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儀
10月16日是老板節(jié)。往年,部門里的美國同事早就一起商量買什么禮物送給老板。今年遲遲未有人提起,我也早已忘記這世界上還存在那么一個日子——老板節(jié)。直到15日那天,一位女同事想起來了,提出每人出五美元,湊起來到某飯店買張禮券。大家都同意。我很高興有個人能包辦一切,不用費神思考送什么禮物,五美元的像樣禮物只怕踏破鐵鞋也難尋到。我馬上從錢包里掏出錢給她,也算完成了一年一度一件大事。豈料我的鄰座,一位美國男士卻說:“依我之見這一套早該停止了。你們要送就送,不要把我算在內(nèi)。”我有點愕然,還以為他又在開玩笑,他素來喜歡講笑話。但見他滿臉嚴(yán)肅,沒有一點笑意,知道他不是隨口說的。而一旁的同事們,也毫不見怪,這件事就算定下了。
第二天早上,那女同事拿來一張Happy Boss Day(老板節(jié)快樂)的卡讓大家簽名。我簽了后想遞給那位鄰座,那女同事則馬上阻止道:“這張卡同禮券放在一起,他沒出禮券的錢,卡也不能讓他簽!”我神色尷尬地望著鄰座,沒想到一張小小的卡還包含著每人五美元的重大意義。我那鄰座卻滿不在乎,他對我們說:“你們等會兒送禮物時告訴我一聲,我去休息了?!?/p>
老板收到禮物很高興,誠懇地挨個道謝。至于少了我的那位鄰座他也毫不見怪,早就料到似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理所當(dāng)然。只有我一個人仍暗自納悶。那天下午,沒有人在旁,我同他閑聊時問他,大家都送,為什么他一個人不愿意?他說:“過去我們送禮物給老板,圣誕節(jié)時他們也送還給我們。但從去年開始,他們覺得要送的下屬太多,開銷太大,已停止送禮給我們了。那我們?yōu)槭裁磫畏矫孢€要送?逢到一年一度的秘書節(jié),老板請秘書和書記外出吃飯,又輪不到我們;這些老板即使請客也算在公司帳上,他們不僅不虧,還額外享受一頓美餐呢!這不是太不公平了嗎?”我沒想到他一筆筆細帳算得那么清楚,似乎句句在理,一時答不出話來,只得笑著說:“不過五元錢而已!”他卻正顏厲色地說:“五元錢對我很重要,我不想送就不送!”
我不能不承認(rèn)他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這不就是中國人最崇尚的“禮尚往來”嗎?在美國公司幾年工作下來,我也早注意到美國人當(dāng)中,包括那些當(dāng)老板的,不乏持有這種“五元錢對我很重要”的哲學(xué)。他們在自己身上花錢并不吝嗇。他們買寬敞舒適的住房;換最流行的汽車、高級音響設(shè)備、最新式的電腦;每年外出旅行……凡是他們喜歡的東西,別說五元,就是五千、五萬,也不在話下。但若要他們出所謂的“人情費”,違背了他們的用錢原則,他們往往一毛不拔。就像我那位鄰座所說的:“我不想送就不送!”
平心而論,沒有幾個人會真心實意喜歡送這樣的“人情費”,不過逢場作戲而已。對我而言,只要少為這種事絞腦汁,一切由別人包辦,就是再加幾元我也愿意。既是生于禮儀之邦的炎黃子孫,對于“人情”,總覺得馬虎不得。在美國多年來耳濡目染,這個觀念雖已淡化不少,卻仍拿不出我那位美國同事那樣的勇氣和決斷來。
(錢佩函摘自《世界之窗》199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