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勘彌扮演古代一位長途徒步旅行的老百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您草鞋的帶子松了?!?/p>
他回了一聲:“謝謝你呀?!比缓罅⒖潭紫聛恚稻o了草鞋的帶子。
當他走進門生看不到的舞臺入口處時,卻又蹲下,把剛才系緊的帶子,復又弄松。
顯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帶子都已松垮,試圖表達一個長途徒步旅行者的疲態(tài)。演戲而能考慮到這樣的細節(jié),實在不簡單。
但這并不稀奇,當時泰斗級演員的演技,講究細膩到這個地步,是常見的事。
正巧,那天有位商場名人到后臺參觀,親眼目睹整個過程。戲演完后,他問勘彌:“您該當場教那位門生,他還不懂演戲的真諦?!?/p>
勘彌答:“別人的親切必須坦率接受。當時我若是罵那個年輕人,會有怎樣的結果?”
“今天,他提醒我的是鞋帶松垮的事,可是,有時碰到的就不是這一類的事。例如,我若是披上背后有了大破綻的外褂要出場,他發(fā)現(xiàn)了卻可能會想成:“這大概又是師傅另一種表達劇情的演技罷?”于是,他就不敢提醒我,我呢?就這樣上了舞臺,出了洋相。
“要教導門生演戲的技能,機會還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要緊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對方的親切?!?/p>
這個故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
不管世界如何大亂,無論不法之徒如何橫行,這種有如清冽泉水的“率直之心”,實在是人類幸福、進步的基本動力。
順著人性而哭、而笑,這種“率直之心”,是時下人心不古的世界中,我們憑恃的最有力的“武器”。
珍惜并發(fā)揚“率直之心”,是日夜為利為財而忙碌的現(xiàn)代人,應急起直追的精神境界啊!
(摘自臺灣《講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