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9052(2025)08-0022-03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1]”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事關國家的興衰存亡,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作為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件,《宣言》中蘊含著極為豐富而又深刻的政黨理論,奠定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理論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就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思想。[2]”我們黨誕生之初,就受到《宣言》中政黨理論的滋養(yǎng),使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改革與建設中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其科學性得到了實踐的證明,其理論在新征程中顯得更加熠熠生輝。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黨必須繼續(xù)深刻領悟《宣言》中的政黨理論,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把我們黨建設成經得起考驗、朝氣蓬勃的先進性政黨。
一、《宣言》中的綱領策略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基本遵循
治國必先治黨,強國必先強黨。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如何使大黨成為強黨,加強黨的建設是強黨的根本秘訣。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不僅制定了關于黨的綱領,也分析了如何實現綱領的原則策略,為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原則。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黨中央對黨的建設作出頂層設計,要求將一以貫之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持之以恒深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原則,這是黨對執(zhí)政規(guī)律的深刻認識,也是加強黨的建設的現實需要。
(一)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根本原則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強調要取得革命勝利,無產階級須組建成一個工人政黨領導核心,即共產黨,從而才能凝聚力量,實現所制定的綱領與目標,同時要求共產黨聯合其他革命力量時須保持自身獨立性。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確保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最終目的,也是黨的建設進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這關系到黨的發(fā)展,也關系著國家的前途命運以及全國各民族的利益。從歷史層面來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歸結于歷史的寶貴經驗和人民的最終選擇。歷史和人民在各種政治力量與救國主張的比較與角逐中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改變了舊中國受壓迫、受剝削、生靈涂炭的悲慘境地,做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依舊秉承使命,并開啟了建設國家的新紀元,承擔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從國家治理層面來看,黨的領導是實現國家治理效能最大化的關鍵。我國站在歷史交匯點,在進軍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需要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愈挫愈勇,不斷戰(zhàn)勝所面臨的風險挑戰(zhàn),才能使我國偉大事業(yè)有序推進。因此,中國共產黨須秉持《宣言》中政黨理論的科學真理,明確黨興國強,黨衰國弱,只有確保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形成“眾星捧月”的局面,各方在黨的領導下也才能“月明星燦”。
(二)全面從嚴治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主題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作為一種新興的政治力量,“是真正的革命階級”[3],是具有遠大革命理想的先進分子與堅定的革命者,由他們所組建的先進政黨是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國共產黨在自身建設中必須堅持將“全面”與“從嚴”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保證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在歷史和實踐中深刻的經驗總結,是黨之所以能夠成功和未來繼續(xù)成功的堅強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預見性地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使黨風為之一新,使黨內政治生態(tài)煥然一新,開啟了黨的建設新氣象與新篇章,使黨內政治生態(tài)得到了好轉。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仍然有著突出的風險復雜性,面臨著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四風”冒尖、“老虎”露頭、“蒼蠅”式腐敗等問題。如何履行執(zhí)政使命,改變黨內“寬松軟”的狀況還需持之以恒地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對黨內問題精準治標、猛藥去疴。世間萬事,做于細而成于嚴。對中國共產黨而言,全面從嚴治黨沒有終點,不能松懈也不能歇腳喘氣,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貫穿于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任一環(huán)節(jié),讓其成為維護人民群眾現實利益的真正保障。因此,新時代黨的建設必須一以貫之地將以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主題主線,以永遠在路上的堅定攻克黨內頑瘴痼疾,剎住歪風邪氣,清除黨內病根,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守住為政之本,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砥礪前行,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滿意的優(yōu)異答卷。
二、《宣言》對共產黨性質使命界定是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的理論基礎
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把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作為區(qū)分與其他政黨的標準,公開闡明共產黨的階級性和先進性。他們指出:“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推動運動前進的部分”[4],并將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貫穿于整個無產階級政黨的整個建設中,公開表明無產階級政黨是無產階級的政治代表,同時闡明了共產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建設過程中須將政治性作為建黨的重要底線與標準。
(一)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新時代黨的建設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鮮明地指出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政治立場以及任務目標等問題,強調無產階級政黨是堅定的政治力量,其歷史使命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5]”在黨的建設中,政治建設處于提綱領挈領的地位,統(tǒng)領著黨的其他各項建設,是黨的建設根基。中國共產黨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新時代黨的建設,不僅是我們黨對《宣言》中所闡述的政黨科學理論的基本原則遵循,也是對黨對自身建設規(guī)律與執(zhí)政規(guī)律的深刻總結。黨的建設是一個嚴密的體系,也是一個系統(tǒng)的偉大工程,而黨的政治建設對黨的各項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關乎著黨的生存和發(fā)展。歷史和實踐證明,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重要保證,同時我們黨深刻認識到,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其他建設方向和成效,黨管治上“寬松軟”的問題從根本上講是政治上的“寬松軟”,不抓牢黨的政治建設,黨的其他建設將會偏航,且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必須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新時代黨的建設,這是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堅強領導核心的政治保障,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原則要求和對黨執(zhí)政規(guī)律的科學掌握。
(二)把準政治方向,夯實政治根基
堅守政治方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特性,是確保黨和國家各項事業(yè)不斷進步的根本保證。政治方向反映了一個政黨所代表的階級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決定著黨和國家制定政策的方向,是一個政黨興衰成敗的關鍵性因素。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準政治方向就是要夯實政治根基,即人民根基。歷更和實踐證明,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這是我們黨的勝利之本和力量之源。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清晰且堅定的闡明了共產黨人的偉大理想,并對共產黨的性質作了清晰地說明,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6]”認為共產黨是為無產者謀利益的政黨,一切的政治行動和革命活動都要以維護廣大無產者和群眾的利益為核心。因此,中國共產黨要始終站穩(wěn)人民立場,樹立真摯人民情懷,對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時刻保持清醒,并同一切弱化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大力整治“四風”,將制度有效落實,及時消除損害黨執(zhí)政根基的各種隱患,確保全黨在政治方向上保持一致,確保我國各項事業(yè)沿著正確道路發(fā)展前進。
三、《宣言》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揭示是黨的思想建設立于根基的理論之源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重視理論基礎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突出特征,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鮮明特色?;仡櫸覀凕h的奮斗歷程,我們黨能歷經磨難而始終保持強大戰(zhàn)斗力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重視以思想建黨、理論強黨。
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在提及共產黨人的指導思想時,指出“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的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7]”強調無產階級政黨的指導思想是科學先進理論,是對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闡述,是共產黨帶領廣大無產階級走向共產主義的革命理想的燈塔。因此,在新時代黨的建設中,加強黨的思想建設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的必然之舉,也是加強黨的其他建設的先決條件。
(一)將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首要任務
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站在真理與道義的制高點闡明了共產黨人所要肩負的歷史使命,并對未來社會進行了展望,闡明了“兩個必然”重要結論,將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作為無產階級政黨革命斗爭的最終目標,并認為雖然在實現共產主義的道路上將充滿曲折,但是未來發(fā)展道路的趨勢是不可逆的,強調無產階級政黨須以共產主義作為黨的價值追求。從此,共產主義成為共產黨人的崇高信仰和命脈靈魂,成為鞭策共產黨人不斷前行的最終動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與實踐反復證明,信仰之力能夠戰(zhàn)勝前進道路中的一切艱難險阻,我們黨能夠在前進道路上飽經磨難卻生機勃勃,歷經風霜而風華正茂的原因就是我們黨始終能夠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新時代的今天,我們黨持續(xù)推進黨的思想建設,堅定理想信念,并將其作為黨的首要任務,這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的必然選擇,只有自覺做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者和腳踏實地的實踐者,中國共產黨才能在困難和逆境中永葆政治本色,把好“總開關”,從容應對黨內的各種風險現實挑戰(zhàn)。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
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對當時所盛行的形形色色社會主義思潮進行了犀利的批判,廓清了與其他宗派和社會主義的界限,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澄清和闡明了共產黨人的基本思想?!缎浴愤@本傳世名著的出現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黨在大浪淘沙和反復比較中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旗幟和靈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8]”以制度的方式加強黨對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這對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識、筑牢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應對意識形態(tài)風險挑戰(zhàn)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其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我們黨凝聚黨心民心的根本思想保證。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我們黨在具有14億人口眾多的大國長期執(zhí)政,面臨的形勢更加復雜和繁重,確保全黨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步調一致是我們黨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我們黨夯實思想基礎,凝聚力量的思想保證。其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應對意識形態(tài)風險挑戰(zhàn)的需要。改革開放已走過萬重山,但還需跋山涉水。在新的征程中,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環(huán)境還是面臨著較大挑戰(zhàn)。當前,隨著全球化的日益發(fā)展以及中國對外開放的利益格局調整,使中國的意識形態(tài)領域產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新變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各種社會思潮在中國風起云涌、相互激蕩,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先進的和落后的文化思想及觀點相互交織,國外敵對勢力企圖動搖我國對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制度化就成為我們黨進行思想建設的重要任務。在新時代的今天,中國共產黨堅定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就是要把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行動指南,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黨和人民團結一致,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根基永固、航向不偏。
結語
在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新問題、新挑戰(zhàn),為持續(xù)提高中國共產黨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增強黨的執(zhí)政本領,實現長期執(zhí)政,我們必須繼續(xù)繼承和豐富《宣言》中的政黨理論,在此基礎上力爭黨的建設百尺竿頭,努力將中國共產黨建設成一支勇擔復興大任的先鋒隊,建設成為一個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這樣才能引領承載著中國夢的航船駛向光輝的彼岸,書寫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2).
[2]習近平: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8-5-4)[2020-1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5/04/c- 1122783997.htm.新華網.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0-411.
[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8]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9-11-06(001).
(責任編輯:張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