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一直
《解憂集》是當代文化名人從酒這一特定的文化視角,對自己生命體驗和情感經(jīng)歷所作的一次發(fā)酵和釀造。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是在借酒談人生、說文化、論哲理、話歷史、抒性情。集中不少文章不僅在筆墨上富有揮灑自如、縱橫淋漓的“醉意”,更在內容上洋溢出醉人的意味和盎然的情趣。
如陳白塵的《“何以解憂”》寫的是在“文化大革命”的磨難中酒給人的安慰,寫出了人在辛酸悲涼中品出的酒之甘甜和溫暖,令人生發(fā)“一身天地窄,只是酒鄉(xiāng)寬”的感嘆;白樺則反其道而行之,在《我是一個歡樂而醉的飲者》中寫出了人在歡快愉悅中“一笑杯自空”的陶醉之樂;胡思升的《酒搭起的一座橋梁》寫出了酒在人際交往中神妙的魔力;憶明珠的《醉福》則在醉的經(jīng)歷中真切體驗了世態(tài)人情的炎涼;諶容的《勸酒》以小說家的筆觸描寫了筵席上勸酒的世俗伎倆,表現(xiàn)了對“對影成三人”那種脫俗境界的向往;舒婷在《斗酒不過三杯》中則以她那極富修養(yǎng)的文筆,溫情脈脈地追敘了一家人的飲酒之趣,字里行間溢滿了人倫的溫馨;而古代文論專家王利器的《買春》則在精美的敘述中,如數(shù)家珍地展示了中國古代以“春”代“酒”的優(yōu)美掌故,在美的熏陶中又使人增加了文史知識……如此等等,美不勝收??梢哉f集中大多篇什,都是一瓶色、香、味俱美的佳釀,使人覺得讀這些妙文不啻是暢飲美酒,其樂融融。
能在這樣一本不厚的集子中,讀到如此美不勝收的美文,我們應當感謝酒,感謝喝酒的人。記得陶淵明在《飲酒》詩中曾說:“但恨多謬誤,君當恕醉人。”看了這本書,我倒以為這句詩應改成:“只喜多奇妙,君當謝醉人?!睕]有這樣的“醉人”,又何來這樣的妙文?
(《解憂集》,吳祖光編,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一九八八年九月第一版,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