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冠彪
《明人傳記資料索引》(以下簡稱《索引》)載:
“陳有年(原注:一五九一——一六五八),……嘉靖四十一年(一五六二)進(jìn)士?!?/p>
此說有誤。又,姜亮夫《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說陳有年在“明神宗萬歷十九年辛卯、一五九一年”出生,“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戊戌、一六五八年”去世,享年六十八歲。姜氏在《備考》注張師繹(一五九八年進(jìn)士)《吏部尚書陳恭介公傳》一文,意即作其說的根據(jù)吧。但據(jù)張氏《月鹿堂集》,該篇題為《陳恭介傳》,題下注“吏部尚書”四字,所以姜引篇名不確。又據(jù)內(nèi)文,陳氏“生嘉靖辛卯(十年,一五三一)二月九日”,“戊戌(萬歷二十六年,一五九八)二月十三日卒,年六十有八”。姜氏或因把“嘉靖辛卯”誤作“萬歷辛卯”,以致也誤算陳有年的生卒年。
陳有年的生卒資料,其他有關(guān)的工具書亦不詳載,如吳海林、李延沛合編的《中國歷史人物生卒年表》,便沒有陳有年的記錄。富路特(L.Car-ringtonGoodrich)主編的《明代名人傳》(DictionaryofMingBiography,一三六八——一六四四)亦未為陳氏立傳,只是在HeinrichBusch的《顧憲成傳》中提到陳氏姓名后,注陳氏卒于一五九八年。
其實(shí),陳氏的生卒年并不幽隱。如《資料》所記有關(guān)陳氏的六則資料,其中三則便有記載,可惜編者未能引用。這三則資料是:“《陳公行狀》”、《明史列傳》和《明史》本傳。所謂“《陳公行狀)”,指的是孫
至于《索引》不載,尚有下列數(shù)種著述記載有陳氏的生卒年:
(1)張師繹《陳恭介傳》,已見上錄。
(2)談遷(一五九四——一六五八)《國榷》載陳有年卒于萬歷二十六年正月。
(3)邵廷采(一六四八——一七一一)《陳恭介公傳》說陳氏在萬歷二十六年三月卒。
(4)王鴻緒(一六四五——一七二三)《明史稿·陳有年傳》說陳氏“(萬歷)二十六年正月卒,年六十有八”。
因此,陳有年生于嘉靖十年,卒于萬歷二十六年,確然可考。至于他是否生于二月九日,孤證難憑,暫可存疑;而去世年月,當(dāng)以陳友孫
張師繹《月鹿堂集》和邵廷采《思復(fù)堂文集》本列于《索引·引用書目》內(nèi),而書中所錄陳有年資料竟漏去張、邵二傳,又未能利用二傳所錄資料來考證陳氏的生卒年,實(shí)為本書的疏略。馬泰來前輩曾發(fā)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補(bǔ)正》一文,補(bǔ)苴罅漏,貢獻(xiàn)良多。惜《月鹿堂集》和《思復(fù)堂文集》未見征用,所以寫成這則補(bǔ)正。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