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欣
我就是《空巢來臨》中的“小鴿子”,現(xiàn)就讀于一所知名大學。當媽媽在電話中告訴我她寫了一篇《空巢來臨》的稿子,而我是文中主要角色時,我禁不住在電話里放聲大笑:“媽,你是真要把我的故事全寫出來啊!”
周末回到家,我喜氣洋洋地要求看底稿,媽媽無奈地說稿件寄走后就找不到了,只能等幾個月看雜志了。沒承想,我要找?guī)讖埣垼拱堰@份原稿翻了出來。
我慶幸沒有當著媽媽的面看,因為讀著媽媽的文字,我的鼻子酸酸的,眼淚“吧嗒吧嗒”地直往下掉。我真的被媽媽字里行間流露的真情感動了。我真想走到正在隔壁看電視的父母面前,對他們說:“我愛你們?!笨善綍r聊起來天花亂墜,興奮起來什么熱辣夸張的話都想得出來的我,卻突然間羞怯了。這并非我心中不念父母恩,確實是“不好意思”。我只好采取另一種好像逗小孩的方式,在平均兩周一次的“探家”時,給他們帶回一些糖果、好用的筆、幾本書或是其他一些我認為他們用得上的東西。其實除了要求“自己的衣服自己洗”之外,他們對我倒是沒什么要求,他們最高興的是看我吃他們做的菜和聽我神侃學校里的事。可是經(jīng)常因為種種原因,我推遲了回家,要么就是在不到20個小時的“探家”時間里,倒頭就睡,睡醒了吃飯、看報紙,完全忽視了父母的存在。
媽媽也沒有把想念我的心情說得明白透徹。每次打電話總少不了說想我,希望我回家,但緊接著又說:“你大了,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回來就不回來吧?!蔽彝雎郧鞍氩績?nèi)容,抓住后一半當“救命”的令箭,讓因懶得回家而愧疚的心稍稍安定。
爸爸就更是一個不善言辭的人了。我欽佩我的父親,并以他為驕傲。這種感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深。媽媽一句話最能概括爸爸的為人,“他體現(xiàn)了典型的中國人的溫良恭儉讓?!彼麑ξ业奶蹛酆徒虒Р粊営趮寢專餐瑯由钌钣绊懥宋?。他是那樣的不善表達,以至于我輕易地并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這份深沉的愛女之情。我真是不敢靜下心來去想爸爸為我乃至這個家所做的一切,因為我害怕那種報答不了這么深厚的養(yǎng)育之恩的負疚感。一想到有時因為無知的自以為是和不冷靜,而像對待一個老仆人一樣不耐煩地揮手讓父親走開,我就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耳光。在那種時候,媽媽會斥責我“負恩忘祖”,而爸爸不斥責我。他靜靜地關(guān)上我的房門,讓我一個人去思考。
記得在一篇文章里看到,如果你在30歲之前還沒有能力為父母做些什么,那就先給他們承諾。當然,這些承諾是建立在真愛而不是敷衍的基礎上。的確,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而父母就是世界上最不精明的買主,做著一次又一次的不等價交易。他們熱情地接待身心疲憊的歸來游子,卸下他載回的困難與不快,又盡其所能地為他補充給養(yǎng),幫他解決一切困難,然后在祝福聲中送他遠行,這一切不需要什么奇珍異寶來交換,只希望游子能經(jīng)?;貋砜纯此麄?,哪怕只是答應經(jīng)常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