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華
動物如此,人又如何呢?雖然父母在衣食方面,始終會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但有些嬰兒長到八九個月時,會表現出煩躁、不安甚至憤怒的情緒和行為,使生長發(fā)育都受到影響。這是因為除了“口腹”的饑渴,嬰兒還存在皮膚的“饑餓”。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與體內各器官和神經系統(tǒng)的關系非常密切,可以說是外在的“中樞神經”。觸覺是最原始的感覺功能,通過對皮膚的觸摸,能夠滿足嬰兒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早在1940年,醫(yī)務人員就發(fā)現,如果嬰兒在出生后數星期內,經常得到母親的觸摸,能促進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發(fā)育,使淺而不完全的呼吸變得平穩(wěn)。
皮膚接觸還可以加強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助生長發(fā)育。研究表明,每天對初生的早產兒進行三次各15分鐘的觸摸,他們的體重增長幅度將比同類嬰兒高50%。觸摸還能提高嬰兒的應激能力,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對于剖宮產的嬰兒,觸摸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保持皮膚的清潔和彈性。其實,在自然分娩過程中,胎兒就已接受了來自產道收縮的這一特殊按摩。當嬰兒降臨人間后,原先溫暖而又緊緊擁抱著他的環(huán)境突然消失,他會感到焦慮、恐懼。如果此時能夠給予觸摸,可使嬰兒全身肌肉放松,消除不安情緒,安靜舒適地入睡。若將接受觸摸的嬰兒與睡在搖籃里搖晃兒相比,前者很少有哭鬧、驚醒,而且很快入眠。觸摸還能降低機體對疼痛的反應,緩解孩子在出生時所受到的傷痛。另外,對增進親子間的感情也大有益處。
在生命開始的最初三年里,也就是在建立身體與心智技巧協調期間,嬰幼兒所接受的信息大大多于生命中其他任何時期。這個時期,父母切不可忽視孩子的皮膚“饑餓”,應盡力讓他在“撫”育中健康地成長。
下面詳細介紹為嬰兒按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