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仁
馬克思一生六十五年中有三十年是在倫敦度過的。有人說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在德國形成,政治理論來自法國,而經(jīng)濟學說則是在英國獲得的。這種說法過于簡單化,不太準確,但是馬克思的巨著《資本論》的確是在倫敦寫出來的。倫敦在馬克思一生中占有一個特殊的地位。
為了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的院長、研究十九世紀英國社會史尤其是工人運動的權(quán)威艾薩·布里格斯(Asa Briggs)寫了一本記述馬克思在倫敦的小冊子,由英國廣播公司出版。有許多到倫敦來的參觀者都想到馬克思當時居住過的地方以及他的墓地去看看。這些地方在哪里,怎么去法,又同馬克思當時的活動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這本小冊子都寫得很清楚、很詳細,同時又配有許多照片和地圖。按照這本小冊子上標明的地點,參觀訪問就非常容易了。
這本小冊子不但把十九世紀末期英國工人運動的情形簡要地介紹給讀者,而且還通過記述馬克思的工作和生活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的形象。由于按照年代一步一步如實地記述,加上實地的照片,讀者就會感到馬克思是一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偉大人物。他與眾不同,但又有每個人必然有的弱點,有強烈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而不是一個塑像式的、群眾可望不可及的“神明”。
英國廣播電臺還制作了一個半小時的電視節(jié)目,按照這本小冊子的內(nèi)容,把馬克思生前所住過的房子以及馬克思工作的地點——大英博物館等都詳細地映現(xiàn)在觀眾面前。人們似乎看到了馬克思當年孜孜不倦地工作的情形。這本小冊子和這部電視片受到群眾的歡迎。
(Asa Briggs, Marx in London.An Il- lustrated Guide.BBC.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