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穗宇等
同青年個別談話,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運用的一種方法。掌握個別談話的藝術,是我們青年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提高青年工作科學性的要求。本文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如何掌握個別談話的藝術。
青年在個別談話中的心理狀態(tài)
青年在個別談話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各有所異。歸納起來大致會有以下六種情況:
揣測心理。談話前,因不知談話內容而作各種揣測:是表揚還是批評?是了解情況還是布置任務?……不少青年在談話開始時,十分注意觀察談話者的神態(tài)、表情、言語和態(tài)度,有的則放出“試探氣球”,以期了解談話者的目的。
防御心理。這種心理時常出現(xiàn)在以前犯了錯誤受到批評,自認為吃了“苦頭”的青年中。這類青年一聽要找他們談話,腦中便建立了“防御定勢”。他們在談話時十分拘謹,有戒心,不愿正面回答談話者的發(fā)問或推說不知,予以搪塞。
惶惑、恐懼心理。有的青年面臨突然發(fā)生的某些事情不知所措,他們六神無主,往往急于找人談情況,以期得到指點與幫助;有的青年偶犯錯誤,心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有的青年犯有較大錯誤,預感后果嚴重,坐立不寧。這些青年在談話時,往往神情緊張,惶恐不安。
對立情緒、輕視心理。有的青年犯有錯誤尚無悔改之意,有的認為找他個別談話是有意“整自己”,因而產生對立情緒;有的因某件事激情爆發(fā),火氣正旺,易對談話持抵觸態(tài)度;有的因為在入黨、入團、升級提干、職業(yè)工種選擇等問題上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則認為個別談話解決不了他的實際問題,因而抱有輕視的態(tài)度。在個別談話時,他們往往不正眼看談話者,不愿回答問題,注意力經常轉移或是采取敷衍態(tài)度,想盡早了事。有時甚至因談話者的一兩句話而大動肝火,暴跳起來吵鬧。
懊喪心理。常表現(xiàn)在平日好強,表現(xiàn)較好但又偶犯錯誤以及平時已有進步但談話前又重犯錯誤的青年之中。他們感到后悔莫及,因而在個別談話中垂頭喪氣,心情比較沉重。
喜悅心情。一些青年在工作做出了成績,受到了表揚鼓勵的時候,或者在經過談話幫助,解除了思想疙瘩和困難,心境好的時候,往往情緒激動,喜形于色,甚至眉飛色舞,絮絮不休。這種特征在青年初期的學生中,在屬于膽汁質與多血質兩種氣質類型的青年當中表露得十分明顯。
實際生活中,上述各種心理狀態(tài)往往不是單一存在的,常表現(xiàn)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同時,由于內心沖突,心理狀態(tài)又呈現(xiàn)突變性。然而,在個別談話的開始、中間、結束三個階段中,往往會各有一種心理狀態(tài)占主導地位。個別談話結束時,青年的心理狀態(tài)如何,往往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談話的效果。
影響心理狀態(tài)的諸因素
青年在個別談話時的心理狀態(tài)大致與下述幾個方面的因素有關:
一受思想覺悟、道德認識、道德行為經驗以及習慣的影響。認識是基礎。人的行為習慣總是受人的思想認識支配的,有什么樣的思想認識,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情感及相應的行為習慣。比如有的青年認為“老實人吃虧”,以往個別談話時說謊得過“益處”,在以后個別談話中就存有僥幸心理,往往還想說謊。
二受年齡特征、性別特征的影響。青年在初期、中期、晚期,具有不同的特點。如處于初期的青年就具有兩方面的特征:一方面由于大腦機能顯著發(fā)展,腦神經細胞分化機能達到成人水平,第二信號系統(tǒng)作用顯著提高,自我意識開始指向內心世界和個性品質,自我評價的獨立性顯著增長而表現(xiàn)一定強度的自信心與自尊心;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制過程發(fā)展不平衡,大腦皮質對皮下神經中樞的調節(jié)力還不完全,思維仍帶有片面性與表面性,情緒的兩極性(肯定和否定的對立性質;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面)仍不穩(wěn)定而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為幼稚性。這就使他們在個別談話中的心理特征十分復雜,既有自信等帶有主觀的較成熟的心理狀態(tài),又有惶惑、悵惘等幼稚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情緒變化迅速,易于懊喪、泄氣,又易于欣喜、激動。而到了青年晚期,由于逐漸成熟與社會經驗增多,他們在個別談話中的情緒變化則較為平穩(wěn)。
男女青年在個別談話時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心理實驗表明:男青年的外傾性較大,具有內傾性的女青年較多。
三受個性特征的影響。個性具體表現(xiàn)在興趣、能力、氣質和性格等方面。青年的興趣、能力不同,因而對個別談話內容的傾向和理解水平也不一樣。不同氣質類型的青年在個別談話時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如精力充沛,情感和言語動作發(fā)生強烈、迅速而難控制的“膽汁質”類型的青年,個別談話時愛說易動,情緒強烈,表情外露明顯。而沉著冷靜,情感發(fā)生慢、持久而不顯露,動作遲緩而不大靈活的“粘液質”類型的青年,個別談話時則持重寡言,不易激動,但思想深沉。性格不同,在談話中的心理特征也不同。如平素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青年,個別談話時也易滿不在乎,往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似聽非聽。
四受青年的激情、心境的影響。激情是一種猛烈爆發(fā)而短暫的情緒。青年在個別談話時由于沖動,激情常會爆發(fā)出來。找剛與人吵過嘴的青年談話,若不顧他正處于惱怒之中反而狠狠加以批評,勢必“火上加油”,越談越僵。
心境是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每個青年總是處在一定的心境狀態(tài)中進行個別談話的,他們有什么樣的心境,往往影響個別談話中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方向。比如與由于失戀正處于苦悶狀態(tài)的青年談話,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沉默不語,對其他談話內容無動于衷。我們只有從這個問題入手,解除他們心情的苦悶,再談其它問題,才能發(fā)揮談話的效益。
五受談話者的心理影響。談話者的世界觀及道德、信仰,談話者的情感傾向與深刻程度,談話者的意志品質,談話者在談話時的心境,表露在外的語言、表情以及談話的內容、方式等,對青年的心理都會發(fā)生直接影響。懷著恐懼心理的青年看到談話者和藹可親的面容,聽到談話者語重心長的話語,會很快消除疑慮;懷著懊喪心理的青年聽到談話者的鼓勵、安慰,明確了前進方向,就會豁然開朗,激勵奮發(fā)向上的情感。反之,談話者對青年厭惡,語言粗暴,往往會使青年產生恐懼與對立的心理,引起消極后果。
總之,青年在個別談話中的心理狀態(tài),是青年已有的思想覺悟、道德認識、年齡性別特征、個性特征、談話時本人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在談話者影響下所產生的心理反映的辯證的統(tǒng)一。
怎樣取得個別談話的最佳效果
分析與研究了青年在個別談話中的心理特點及其成因,目的在于我們運用教育機智,采用有效的方式使個別談話更富有針對性、靈活性,取得最佳效果。
檢驗個別談話是否有效的主要標志,在于是否激發(fā)了青年自我教育的動因,促進青年的內心沖突,化消極的心理狀態(tài)為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用正確的思想克服不正確的思想。
除了正確的思想內容以外,消除前面列舉的一些心理障礙,對個別談話能否取得最佳效果會發(fā)生重要影響。為此,至少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予以注意:
要有準備。準備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知己知彼。個別談話前談話者要對自己的特點,特別是對自己的心境狀態(tài)進行自我分析,設置自我“警戒線”,防止對談話對象產生消極的心理影響。同時,要了解談話對象的表現(xiàn)、個性,特別是對他以往個別談話中的心理特征以及談話前的心境狀態(tài),要有一個初步了解。另一方面,應對個別談話內容及具體方法進行準備思考。由于個別談話的隨機性特點,決定了有可能發(fā)生各種情況,因此應事先考慮幾個方案,以便及時調整。要從不利的方面著想,向最好的方面努力。
要有平等誠懇的態(tài)度。談話者與談話對象之間是平等的、同志的關系。因此,談話者不能在談話中盛氣凌人,好為人師,而要平等待人,以誠相見。在談話中,以關懷、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談話對象,他們原來所持有的防御、恐懼、緊張、對立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因此而解除,很快談出真實思想。青年大都有較強的自尊心,即使后進青年、犯了嚴重錯誤的青年,也是如此。在談話時,談話者抱有信任、友善的態(tài)度,往往能夠點燃他們內心自尊的火焰,產生“解剖自己”、“反省自我”的動力,使個別談話產生應有的效果。
要以情動人。情感在人的生活中有廣泛的影響。青年的積極情感一旦激發(fā)出來,將對他們提高思想認識產生巨大影響。當談話者滿懷深厚的感情,用滿腔熱情的話語,使談話對象產生直覺的情緒體驗進而無比感動時;當談話者犧牲了休息,頂酷暑,冒嚴寒,到患病青年家中探望時;當談話者費盡心血熱情幫助一對青年男女結下姻緣時;當談話者幫助生活負擔沉重的后進青年解決了困難時;當談話者幫助一些青年處理好家庭矛盾,解除了后顧之憂時……,與這些青年進行個別談話,講道理,提要求,效果往往最好。有時一兩句話,就打開了他們心中的“悶鎖”,使他們產生頓悟,消極心理一掃而光,積極心理油然而生。
青年的情感體驗與他們的興趣、需要密切聯(lián)系。他們對能滿足自身需要,支持他們發(fā)展興趣的人,常常懷有好感。青年工作者應當善于發(fā)現(xiàn)和支持他們的正當?shù)呐d趣愛好,在共同活動中與青年發(fā)生情感的共鳴,此時運用教育機智,進行談話幫助易收效果??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情”和“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入情入理,才能夠達到“入心”的效果。
當然,這種“情”不是裝扮出來的,而是對青年的關懷和愛護的自覺表露。
要啟發(fā)自覺。我們應當確信,絕大多數(shù)青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政治理論水平、覺悟水平、自我意識及自我評價的能力。對于青年的一些明顯錯誤過多指責、訓斥反而會使他們產生厭煩的心理,拒絕我們的幫助,產生事與愿違的結果。須知,在個別談話中輸入到青年頭腦中的信息,只有轉化為他們自身的信息輸出,才能成為他們行動的推動力。因而,啟發(fā)自覺是個別談話的重要原則。
啟發(fā)自覺的方法靈活多樣,因人而異。個別談話開始時,青年的各種消極心理因素是影響啟發(fā)自覺的障礙,首先應在摸準的前提下,分別情況予以解除。對于防御、懊喪、惶惑、恐懼、對立、輕視等消極心理,要靠談話者的真誠態(tài)度,熱情、中肯分析等各種“熱處理”來解決;對于喜悅等積極的心理處于過分狀態(tài)的青年,要注意“冷處理”。至于各種猜測,則要靠談話者開誠布公的態(tài)度來解決。在個別談話中,有時可引而不發(fā),有時可觸機而發(fā),有時可問而不答,有時可用“孵育”等待青年“洞明”??傊?,要通過個別談話給青年更適當?shù)膭右颍ぐl(fā)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自我教育的條件,使他們更好地、更深刻地進行自我分析、自我保證、自我警惕、自我命令、自我禁止與自我監(jiān)督,增強自我教育的“內驅力”。
實踐證明,啟發(fā)自覺,在可計算的個別談話時間內能產生難以計算的積極效果。當然,在許多問題上,企望僅靠一兩次個別談話就能使青年根本轉變認識,是不切實際的。有時要靠多次談話,還要配合以其他手段,反復啟發(fā),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