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荊
小生命從呱呱落地開始,就具有吃的本能。在消化酶的參與下,食物通過口腔咀嚼(吮吸)、胃的糜化、小腸吸收,營養(yǎng)成分進入血液,成為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同時,腸道的糟粕則通過大腸排出體外,保持機體的通暢和清潔。這就是人賴以生存的消化吸收過程。正是基于這一生生不息的循環(huán),人體才能維持數(shù)十年的生機。然而,并不是人人都知道在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中,胃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壞。
有些病人經(jīng)常有上腹飽脹、餐后不適、胃腸脹氣、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繼而又出現(xiàn)身體乏力、無精打采。去醫(yī)院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潰瘍、腫瘤、結石等病變,有的病人還做了胃鏡檢查,結果也只是輕度胃炎甚至完全正常。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前醫(yī)生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與胃酸分泌的多少有關,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是胃腸道的“乏力”——缺乏胃動力所致。
胃動力緣何會起這么大的作用呢?原來,胃就像一個攪拌機,各種食物在其中被分解成細小的顆粒,并在胃的蠕動下,與消化酶充分混合,被送入小腸。食物顆粒在小腸的不斷蠕動的同時,其營養(yǎng)成分在小腸液的作用下,被腸壁吸收,殘渣進入大腸,最終排出體外。一旦胃缺乏蠕動的動力,食物在其中“逗留”過久,就會產生上述消化不良的癥狀。若是得不到及時治療,還會引起全身不適。
胃動力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一些不良的精神因素和生活習慣卻會使它“磨洋工”,胃就變得“無力”。例如焦慮、煩躁、憤怒、緊張等,都會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饋影響胃動力。暴飲暴食會增加胃的負擔,吸煙過度會使幽門括約肌松弛,造成膽汁反流,飲酒使胃粘膜受損,也會引起動力障礙。
多潘立酮(嗎丁啉)的問世,改變了因胃動力障礙(失調)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這種藥通過外周神經(jīng)產生作用,維持胃的正常蠕動,讓“無力”的胃恢復活力。
雖然多潘立酮屬于非處方藥物,但在自我治療時應該注意:由于許多消化道的疾病初始都有類似的癥狀,如上腹飽脹、惡心、嘔吐等,因此在明確診斷之前,不宜擅自服用,以免貽誤如潰瘍、腫瘤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