長心存疑慮,因為,孩子畢竟是要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