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連才覺得“人生在世上,應該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來”。如果單從字面上來講,這當然也沒什么不對。青年的一個特點就是“抱有做理想事業(yè)的宏大志愿”(加里寧)。但是,問題是對“轟轟烈烈的事業(yè)”怎樣認識。如果他能認識到:想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就是說:對自己的工作要精益求精,盡自己最大的力量,使自己對人民的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這當然很好??墒鞘愤B才并不是這樣認識。他所說的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就是個人能有較高的名譽地位。因此他并不努力作好自己的工作而是看不起一些平凡瑣碎的工作,想找一件可以使他極易成名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在革命隊伍里是找不到的,因而他陷入苦惱的深淵。
我過去也有和史連才類似的思想,也感到空虛,可是當我克服了這種思想以后,我的思想和生活都感到充實愉快了。當我騎車子走在大街上,看人民警察同志在寒風中指揮交通,我對他們就充滿了敬意和感激,“是他們保證了我的行走的安全”。當我去診病的時候,我看到大夫、護士同志勤勤懇懇細心的工作,熱心地給我治療,我對他們也充滿了敬意和感激,“是他們保證了我的身體健康”。對我自己的工作,也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意義。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孔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