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君
一個人要贏得友誼,就要多看到對方的優(yōu)點和長處。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長處,問題是在于發(fā)現。比如某人事業(yè)上很有才氣,但生活處世能力卻很差,那么,如果擇其長處學習,你就會和對方建立友誼,相處和睦。相反,你睜開兩眼看對方,要求對方什么都好,那么,最終是你失去友誼和失去朋友。閉一只眼看朋友,還是一種寬容的處世之道。比如你的朋友過去曾失足過,或者至今有某些缺點,你與他相處,不妨回避對方的傷疤,忘記他的過去,尊重他的今天。寄希望于他的明天,那么,你交朋友的視野就更為寬廣,決不會因斤斤計較著某個朋友的過去而與對方不能相處,又比如,某人從前曾冒犯你,或做了對不起你的某件事,如他已認識了,你也不妨閉上一只眼,讓昨日的誤會與沖突歲月而流逝,這自然不是無緣無故的寬恕,而是一種風度,同時讓對方認識你有不凡的胸襟與風度。
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如果你睜大雙眼看對方,總可以發(fā)現對方有許多弱點,如以這種尺度去尋找朋友,你就會對生活充滿了失望。也只能求大同存小異,你的過分挑剔以及過分苛求,最終可能使你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或者說你的朋友,因為你過分睜大雙眼,而對你敬而遠之,遠而避之,直至退避三舍。每個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挫折,從挫折中經受失敗的考驗,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認識弱點走向克服弱點,那么,我們完全不必要把對方的過去洞察得完全透明化,你只要認為對方是一個真誠的人,即使他有某些與你格格不入的嗜好或其它經歷上所沒有的東西,你也不必大加追究。睜一只眼,即是多看到對方的長處;閉一只眼,即是少看到對方的弱點。我以為,唯有如此,你才能永遠保持處世的樂趣。
(劉植蘭摘自《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