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矯
誰能相信,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帶領著一個大都是十四歲到二十歲的女孩所組成的筑路連,在十三個月中,在秦嶺許多艱險的工地上,先后和十二個男子民工連競賽取得了優(yōu)勝;而且她們的平均工效,石方比男工高百分之七、土方高百分之九……,
但是,事實的確如此,她被人民派來參加全國群英大會,來到剛落成不久的宏偉壯麗的人民大會堂,坐在六千五百七十六名英雄中間,她是年紀最小的一個。
她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躍進的高潮中涌現(xiàn)出來,又在一九五九年繼續(xù)更大躍進的高潮中飛快成長:她可以被看作這兩年中人民精神力量成長的一個縮影,也可以看作六億七千萬人民天才潮涌的一個標志。
要知道這個事實,請聽我慢慢說來。在陜西省的南部,秦嶺的大山中,漢水的北岸,座落著一個古老的縣城,叫洋縣。在洋縣以北五十里,有一個不小的村莊,叫槐樹關。在公社化以前,槐樹關是一個農業(yè)社,社主任叫陳啟宗,他膝下有一個排行第二的小女,叫陳淑娥。在我們故事開始的時候,她只有十五歲,個子員長得不高,可很壯實,念過三年書,參加農業(yè)生產(chǎn)也已經(jīng)三年多了,是一個好勞動,也是一個好團員,還是村里人人愛戴的好宣傳員。她母親鄭金秀也是勞動能手,擔任生產(chǎn)隊副隊長的職務。
這是一個七月炎熱的中午,陳淑娥挑著擔糞的土筐從集上回來,一進門,母親就喜氣洋洋地對她說: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咱們這里也要修公路啦!”
“修公路?誰說的?”
“剛才管理區(qū)馬書記對你爹說的。還商量要發(fā)動群眾報名參加。這一回,咱們山區(qū)面貌就要大改變啦!祖祖輩輩都沒見過汽車,到了我們,不但要看汽車,還要坐汽車呢!”
消息千真萬確。陳淑娥高興得跳起來。
“媽!讓我去吧!讓你們老人早一點坐上汽車?!?/p>
母親認真端祥女兒的眼睛,知道這話不是隨便說的。她答道:“按理,這樣的大事,每家都應當去人。你去也行,家務我多擔當些就是?!?/p>
陳淑娥高興得不行!她是一個有心人,立即想到應該把這份高興同別人分享。她有幾個知心同伴,都住在附近。這就是:陳翠賢、十六歲,楊惠娥、十五歲,張風婉、十六歲,楊長鳳、十四歲,除水琴、十四歲。串連結果,決定明天一起報名參加,并取得父母們的同意。當天,還暗地里開了一個誓師會……
這一夜,陳淑娥連做夢都是夢見汽車。汽車在這山里小女娃子的心里占有著神圣的地位,因為她響往新生活。以前,不要說汽車,連兩輪車她都沒見過。電影放映隊來這里放映“上甘嶺”,看那山多高,也有跑汽車的公路,她就希望這樣的公路也在家鄉(xiāng)出現(xiàn),而現(xiàn)在,這樣的日子就要到了,她夢時怎會沒有它呀!
這一夜,槐樹關和附近村莊的人們,談的想的,也離不開汽車和公路。生活在秦嶺大山中的人民,世世代代都感受山高路險的痛苦,一根扁擔把他們壓得直不起腰來。幸而有了大躍進,黨和政府為了開發(fā)山區(qū),改善這里人民的生活,決定修整公路。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想,多少年的愿望就要實現(xiàn),再也不受那咬牙換肩、上坡瞪眼的罪了!……
第二天,六個小姑娘走到寧關管理區(qū)。把來意說明,管理區(qū)的干部就奇怪了,說:“你們這些小女孩家,怎能修公路?”
陳淑娥斬鐵截釘似地回答:“能!”
“打石頭,要技術,你們做得?
“讓我們去,保證學好技術!”
左說右說,就是不讓報名。急得沒辦法,她們去找馬書記。
馬書記還是說服:“你們的愿望很好,黨也支持,就是這個工作不適合你們做,還是在社里好好搞農業(yè)吧!”
這時,旁邊一些要報名修路的干部和社員也參加勸阻:
“拳頭大點小女娃,就想修公路!咱們這里凈是大石頭,修公路是苦活兒,要是去了又回來,還不如現(xiàn)在不去。你們又不懂技術,光給人添麻煩……”
這些話可把姑娘們氣炸了,就象小麻雀一樣,七嘴八舌地回答:“活兒苦我們不怕!不懂技術我們能學會!”
“既然去,就不會當逃兵!”
多么響亮的聲音!多么堅決的心!可是無論怎么說,就是一個不答應。
她們又第二次到管理區(qū)。這一次的戰(zhàn)術是:賴著不走,弄得干部毫無辦法。
七月二十五日,公社黨委批準了。當六個姑娘得到通知,天已晚了。她們立即聚集在一起,寫了一張決心書。
這是一個夏天夜晚,月亮很大,人們都睡了。姑娘們敲鑼打鼓向指揮部走來。干部出來問做啥。答:“送決心書?!备刹空f,“修公路還要送決心書?。俊?/p>
指揮部交通局孟局長,聽到消息,趕緊帶著干部們出來迎接,說:“既送決心書,一定決心大,我們全力支持?!彼齻冇至⒖套龊脺蕚涔ぷ鳎簬э泐^到集上鐵鋪沾火,買下扁擔、土筐。二十七日一晚,陳淑娥一夜沒有睡覺。天明才眨了一眨眼。天一亮,她們就帶上工具上工地。
第一天勞動,工地是在一片緩坡上,距槐樹關一里多路。她們初到工地,勁頭挺大,恨不得一人使出兩人的勁來。人家休息,她們都不肯休息,還自動抽出一人搞宣傳,給男民工念工程簡報,講解公路的作用和操作注意事項。她們是筑路兵團中僅有的六名女性。
這一天下午六時半,指揮部召集全營開會,盂局長總結了這一天工作,末了說:“那六個穿紅褂褂的姑娘,干得真不賴!”
姑娘們受表揚心里覺得樂滋滋的,心想:這修路的活好搞,人多,熱鬧得很;人多,干活勁大。第二天第三天,更加勁了。
可是,過了三、四天,大家手上都磨起了血泡。腿痛,胳膊腫。張鳳婉、陳水琴背地里嘀咕:“管理區(qū)不叫來,咱們千方百計要來,現(xiàn)在……真不該來!”
陳淑娥看見有人情緒不高,就去找營部,向教導員說一下。教導員建議她們開個會談談。
晚上休息,會就在月光下工地上召開。教導員忙,沒來。
陳淑娥時刻記住,自己是六個妹妹中唯一的團員,應該幫助同志提高認識。在會上,她說:“修公路是為了減輕我們自己的痛苦,給大家創(chuàng)造幸福。老年的也來修,我們能不參加嗎?”她又給大家講劉胡蘭的故事:敵人把她拉到鍘刀下,問共產(chǎn)黨在哪里都不說。紅軍長征吃樹皮草根,都能過去,我們修公路,怎樣苦也比不上。她又提醒大家:“我們來時是咋樣給領導說的?可不能當逃兵!”又安慰大家:“我們在社里,雖每天做活,可沒每天挖,手起泡、腿痛、胳膊腫,這是欠鍛煉,過一時期就會好了?!?/p>
講了話,大家考慮:話很對,就把心底敞開了。陳淑娥又首先檢查自己:“雖然打了三個泡,我感到還是未出多大的力,今后還要拿出更大的干勁。特別我是個團員,要對得住黨的教育?!?/p>
思想解決了,剩下最大的困難是不懂技術,不會打釬、放炮。陳淑娥又去請示營部,營部說:“那就好了!只要思想安定,技術不懂可請人教?!?/p>
從此,石工隊的同志就給姑娘們講課。他們是軍隊下來的,都會打炮,教的熱心,學的更熱心,幾乎要把每個字都記在腦子里。先是講,明確了,再實地看,然后學打。頭天兩人,第二天全去,兩天一早晨就都學會打釬、打炮眼。
這時,營部給她們分配的是一塊平坦的地段,沒有放炮的機會。她們就偷著到又高又陡的山頭上去打炮眼。此后走在路上,就研究操作規(guī)定,再無別的思想。十天以后,才到關溝口,展開一場大戰(zhàn)。
關溝口,距槐樹關五里,是一個艱險的工段。開始,姑娘們信心雖高,但技術不熟練,第一天六個人只打了兩個炮眼,工效比男工低兩倍多。于是又去拜石工隊為師,學習掄錘,鍛煉臂力,終于趕上了男民工。這時,營部發(fā)出號召:苦戰(zhàn)三天三夜,十天任務七天完成,汽車就耍來。
姑娘們同男工一起奮戰(zhàn)了三晝夜。為著汽車早來,干勁大得很,顧不得吃飯和休息,也不打瞌睡,還一面打針,一面唱歌。男工都說:“聽你們唱歌,我們也不瞌睡了?!备鶕?jù)黨的指示,姑娘們又抽出幾個人到附近村莊,動員人們白天在農業(yè)社生產(chǎn),晚上修公路,結果動員了八百多人參加筑路,保證了工程提前三天完成。第三夜,管理區(qū)馬書記要把她們換下去休息,楊惠娥說:“我們不休息,我們不瞌睡?!辈焕?,繼續(xù)打釬。
十天任務果然提前三天完成。就在完工這一天,中午十二點,終于看到了人們想望的汽車:一輛小吉普,載來縣長、縣委委員、交通科長。一聽到聲音,人們都往前面跑,姑娘們跑得更快。兩個年紀最小的姑娘,楊長風和陳水琴,喜得又蹦又跳,當縣長問她們:“多少人修路?做了幾天?”她們高興得說不出話來。楊長風,個兒小,只夠別人的肩膀,完全是小孩模樣,伸手摸汽車,向司機說:“我們辛辛苦苦修路,給我們坐一下吧!”司機速忙說:“你們辛苦了,應當坐!”真的載上姑娘們走了一節(jié)。
這時,領導上對她們說:“汽車見到了,你們回去吧!”
姑娘們一致回答:“不走:等公路完全修通,那時你們不說,我們也會自動回去的?!惫媚飩冇窒螯h提出:“腳跑腫,手磨爛,路不修通不下山。力出盡,汗流干,定要汽車滿山轉。”
接著,轉到趙家砭工地。這時,婦女參加筑路的人數(shù)由原來的六個增加到三十多個,新來的都是村里的好勞動。成立了排,選陳淑娥當排長。做了一個月,回社秋收,秋收完又回趙家砭,婦女參加的更多了,成立了連,又選陳淑娥當連長。副連長是李琴娃,二十歲,共青團員,勞動好,關心同志。全連五十四個人親如姐妹,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而原來的六個姑娘,除陳淑娥原是團員外,其余五人,在秋收后也都入了團。
這支后來被人稱為“鐵姑娘”的筑路連到這時算是已具雛形了,但真正的成長還在以后幾次嚴重的戰(zhàn)斗。
趙家砭離家遠了,那里該有人家,住的是自己砍樹割草搭起來的草篷這里形勢險要,坡陡得就象墻一樣,她們開始注意安全,在全營中首先弄繩拴在腰里干活,繩的另一頭則拴在山石上。連一成立,任務一分配,她們就和鄰段的金水連發(fā)動競賽,競賽內容是:比出勤、比工效、比安全。競賽一開始,金水連盯得很緊,姑娘們上工,他們也上工,姑娘們起多早,他們也起多早,進度一直不相上下。營部告訴她們,不想辦法,金水連要戰(zhàn)勝的。急得姑娘們睡不著覺。怎么辦呢?到底是副連長李琴娃年紀大些和經(jīng)驗多些,他看到金水連的镢頭和鏟子多些也好些,就想出一個主意,在工地吃飯,利用金水連吃飯休息的時間,使用他們的工具,加班去干。就這樣硬干苦干,早出晚歸,二十五天的任務提前一天半完成,戰(zhàn)勝金水連,奪得了紅旗。姑娘連初戰(zhàn)報捷,震動了整個工地,也帶動了其他各連。
工地轉到鐵里灣,比金水連厲害的民兵火箭連,決心要戰(zhàn)勝姑娘連,和她們展開競賽。鐵里灣的形勢正如它的名字,全是連片堅石,石色發(fā)紅,硬如鐵,陡如壁?;鸺B又全是二十幾的民兵小伙,干得很猛。為了戰(zhàn)勝火箭連,她們一方面調整了勞動力,組織了洋鎬、釬子突擊班。一方面抓緊時間,分秒必爭,吃飯不集體回家,派人去取飯;又在休息時,派人上山撿柴,晚上,在山上架柴開火,就這樣不下火線,日夜奮戰(zhàn),營斗了七晝夜。開始,營部不知道,有一天晚上,想要知道姑娘連這幾天生活怎樣,教導員到她們駐地來。那時,她們是住在武老爺爺家里。進門一看,一個姑娘也沒有。一問,武老爺爺就說開了:“我這里住過許多次民工,從沒有見過這樣的!每天精神很大,學文化,覺都不睡,還幫我挑水、掃地、幫做家務事、幫做針線活,就象親生女一樣……現(xiàn)在,你看,那山上的紅光是什么?她們已經(jīng)三、四天不回來了!”
教導員趕緊派人去叫,連叫三次,姑娘們這樣回答:“不打通鐵里灣我們不回!快些把路修通,快些把山里的鐵運出,我們才休息!”
營部批評陳淑娥:“你不愛護你連同志的身體!”
陳淑娥也訴苦:“我早給大家說,晚上于是自愿的,可誰也不肯回。我也常勸說,姑娘們就是理也不理?!?/p>
最后叫的人沒辦法,心想,女娃子膽小,怕狼,就跑到半山,學狼叫,想把她們嚇?;厝?。起初,姑娘們忙于干活并未聽清,后來聽見了,但分辨出是假的,一點也不害怕,并且一邊干,一邊唱,越干越起勁。后來營部開會,有人問她們:“你們不瞌睡,啥原因?”姑娘答;“你要知道修公路的意義,是為自己,是為把鐵早運出去,就越干越精神了!”
苦戰(zhàn)了七晝夜,姑娘連又比火箭連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務,取得了優(yōu)勝。以后又速戰(zhàn)連捷,名聲越來越大。
可是,她們也并不是生來砸不扁、打不爛的鋼鐵,是黨的培養(yǎng)和教育,群眾的支持和幫助,使她們一天比一天堅強。最大的考驗終于到了。
今年四月,大戰(zhàn)車家溝和閻王砭,她們與號稱“老虎”的男子連展開奪紅旗競賽。兩連都是四十公尺,十天的任務。老虎連原是六十多人,特地抽出十幾人,與姑娘連人數(shù)取齊,可是他們把老的抽出,留下的全是青壯年,更精悍了!年青力壯的老虎連,上山跟得很緊,干得很猛,在第一戰(zhàn)役中提前半天完成了任務,奪去了紅旗。
輸方要把紅旗給贏方送去,姑娘們心里氣得很,陳淑娥甚至氣得哭了鼻子。她想:“我曾保證要保住紅旗,現(xiàn)在不就把對黨的保證放了空炮!”去營部匯報,營部叫開會研究。平常姑娘們開會,都是有說有笑,熱鬧得很!這一次會,卻都不作聲。陳淑娥在會上做了檢討:
“沒把紅旗保住是我的錯誤。這一次沒把勞力配備好……”正開著,教導員來了。平常他一來,姑娘們熱情地讓坐倒水。這一次,教導員進門問:“吃飯了嗎?現(xiàn)在做啥?”都沒有人言聲。教導員就鼓勵她們:“紅旗沒保住,不要灰心,一次失敗得一經(jīng)驗教訓,下次要想辦法,光苦干實干,打不過老虎連,一定要想巧辦法來干……”
姑娘們被說得又是信心百倍,立刻紛紛表示態(tài)度,要學穆桂英大破天明陣的精神,殺他個七進八出,堅決奪回紅旗。會上訂出奪紅旗公約,成立了技術研究組。首先創(chuàng)造了單人打釬機。這是從彈花機聯(lián)想起來的,用腳踏。主要是依靠大家討論,在學習文化時,你一言,我一語湊起來,立刻在石頭上畫圖樣,摘來高梁桿做模型。行!可是沒有會木匠活的人。這時金水連連長任志剛就對連上一個做過木匠的民兵說:“你去幫姑娘們做吧,你的活我給你趕上?!弊龀鰜碓囼?,原來三個人打一炮眼,現(xiàn)在一個人在同時間內就能完成,工效提高三倍。
于是,她們又向老虎連再次挑戰(zhàn)。
有了單人打針機,掏炮洞多得很,這時又感到炸藥頂缺,比別連更感不足。陳淑娥想到在報刊上看到別人創(chuàng)造發(fā)明,自己咋不能?她聯(lián)想到在生活中,偶然把鹽粒掉進火中,就聽到爆聲,說不定鹽本身有爆炸性能。又想到黃色炸藥不怕潮,要是在黃色炸藥中摻鹽,也許能行。她們就進行第一次試驗,用食鹽百分之五十,效力很大:又加到摻鹽百分之百,也很好。黃色炸藥能摻代用品,黑色炸藥呢?陳淑娥記得在一次會上,聽說蕎麥皮能摻用。又想到黑色炸藥怕潮,而石灰是燥性,手放在灰中也感到溫熱。第二次她們又在黑色炸藥中放右灰和蕎麥皮,又成功了。以后繼繼發(fā)展,采用了干牛糞、核桃殼、柏樹葉、鋸末等代用品摻黑色炸藥,用食鹽、石灰、蕎麥皮混合作代用品摻黃色炸藥。這一發(fā)現(xiàn),她們一共給國家節(jié)約了一千二百斤炸藥。為了找材料,陳淑娥和陳翠賢往返跑一百二十五里到槐樹關倉庫,陳翠賢還用自己的糧票買了三斤黃豆磨成粉配炸藥。炸藥不足的困難解決了,工效又提高了一倍,十天任務又提前一天半完成,戰(zhàn)勝了老虎連,奪回了紅旗。
工地轉到閻王砭,那里凈是大石頭,連草都不長。在那里,她們又遇到老對手金水連挑戰(zhàn)。閻王砭,正如它的名,一望就使人生畏。懸崖高達幾十丈,下面就是大河。從下面看,兩邊懸崖好象一步就能跨過。從上面看,看不到下面的河,對岸河邊的,人,看起來就象星星那么?。吹镁昧恕n^要暈,心要顫。這樣的懸崖,要在它腰中炸開一條路,男子漢都不敢下去。這最險要的一段原是分路金水建的。金水連卻說沒辦法,不能下。姑娘連跑去看,有些姑娘也說:“這段是難!”陳淑娥卻有另一想法。他想起劉胡蘭,想起紅軍長征,想起自己是共青團員,要學習先輩,戰(zhàn)勝最大困難。就說:“我先下去試試看,你們再下去。
幾個姑娘也爭著要跟她下去。陳翠賢是新發(fā)展的團員,就答應她隨著下。
陳淑娥腰拴安全繩下去,陳翠賢也跟著下,安全繩的另一端拴在懸崖上。降落到半空,好像駕在云上,不敢看下面,也不敢看兩旁,只看眼前的巖石,一個腳蹬在石上,陳翠賢扶釬,陳淑娥打錘。到下午,打響了第一炮,揭下很多石片,能夠站人了,男女民工也紛紛下去。最艱險的一段有了一個好開始,炸藥不足也解決了,可是炸出的石土方越來越多,一時清除不掉。這時,楊惠娥又發(fā)明了帶輪的推土板和不帶輪的推土板,原來十個人一天的工作現(xiàn)在三人一下午就完成,推土石的工效提高了三倍以上。她們又再次戰(zhàn)勝了金水連。
閻王砭工程后,姑娘連的名氣更大了,全工地哪一個不知道她們的英雄戰(zhàn)跡!那時候,鄰營漢江營有些民工不安心,干勁不大。指揮部即決定調姑娘連去支援漢江營。這是黨派她們去幫助、去影響其他單位,這對于她們是無上的光榮。未去以前,陳淑娥就向營部打聽清楚,知道漢江營最棒的是羅成連。所以一到,開罷會,就和羅成連展開競賽。這一次不分任務,比的是出勤、功效和安全。羅成連都是二十幾的小伙子,沒三十的。先是干得很猛,不休息,速度比她們快。幾天下去,羅成連產(chǎn)生了松勁情緒,認為女娃家沒啥:小娃娃家嗎,還敢和我們比賽?!……看不起,不在話下!于是上工遲了,待做不做似的。
指揮部發(fā)現(xiàn)后,就召集這兩個連開座談會,讓姑娘連介紹經(jīng)驗,怎樣苦干巧干。會后,她們又主動指出羅成連打釬、裝藥、放炮的缺點——比如姑娘們是一手掄,來得猛,他們是輕輕敲,進度慢;姑娘們還會根據(jù)地形石性不同打四種花樣:背錘、甩子錘、花錘、單手錘;又比如,他們裝藥有浪費。就這樣她們在工地上進行包干傳授,使學習新操作方法后的羅成連,打眼放炮的工效提高兩倍,按期完成任務。
她們要回營,羅成連不讓走。走走時,漢江營營部給她們評了“上游”,贈一面三角旗,中有一朵光榮花,上書“穆桂英”三字。并說:“你們教育了我營全體指戰(zhàn)員?!?/p>
九月間,陳淑娥病了,發(fā)瘧疾。營部立即請醫(yī)生看,又送到槐樹關醫(yī)院??h長羅清海特地到工地看她,沒在,又到她家慰問,秤了兩斤糖,一斤餅干。隔天,公社黨委書記、管理區(qū)的干部又來慰問。營部更是關心,有時一天看五、六道。馬書記已調金水管理區(qū)去了,也常來信問情況。
在黨的關心愛護下,陳淑娥很快恢復健康。病一好,就又上了土地嶺工地。這一回人民派她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大會,就是從土地嶺來的。
姑娘們一聽說要派她們的連長上北京開會,高興得眼淚就如同泉涌似的,千言萬語都要交托她去向黨說。她們送陳淑娥送了20里。臨別時囑托陳淑娥說道:
“你把我們的工作向毛主席匯報,你要向毛主席說:我們連做了保證,一定不辜負黨的教育。……報告他:我們已改進了三十件工具,還計劃要創(chuàng)造改革七大件,要學習和推廣別人的經(jīng)驗。……你向他說:我們在勞動中還不忘學習文化,原來只有兩人初小程度,其余全是文盲,但現(xiàn)在都達到初小程度,個別達到高小程度?!愀嬖V他老人家:我們決心為公,路苦干到底,只往前進,絕不后退?!愀嬖V他:我們要永遠做他的好女兒!……”
1959年11月8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