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蕊
在一個美麗的下午,我閑著沒事,隨意走走。忽然聽到了我家小狗聰聰與明明在交談。
聰聰問明明:“生命是什么?”
明明說:“生命就是喜樂與陽光?!?/p>
剛好天空下了幾滴雨,雨也湊上一腳,發(fā)表高見說:“生命是由淚水組成的?!币贿叺穆槿敢灿信d趣地參與討論:“生命就是努力覓食與振翅高飛?!?/p>
生命到底是什么呢?我費(fèi)心地查了字典,字典上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第一個解釋是“生命是充滿活力、抗能的本體。”第二個解釋是“生命是一個靈活而有用的過程。”第三個解釋是“生命是持續(xù)不斷,讓人經(jīng)歷的。”我將這三個解釋整合起來,生命就成了“一個有活力、抗能,讓人經(jīng)歷而持續(xù)不斷的有用本體或過程?!?/p>
如果這解釋是正確的話,依我短暫的生命體驗(yàn),似乎我與許多人一樣并不是時時體會到這活力、充滿技能的一面,反而,有許多的時刻被空虛、無聊、孤獨(dú)、無助等感受所包圍著。我們常常問似有還無的“神”許多問題:為何有這么多痛苦?為什么有這么多困難?為什么我不快樂?為什么我要出生?……一連串的為什么。這一連串的問題,使許多人承受不了而采取了不同的逃避方式,而終像掉入沼澤之中,越陷越深。另一個美麗的下午我在后花園拔草,無意間,我的眼睛瞟到了一個深咖啡色的繭,它在動。因此我就放下手邊的工作,想看看是怎么回事,不一會兒,一只小小的花蝴蝶飛了出來,它繞著我飛了一圈,嗅嗅我的頭發(fā),自由翱翔而飛向高空,突然間,我有很深的感動。我開心呼喊著:“是的,是的,這就是生命。”生命是要付出代價的,黑暗的包圍,無盡的等待,不斷的掙扎與奮斗。就像這個漂亮的蝴煤,經(jīng)過了痛苦的煎熬之后,終能從毛毛蟲轉(zhuǎn)化而來,我似乎更明白了,生命大概就是一連串的死亡與復(fù)活吧!死于自己的逃避,死于自己的痛苦,死于自己的無望,“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概就是生命復(fù)活的體會吧!沒有不斷的死亡,生命是無意義的,存在的只是吃、喝、拉、撒、睡罷了!
有一個小故事:有兩個小孩子,甲、乙在一起玩耍,甲是駝背,乙就問甲:“你的背上背了什么?”
甲很不安,很難過,不知如何回答。
乙就說:“你的背上背的是裝翅膀的盒子。有一天天主會把它打開,你就能飛上天去做天使?!?/p>
(摘自《心理輔導(dǎo)》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