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是個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為了改善天主教和猶太教之間的關系,他展開了無數(shù)的旅程,這些旅程加起來已足夠從地球到月亮往返一次。
在教堂長大
保羅二世原名卡羅爾·沃伊蒂瓦,于1920年5月18日出生于距波蘭克拉科夫西南30里的一個小鎮(zhèn),那里居住著6000名天主教徒和1500名猶太人。
年少時的卡羅爾學習成績很好,并表現(xiàn)出對哲學的好奇心和天賦。當然,卡羅爾并不是個十足的書蟲,相反他非常熱愛體育,下課后經(jīng)常與伙伴們?nèi)ビ斡?、遠足、滑冰等。正是這些造就了卡羅爾強壯的體魄,為他日后無數(shù)的行程打下基礎。
8歲那年,卡羅爾的母親和哥哥相繼去世,只剩下他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整日沉浸在祈禱之中??_爾的家就在圣·瑪麗亞教堂的附近,他在教堂擔任圣壇男童,從小被牧師和父親教導要具有博愛的美德。隨著20世紀30年代“反猶太人主義”盛行于波蘭,猶太人受到極端的歧視,民族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整個地區(qū)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二戰(zhàn)改變了命運
20世紀30年代后期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改變了卡羅爾的職業(yè)選擇和命運。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在波蘭點燃。當時卡羅爾還是克拉科夫JAGIELLONIAN大學語言學專業(yè)的學生,戰(zhàn)爭使他無法繼續(xù)完成學業(yè)。卡羅爾加入了克拉科夫的一個地下神學院,開始成為一名教士,護理那些在戰(zhàn)爭中被炸傷的大量群眾。很快德國人占領了克拉科夫。
卡羅爾看著往日的朋友和熟人從身邊消失,劇痛萬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經(jīng)歷,使卡羅爾更加憎恨“反猶太人主義”,并從此改變了生命軌道。
走上宗教之路
二戰(zhàn)終于結束了,但戰(zhàn)爭帶來的痛苦卡羅爾無法忘卻?!吧系圩屛矣H眼目睹了悲慘的大屠殺,種族相殘使世界失去了和平。正義的人們?yōu)楹推皆⊙獖^戰(zhàn),他們的精神指引我走上以牧師為職業(yè)的道路。我要繼續(xù)他們的事業(yè),為整個世界實現(xiàn)真正的和平而努力。”這就是卡羅爾經(jīng)歷了二戰(zhàn)后的理想和追求,為此,他傾盡了一生的心血。
這位充滿智慧和非凡魅力的牧師,在20世紀60年代早期便掀起了宗教界的改革,創(chuàng)立泛基督教主義:任何教派與其他宗教之間具有普遍的聯(lián)系。此外,他推動了他的教派為人權而斗爭,當然不只是為天主教徒,而是為了所有人類。他反對一個“自言自語且被孤立的教派”。
卡羅爾在宗教界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魅力,所以地位也迅速上升。1958年9月28日,卡羅爾成為主教,他開始展開自己為了推動世界和平的旅程。雖然有人勸告卡羅爾,猶太人對波蘭人的憎恨遠沒有消失,但他第一次旅程便是從羅馬到中東,并成功地返回。1964年3月3日,由于卡羅爾在宗教界的影響逐漸強大,他被安排到WAWEL大教堂擔任主教。1978年10月22日,58歲的卡羅爾成為455年來第一個非意大利人的羅馬教皇,也是1846年以來最年輕的一位教皇,這在梵帝岡引發(fā)了一場強烈的“地震”。
為和平而展開旅程
在成為羅馬教皇的頭20年里,為了改善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關系,推動世界和平共處的進程,卡羅爾的行程長達670878英里,每到一處他便向人們宣傳他的和平思想。他所到之處,都會引起轟動,人們爭相目睹這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宗教人物,并被他的行為和思想深深感動。他還參加了國外84個朝拜會,并親自前往奧斯威辛,悼念那些在二戰(zhàn)中被慘殺的亡靈,成為第一個訪問納粹死亡營的羅馬教皇。此外,他與以色列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并于1993年使梵帝岡接受了以色列。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同一目標:世界的和平。
保羅二世傾其一生為世界和平奔走呼號,使他成為備受各國人們尊敬和愛戴的和平使者。保羅二世是有史以來任職最長的羅馬教皇之一,1999年,已是79歲高齡的他患上了帕金森氏癥。今年初,為了參加新千年在巴勒斯坦舉行的第一個世界性的朝拜圣會,年老體衰的他又一次展開旅程,期望在殘余之年做出最后貢獻。*((王宇華譯自美《生活》)
海外星云 2000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