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把門開開,我要進來。不開,不開,我不開,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這首童謠多年來一直是家長們教孩子獨自在家時安全接觸陌生人的法寶,他們認為這種方法簡單易行萬無一失,只要孩子完全遵守,就能在大多數(shù)時保證孩子的安全。而隨著社會上頻頻傳出孩子被拐騙的消息,家長們的防范意識更加濃了。上學送,放學接,輕易不準出門,孩子被封閉在自己家和學校之中,根本沒有與陌生人接觸的機會。是否真的安全了我們姑且不論,但孩子缺少了得到社會歷練的機會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缺少社會經(jīng)驗,他們心理上越來越晚熟,甚至逐漸形成了羞怯,內向,自閉的性格,對社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
小兔乖乖不開門,真的是防范傷害的最好辦法嗎?小兔乖乖在家門外遇到危險無門可關呢?小兔乖乖迷路了也不能問路嗎?小兔乖乖從此不與其他的朋友們打交道了嗎?……不知家長們是否想過這些問題?是否想過要教孩子如何與陌生人交往,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媽媽沒回來,誰來也不開?!?/p>
接觸陌生人的問題,近可以影響到孩子的安全,遠可能影響到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策劃了這一期選題,希望在孩子遭遇陌生人的問題上,家長們能夠全面地教給孩子一些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