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倫
1人人都愛美,可是要求美容的內(nèi)容因人而異,完全由個人意愿決定,求美行為是一種個人行為嗎?
答:求美行為看起來是純粹的個人行為,但實際上任何個人行為很少有真正出于獨立意愿的。個人行為看起來是個人意識的產(chǎn)物,但這種個人意識恰恰又是一定社會意識和存在的產(chǎn)物。此外,個人行為還會受到諸如“從眾”、“流行”、“模仿”等心理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心理因素的作用力有時恰恰是與個人真正意愿相矛盾的。
2美容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時尚,是不是社會影響的結(jié)果?也就是說究竟是“我們改變世界還是世界改變我們”:社會影響與美容關(guān)系如何?
答:一定的社會有一定的價值規(guī)范,人們按照復雜的社會規(guī)范行事。人的容貌和服飾的相似性是人際關(guān)系中導致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如果個體生活在一個群體中,與群體中的人們從內(nèi)在到外在都很不相似,那么就可能受到排斥。與別人的不同感覺也會使自己不舒服,還會有一種壓力感。正是這種壓力使個體慢慢變得與別人一樣起來,這一轉(zhuǎn)變過程就是社會心理學說的社會影響。通過社會影響,個體會按照某個特定的文化或文化中占優(yōu)勢的模式來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或行為,也希望自己的容貌和體態(tài),符合目前公認的俊男俏女的標準。美容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種時尚,當然是社會影響的結(jié)果。
3追趕新潮的本意就是希望突出自我,令同類嘆服,讓異性艷羨,可是為什么往往反而會失去自我呢?
答:個體的獨立性與社會影響是一對矛盾體。一個人不能不對社會影響做妥協(xié)也不能失去自我個性去隨波逐流。對美容來說更是如此,因為盲目的遵從、模仿是美容的一個很大的誤區(qū)。譬如說,前些年社會上流行文眉、文眼線、文唇線,就有相當數(shù)量的美容院投入到“三文”的行列中去。結(jié)果如何呢?如今美容院又多了一個服務(wù)項目,就是洗眉、洗眼線,不由令人慨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4什么叫盲目美容熱?
答:按理來說,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那么為什么人們還會一窩蜂地趕潮流去文眉、文眼線呢?其實,考察一些求美者的動機就可看出,現(xiàn)在不少人美容是很盲目的,所謂盲目美容熱,就在于并不是通過自己認真的思考,而是“隨大流”地從眾,于是美容師不分析顧客的具體情況,千篇一律給文上了釘子眉。美容醫(yī)學工作者一是要提高審美能力,認清時尚的本質(zhì),不能一味遷就求美者盲目求美的要求;二是應(yīng)該幫助求美者認識到這一點,防止美容的盲從性。
5我們應(yīng)該主張“隨大流還是獨往獨來”?從眾與美容有何關(guān)系?
答:從眾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壓力(團體、輿論等)下,放棄自己的意愿而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一致的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從眾的行為非常普遍,就拿穿衣服來說,如今西服成為男性正式社交場合的服裝,似乎約定俗成地成了一個社交規(guī)矩。相比西服,中山裝一樣也很正規(guī),但是似乎在社會活動中穿的人越來越少。其實人們拋棄中山裝的過程,就是一個從眾的過程,因為開始有些人放棄中山裝并不是不喜歡,而是擔心倘若和別人不一樣就會顯得自己落伍,顯得自己“土氣”。有誰愿意擔待這樣的評論呢?
有從眾的,就有反從眾的,反從眾的表示一種獨立性。具有非從眾行為的人表示自己不隨波逐流,也不隨便受人安排。與從眾相伴隨,反從眾也是一種存在,并且也有可能不斷地制造著新的流行。譬如,人們都隨大流穿上了窄角褲,他偏偏穿起寬角褲來,成為下一次流行的先導。
從眾行為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影響。一個人在社會中不可能“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總要遵循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遵循社會規(guī)范的從眾同樣也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的意義。有時,人會“隨大流”,追求從眾的新潮,但也會因為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反叛新潮而遭到人們的議論。
6作為美容醫(yī)師或是美容師來講,如何正確處理模仿與美容的關(guān)系?也就是說我們采取什么態(tài)度,是“抗拒誘惑還是避免落伍”?
答:模仿是指人受非控制的社會刺激引起的一種行為,其行為與社會上其他人的行為相類似,模仿往往是再現(xiàn)他人的外在特征或行為方式、姿態(tài)、動作等,模仿與從眾的區(qū)別在于它不是出于社會的壓力,而是被模仿對象的一種榜樣作用。許多美容行為的模仿性很強,一是因為美容行為是模仿人的外在特征,二是美容行為較容易被模仿。對于美容工作者來講,模仿是必要的,模仿本質(zhì)上是一種學習。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模仿也會帶來一些行為上的誤區(qū),譬如,女性較男性好幻想,特別是對自己的相貌,常常會有一個自己同自己過不去的念頭:我如果不美得如何如何,那么就如何如何。于是,美容成了這些女性的寄托,她們緊跟潮流,追逐流行,期望把自己裝扮得更加美麗和有魅力。然而卻不知,他們似乎美麗了,卻少了魅力。好效仿當然不僅僅是女人的弱點,這是人類社會所具有的一種共同的弱點。有了效仿便有了流行,這是人類社會所具有的一種模仿心態(tài)。今天流行喇叭褲,便不管自己的腿多短多粗,套一條在身競風流;今天流行柳葉眉,便不論自己的臉有多圓多大,畫一副在臉表示不落伍;今天流行高鼻梁,便不顧自己是個東方人,硬要模仿洋人墊一個高鼻子招搖過市以示新潮。所謂“東施效顰”就是一種古已有之的模仿不成功的仿效行為。
7您曾說過“感冒”的“社會時尚”,指的是什么?
答:有一種醫(yī)學現(xiàn)象最能表現(xiàn)流行的特征,那就是流行感冒。幾日內(nèi),周圍的人無可奈何地拖著鼻涕,噴嚏不斷。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流行也有同樣的特征:社會上的男人、女人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追求隨處可見,從而使人們相互之間發(fā)生了連鎖社會感染。流行也稱為社會風尚或社會時尚,從消極意義上說,是“一致性的社會傳染”。服飾是最容易造成流行的領(lǐng)域之一,對于新的服裝許多人去模仿便成為一種社會時尚,也就是流行。
8、流行的特征是什么?與美容有何關(guān)系?
答:流行的特征,首先在于突然而迅速的擴展與蔓延,且會在較短的時間里消失。兒童智力玩具“魔方”和體育用品“呼拉圈”是極為典型的流行。在美容領(lǐng)域除了發(fā)型等十分容易造成流行外,文眉文眼線是近年來較為典型的流行現(xiàn)象。此外流行還有循環(huán)的特點,這在服飾方面表現(xiàn)最為突出。流行不同于風俗習慣,前者存在短暫,后者歷史悠久,比較鞏固;流行不同于法律道德,前者不具有強制性,后者是一種外在內(nèi)在的約束。
9時尚由名人引發(fā),是否會流傳更快?
答:一種時尚如果由名人權(quán)威所引發(fā),則流傳更快?!俄n非子》上曾有一則記載: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服裝,故百姓也都紛紛效仿。恒公對此十分擔心,對管仲說:“我們喜歡穿紫色衣服,紫色很貴,老百姓都這樣做,怎么辦?”管仲說:“您要阻止這種風氣,首先是自己不穿,還要告訴左右大臣,自己不喜歡紫色衣服。凡是看到穿紫衣服,必講‘吾嫌紫色臭?!饼R桓公按管仲說的去做,果真一日之內(nèi)左右大臣全都不穿紫色衣服,一個月之內(nèi)國內(nèi)百姓也都不穿紫色衣服了。
10流行與性別年齡是否有關(guān)?
答:社會心理學家還發(fā)現(xiàn),流行有年齡與性別的差異。一般女性比男性好追求流行,青年人較老年人好追求流行。在性格上,脾氣易變的人,喜歡華麗的人,對流行敏感的人,還有虛榮心、好奇心、好勝心強的人都比較容易追逐流行。這些人也常是求美的人群。
總之我們在改變世界,世界也在改變我們。應(yīng)該承認,從眾不僅是人性的弱點,也是人生的一種策略。模仿如果說是一種進取的學習,或是接受新事物的決心,或是因為我們無法逃避美的壓力與潮流,那么至少應(yīng)該在流行中盡力表現(xiàn)我們自我的個性。
編輯/李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