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政民
讀了慶華、汪善、沈凌三位同志的文章后,心里很激動,忍不住想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我是一個青年小學教育工作者。我的性情直爽、愛說愛笑。在工作上,我反對保守思想,喜歡創(chuàng)造,也愛提意見。我喜歡按照自己的要求、興趣學習。生活作風方面,我愛整潔、講衛(wèi)生。碰到什么事情總喜歡和別人爭論。我心里有什么感情,就表現(xiàn)在臉上,因此,我待人處事坦率,自己不會轉(zhuǎn)彎抹角,也不會看別人臉色行事??傊?,我是一個心直口快的人。但是,卻因此常常給自己帶來苦惱。
一些同志們對我的評價是:工作有創(chuàng)造性,也做出了一些成績,但這里面含有“表現(xiàn)個人”的缺點;學習努力,但“另有企圖”;愛整潔、講衛(wèi)生是好的,但“過于講究外表”;提意見是應該的,但不宜過于“揭人短處”;性子直爽很好,但就是“強”了一些;心直口快是正直的表現(xiàn),不過要“虛心”一點,要照顧對方的接受能力……如此等等,既是優(yōu)點,又是缺點。我被弄得糊里糊涂。我想:我做的又是對,又是不對,怎么搞的?今天想學學張三的沉默寡言,明天又想學學李四說話會轉(zhuǎn)彎的特點。學來學去,不但一樣沒有學會,反而將自己弄得不知怎樣才好。今天,我有些想通了,自己的性格,作風,沒有什么不好、不對的。相反的,那些對我提出那些似是而非的意見的同志的看法,才是不妥當?shù)摹?/p>
本來,青年人應該是熱情奔放、勇敢活潑、有主見、有創(chuàng)造、有理想、有革命的進取心、有為真理斗爭的精神的人;不應該是人云亦云、墨守陳規(guī)、安于現(xiàn)狀、謹小慎微的“小老頭”。
但是,青年人的這種直爽的性格,活潑的作風為什么往往會受到干涉和批評呢?為什么象慶華同志那樣學習刻苦,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探求知識高峰的人,反而受到批評指責,而那些學習不求甚解的人,反而是好學生呢?為什么在工作中不滿現(xiàn)狀,努力學習醫(yī)學知識的沈凌同志是“個人主義往上爬”,而那些只知別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卻是好干部呢?為什么生活作風活潑一點就成了入黨的障礙以前,我想不通。但是現(xiàn)在,我有了一些認識。
青年人所以受到限制、束縛,我認為是舊教育的影響。我們國家在解放前是一個古老的、有著許多束縛青年人的舊禮教的國家。舊教育一向是培養(yǎng)馴服的奴
才,要把青年人按照一個模子塑成所謂“少年老成”、“低眉順眼”、“非禮勿動”、“非禮勿言”的所謂“斯文人”。好學生的標準就是看你聽不聽話。解放后,黨和政府對青年一代雖進行了新的教育,但為時究竟還短,這一教育青年和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青年的神圣工作沒有受到社會的普遍重視,舊禮教,舊觀念,舊的道德標準還有不少人(包括從事教育工作的和團的干部)用來衡量現(xiàn)代的青年。因而,他們限制了青年人活潑、開朗性格的成長,束縛了青年人勇敢、大膽、敢作敢為的斗爭精神。他們根本不了解青年的特點,不了解青年的興趣,不知道青年人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
黨和政府是最關(guān)懷、最愛護青年一代的。黨和毛主席是按照共產(chǎn)主義道德標準、按照作家們所歌頌的英雄形象——社會主義新人來培養(yǎng)我們青年一代的。因此,壓抑青年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的現(xiàn)象應該加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