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
星期六下午四點鐘了,大家都在學習,辦公室里靜悄悄的,只有李康一人坐在桌子旁邊,手里拿著一張剛買到的電影票發(fā)楞??匆幌率直?,離看電影的時間六點半還有兩個多鐘頭。做點什么好呢,給家中捎封信吧。剛提起筆來,通訊員同志卻匆匆送來一張便條,李康接過來一看,是科長寫的,便條上面,說:“我明日即赴省開會,全專區(qū)十個縣征購糧食的數(shù)字是否已報來?如何有未報考,請務必在今天下午打長途電話催報,勿誤!”
這一下可把李康急壞了:十個縣連一個縣也還沒報來呢!而且,就是立刻掛長途電話,十個縣的長途電話哪能一下子都掛來呢?這不至少要等到晚上八點半鐘??墒橇c半的電影票怎么辦?“梁山伯與祝英臺”是盼望了好久的電影片,可不能隨便犧牲。何況,這張電影票是自己化了勞動所得的兩角錢買來的,就這樣浪費了,豈不令人心痛!
李康真感到坐立不安,信自然是寫不下去了,他把筆一丟,就站了起來。突然,對面墻上張貼的電話音碼字條把他吸引住了,原來那上面寫得有“傳呼急號”的號碼,他一下子得到了啟發(fā):“要加急電話吧,一下子可以提前兩個鐘點完成任務!”
于是,他連忙拿起話筒:“喂!喂!我是二百零五號!我姓李,你是長途臺嗎?給我掛全專區(qū)十個縣財政科的電話。喂!這是特別任務,要加急!加急!記住??!加急的!”
李康萬分焦急地等著電話鈴響。一分鐘,二分鐘,多么心急??!還好,“丁令令”電話響了。十個縣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到了正點半鐘,居然把任務統(tǒng)統(tǒng)完成了。李康輕松地放下了電話筒,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氣,接著就叫通訊員趕快把數(shù)子給科長送去。
六點半鐘了,李康已愉快地坐在電影院里。他一面悠悠然欣賞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十八相送”,一面愈來愈暗暗欣賞著自己的“機智”:加個急就能公私兼顧,真是太美了。
他卻沒想到:為了避免浪費一張兩角錢的電影標,卻使國家浪費了二十多元加急電話費。李庚為什么對這二十多元的浪費不感到心痛呢?原因很簡單:二角錢的電影票,是李康自己的勞動所得;而那二十多元呢,乃是公家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