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懿
鈴鈴四歲生日。他匆匆地拆著客人們送來的禮物包裝:長毛絨聲控小狗、高級小汽車、電動坦克等,唯獨對我親手為他制作的“風(fēng)車”留情。他一會兒舉在胸前,一會兒舉過頭,一會兒拿著小跑,接著又問我這玩藝的名稱,問為什么他走得快“風(fēng)車”就轉(zhuǎn)得快等等。在飯桌上,他激動地告訴客人們:他今天最喜歡的禮物是“風(fēng)車”,其它的,他在小朋友那里都見過,“不稀奇”!哇!全桌震驚,最著急的是他的父母,急忙打圓場。
飯后,鈴鈴又叫我教他折“風(fēng)車”。折好的“風(fēng)車”一直擺放在他的小桌上,不讓別人碰。
他的父母困惑地問我:上百元的玩具不稀罕,卻喜歡上你用紙折的風(fēng)車?
其實孩子的價值觀與成人不同。他不是用玩具的價格來衡量玩具的貴賤,而是以這樣?xùn)|西他沒有玩過、別的小朋友也沒有,作為一種衡量標準。其次是看他獲得這件玩具有沒有付出,如果是他親手做的,并花了心思的,他的愛惜之情會持久一些。反之,是家長買來的,又是他曾經(jīng)在其他小朋友那里玩過的,不論價格多貴,他都會不屑一顧。他不會理解家長在這玩具中凝聚著的付出。
所以,家長在為孩子添置玩具時,要關(guān)心一下孩子的“玩具行情”。最好的方法是與孩子一起動手做一件小玩具,一來可以滿足他在同伴中炫耀、得意的心理;二來他對付出過的勞動也會珍惜。
圖/毛小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