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
四年級時孩子轉(zhuǎn)入華南師范大學的附屬小學,一個本來各科成績都很不錯的學生,到了這個享譽全省、“人才”云集的地方,一下子從“雞頭”變成了“鳳尾”。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情緒都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和打擊,再加上我心急如焚之下,整天問分數(shù)、名次,孩子成績一天不如一天,我們母女關系也由此緊張起來。
這種情形迫使我反思自己對孩子的“關心”是否恰當。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有多種,但其中肯定有一個原因是我過分地看重她的分數(shù)、名次。使得她在本來就因轉(zhuǎn)學而變得緊張的學習氣氛中又多背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問題既然與我有很大關系,我就決定換一種方式來關心孩子的學習。我把看重孩子的分數(shù)、名次改變成了關心她所學的知識和為此付出的努力。當她拿出試卷時,我不是像以前那樣首先看分數(shù)、名次,而是故意不看不提,只用十分關心的口氣問她:
·這份試卷的內(nèi)容是什么?(培養(yǎng)她歸納所學內(nèi)容的能力。)
·這部分內(nèi)容你覺得學得最好的地方是什么?(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并立即給予肯定和鼓勵。)
·哪些題雖然做對了,但做時是有困難或是沒有把握的?(讓孩子找到自己學得不夠扎實的地方,并與孩子一起討論這部分知識應該怎樣去鞏固。)
接下來看錯題時我會問她:
·哪些題是因為粗心才錯的?(讓孩子說出粗心的原因,并指導她克服因粗心導致的錯誤。)
剩下來的就是不會做的錯題了,這些是她需要我?guī)椭模視J真給她講解,幫她找鞏固知識的練習題。
就這樣,我讓孩子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學習的動力;我的行動讓孩子感到媽媽真的是在關心自己的學習,而不是只關心分數(shù),我們的關系也恢復了以往的親密和諧。五年級時,孩子的成績一下子就上去了。
今天回想起來,對于一個正在努力學習還沒有明顯進步的孩子來說,做家長的只看分數(shù)、名次,而忽略了孩子的付出,無疑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每一個家長都關心孩子的學習,但為什么不換一種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