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賢
牙刷治療室上速
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是一種陣發(fā)性、快速而規(guī)則的異位心律,心率一般每分鐘160-220次,通常突然發(fā)作又突然中止,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不等。病人有胸悶、心悸、全身乏力、出汗等癥狀。治療室上速除使用藥物外,可以試用興奮迷走神經(jīng)進行機械性刺激,如壓迫眼球,壓迫頸動脈竇,深吸氣后屏氣、再用力做呼氣運動等方法,而最簡單、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刺激咽喉引起反射性嘔吐。用牙刷或竹筷伸到病人咽部,刺激病人咽喉部引起反射性惡心或嘔吐,室上速就會立即消失,此法應用得當十分靈驗。
牽引舌根治呃逆
呃逆由橫膈的痙攣性收縮所引起,并伴有其他呼吸肌的收縮。一旦出現(xiàn)呃逆,病人就間歇出現(xiàn)急劇吸氣,打斷了正常呼吸運動,因氣流通過痙攣的聲門而發(fā)出特別聲音。呃逆原因很多,如各種疾病引起呃逆,也多見于健康人。對于呃逆的治療,除病因治療外,最為有效的緩解方法為牽引舌根術。其方法是讓病人坐在椅子上,張開口,將舌頭伸出,術者采用紗布包住舌頭根部,兩手拇指、食指伸入口中牽引舌根,呃逆即可消失。
點穴治療腰扭傷
急性腰肌扭傷俗稱“閃腰”,是一種由于用力不協(xié)調導致的腰部肌肉痙攣。腰部肌肉急性扭傷后,如急性期治療不徹底,往往發(fā)展為慢性腰肌勞損。其治療方法很多,手法點按閃腰穴是治療急性腰扭傷一絕。方法是:讓病人俯臥,術者立于右側,在小腿肚上的承山穴與昆侖穴連線上1/3與中1/3交界處附近尋找敏感壓痛點(即為“閃腰穴”)。之后,術者雙手拇指指腹猛然點按,先壓放3-5次,再平揉1-3分鐘,以病人能忍受且微有出汗為度。接著,在病人腰部緩和地按摩數(shù)分鐘結束治療,每日1次,常常治療1-3次即可達到痊愈。
指壓承山穴醫(yī)落枕
落枕多出現(xiàn)于一覺醒來,突感頸部疼痛,頭轉動不靈活,輕者幾天自愈,重者拖延很久,影響工作和學習。治療方法是:讓病人俯臥,足跟上提,這時,約在腿窩中央的委中穴與跟腱連線的中點,出現(xiàn)“人”字溝處(即承山穴),接著,術者用兩手拇指按壓健側承山穴,即左側落枕按右側承山穴,每次按壓5分鐘。按壓時讓病人進行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偏轉及旋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經(jīng)上述治療,落枕癥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重者可重復按壓,必要時,配合熱敷或理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