葦 民
黑格爾《歷史哲學(xué)》第一部第一篇在談到中國的文武官員和科舉制度時,有下面這樣一段話:“……據(jù)說‘滿大人還有極高的詩才。這一點我們自有方法來判斷,特別可以引證亞培·累睦扎所翻譯的《玉嬌李》或者《兩個表姐妹》;那里說起一位少年,他修畢學(xué)業(yè),開始去獵取功名?!边@段譯文見于商務(wù)印書館一九六三年新一版王造時譯本第169頁(三聯(lián)書店版同)。文中的《玉嬌李》顯然是《玉嬌梨》的誤譯,而《玉嬌李》和《玉嬌梨》是產(chǎn)生于不同時代、出于不同作者之手的兩部作品。
《玉嬌梨》是流行于清代初年的一部才子佳人小說。它的男主人公是個才子,姓蘇名友白,字蓮仙,頗有詩才,后來金榜題名,考中進士,點了翰林。顯然,黑格爾提到的那一位“修畢學(xué)業(yè),開始去獵取功名”的少年,便是這個蘇友白。當(dāng)然,把蘇友白稱為“滿大人”是不大恰當(dāng)?shù)?,因為《玉嬌梨》寫的是明朝的故事?/p>
《玉嬌梨》在國內(nèi)并不為人注意,在國外卻頗有點名氣,研究中國文學(xué)的都知道它。究其原因,用魯迅先生的話說,是因為“若在一夫一妻制的國度里,一個以上的佳人共愛一個才子便要發(fā)生極大的糾紛,而在這些小說里卻毫無問題,一下子便都結(jié)了婚,從他們看起來,實在有些新奇而且有趣。”(《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黑格爾提到的累睦扎(一七八八——一八三二年)是法國人,他于一八二六年將《玉嬌梨》譯為法文,在巴黎出版。這也是該書的第一個外文譯本。因為《玉嬌梨》的兩個女主人公白紅玉(又曾改名“無嬌”)和盧夢梨是表姐妹,而《玉嬌梨》這個書名又恰恰是由這姐妹二人的三個名字中各取一字組成,所以法譯本又名《兩個表姐妹》。顯然,對于國外的讀者來說,這個譯法更為易于理解,所以后來的英譯本也大體上沿用了這個書名。這就是黑格爾為什么要稱之為“《玉嬌梨》或者《兩個表姐妹》”的原因。
至于《玉嬌李》,則是我國的另外一部言情小說,出于明萬歷年間,早已佚失。據(jù)沈德符《萬歷野獲編》說,該書是《金瓶梅》的續(xù)書:“武大后世化為淫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