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相文
一個美麗的夏日,我們來到南斯拉夫南部的比斯特拉山區(qū)。這里是馬其頓人聚居的地方,據(jù)說每個山村的婦女都有自己傳統(tǒng)的服飾,從顏色、圖案到穿著方式以及佩帶的裝飾品都有明顯的不同。至今人們?nèi)匀豢梢愿鶕?jù)服飾來辨別一個婦女是哪個村上的。
馬其頓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連他們的婚禮也是由各種傳統(tǒng)的“科羅”舞組成的。我們的汽車爬上一個陡坡,開進一個叫做格列契尼克的小山村,只見村里家家張燈結(jié)彩,處處鼓樂喧天。一打聽,原來這里正在慶祝一年一度的婚禮日。三輛扎著鮮花和彩綢的小汽車橫在街中心,按照當?shù)氐娘L俗,凡是過往的行人,都被邀請去喝一杯喜酒,跳一陣“科羅”舞。
我們下車以后,被好奇的青年男女簇擁著進了一家大院里。主人捧上一杯自己釀的紅葡萄酒,我們就站在一旁看年輕人跳舞。村外的山崖上,隱約傳來單簧管的樂曲聲,可以看見幾支迎親的小分隊剛剛歸來。據(jù)說,這一天光這個村里就有七八戶人家辦喜事。
南斯拉夫農(nóng)村的婚禮一般安排在秋收以后,而這里卻安排在夏收之前。這是因為在遙遠的過去,這里的男人要遠離家鄉(xiāng),到外地謀生。夏收之前,他們按照傳統(tǒng)的日期返回家鄉(xiāng),全村男女青年按照傳統(tǒng)日期一起舉行婚禮。收割以后,男人們又都離別而去。今天,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馬其頓人民,雖然早已安居樂業(yè),但這高山婚禮日卻一直流傳下來。
婚禮的特定儀式是在院子里舉行的。新郎吻過新娘之后,把象征愛情的戒指放在她手里。新娘拿起戒指放在眼前,通過戒指的圓孔看著新郎唱道:
透過金色的戒指,
我看見了你的心。
唱畢,大家就跳起舞來。通常是兩種風格的傳統(tǒng)“科羅”舞:一種是輕快的,舞者隨著歡快的樂曲急速地旋轉(zhuǎn);一種是緩慢的,每一個動作都仿佛是有意識的、謹慎的。
最有趣的是“婆婆科羅”和“公公科羅”?!捌牌趴屏_”由新郎的母親做領(lǐng)隊,跳舞時,她一手拿著篩面的篩子,一手拿著葡萄酒壇子,腰里還掛著一支短槍。她后面第一個人就是新郎,跳一陣,她就把領(lǐng)隊的位置讓給了新郎。
接著是“公公科羅”,新郎的父親做領(lǐng)隊。跳一陣以后,新郎和全家的男人一個一個地鉆進圈內(nèi),接著是新娘和全家的女人也鉆進圈內(nèi)。他們一邊跳一邊不停地交換位置,直到新郎、新娘換到了父母的中間。接著,按輩分排列,家族的全體成員,包括一些遠房親屬都加入行列,排成一條長蛇陣。新郎的父親帶著大家,邊跳邊進新房,跳到壁爐前時,舞就停止了。這時新娘轉(zhuǎn)身向著壁爐架鞠躬三次,然后吻過公婆的手,整個婚禮儀式到此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