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峰等
記住恩惠洗去怨恨
李雪峰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3人行經(jīng)一處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人繼續(xù)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伯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p>
當他們旅游回來之后,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凈?!庇涀e人對我們的恩惠,洗去我們對別人的怨恨,在人生的旅程中才能自由翱翔。
(于航程摘自2000年2月20日《齊魯晚報》)
被愛比愛人幸福?
張小嫻
一個老生常談的理論是:
被愛比愛人幸福。
真的是這樣嗎?我不覺得。
假如你不愛那個人,被他所愛又有什么幸??裳??除非你這個人對感情已無要求,但求有一個人對你好,對你千依百順。
被愛比愛人同樣痛苦。
被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所愛,有時是痛苦的。你不愛他,但是,你愛的那個人不愛你。你只好留在這個你不愛的人身邊。他愿意為你做任何事。你甚至可以拿他來做出氣袋,你可以罵他、打他。你更可以驕傲地說:我不愛你!你想哭的時候,又可以借他懷抱一用。你需要贊美的時候,他絕對不會吝嗇。你凄然問他:
“你為什么要對我這樣好?”
他也沒法回答。
這個時候,你會感到幸福嗎?還是你會痛苦?
不是說風涼話,被不愛的人所愛,你起初或許有點飄飄然,日子久了,你開始害怕自己只能得到他。難道你不配找到一個你愛的人嗎?為什么上天把他派給你?你很好,可是,他愈對你好,你愈不快樂。
你想他走,又怕他走。你惟有騙自己:被愛比愛人幸福。
(許安華摘自《皇冠》1999年第12期)
遠與近
賈瓊
他是一個開大貨車的汽車司機。每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駕車行駛時,都會感到百般寂寞。幸好每次走到這個地方時,他都能看到一個小女孩兒拿著手絹向他招手。就在這一瞬間,他感到心情好多了。小女孩兒是那么崇拜他,他有時也會笑著伸出手去和她招手。
有一天,他終于有機會在這個村子旁停一下了,于是他買了一個小玩具來到了這個高速公路旁的小院外。
這時,那個小女孩兒正好走出來,他將那個小玩具遞給她,誰知那個小女孩兒竟睜大了眼驚恐地看著他。小女孩兒的母親出來一把將女兒拉了回去,還回頭看了他幾眼,他呆呆地站在了那里。
瞧,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應該遠遠看著的東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壞了那份美好的感覺,走近了便使事物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
什么都要掌握一個度,就如這個司機和那個小女孩兒的距離一樣。
(肖麗媚摘自2000年2月25日《廣州日報》)
這是你的選擇
陳大超
一位美國小伙子看中了一位中國姑娘,便一直追著不放。最后,中國姑娘辭掉了令人羨慕的工作,跟美國小伙子結(jié)了婚,飛到大洋彼岸去了。
“我放棄了那么好的工作,遠離父母跟你到美國來,這可是我為你作出的犧牲呢?!敝袊媚镎f。她以為這樣說能把他感動的,沒想到他只是說:“不,不,我不認為這是什么犧牲,在我看來,這只是你的一種選擇?!?/p>
她后來才認識到,美國人在人際交往中,只會尊重你的選擇,而不會承認你的犧牲。這就意味著:你作出的所有決定,都必須符合你自己的心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才能成為自己的真正選擇。這樣與人打交道,才會擁有真正的平等,同時也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那位美國小伙子是一位通曉6國語言的醫(yī)生,在美國很容易賺錢的,他工作一個小時就有100美元的收入。但是她卻跟國內(nèi)的朋友說:“我必須工作,必須學會自己賺錢。如果沒有經(jīng)濟上的獨立,就不可能作出真正符合自己心愿的選擇,也就不可能贏得他長久的尊重?!?/p>
她作出了自己的選擇。
(鐘晴摘)
風馳電掣的感覺
莫小米
一行人去玩賽車。
都是頭一次玩,除了興奮,還不免惴惴。
玩賽車就是玩速度。膽大的,幾圈過后,就“飛”起來了;膽小的,任別人一再超過他,也不緊不慢。
回來的路上,一行人仍談論著賽車。有一位說:啊,今天終于有了風馳電掣的感覺。有一位說:我怎么老覺得不夠快。
眾人一聽都笑。原來說“不夠快”的,乃是一行人中速度最快者;而有了“風馳電掣的感覺”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
粗聽好笑,細想對極,一個因感覺“不夠快”,才會越開越快;一個已感覺到“風馳電掣”了,當然不會再加速了。
人的經(jīng)歷千差萬別,人的感覺萬別千差。
感覺痛不欲生者其實并不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感覺春風得意者不一定是最成功的人?;厥淄?,心潮澎湃的那位可能經(jīng)歷平淡,而真正領略過驚心動魄的人,一切已歸于平和。
所謂感覺豐富的人,有可能恰恰是經(jīng)歷貧乏的人。
(摘自2000年3月11日《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