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xué)上有個“巴納姆效應(yīng)”。
意思是說,我們常會受到周圍信息的干擾而迷失自我,并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大多的煩惱和憂愁,都是因為太在意外界的評價。
過于看重別人,只會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陷入無止境的內(nèi)耗。
電視劇《世界奇妙物語》中,有一集讓我一直記憶深刻。
男主在銀行上班,尤其在意別人的評價。
一天,他發(fā)現(xiàn)別人對他的評價,很快就會像貼紙一樣貼到自己身上。
開會時,他不過是反駁了下屬的意見。
緊接著,對方就說他是“冷血人渣”,其他同事也在心里評價他是自以為是。
身上貼滿了別人對他的評價這件事,一度讓他痛苦不堪。
因為害怕大家說自己冷血,他主動批準(zhǔn)下屬做假賬。
后來,一家公司的融資出了問題,為了撕下同事對自己的標(biāo)簽,他竟替對方背了黑鍋。
可辭職后,男主面試了很多公司,就因為可以看到每個人的內(nèi)心想法,導(dǎo)致他面試屢屢失敗。
作家章巖說過:“太在意別人,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內(nèi)心來活。長此以往,生活就會失去方向,就像激流中的小船,總在漩渦里打轉(zhuǎn),遲早會葬身水底。”
過分關(guān)注別人,無疑是把自己的喜怒哀樂都交給了對方。
到頭來,你只能活在他人眼里,這何嘗不是一種悲哀。
人的精力有限,只盯著別人的生活,就很難過好自己的人生。
(光頭強摘自微信公眾號“洞見”圖 / 麥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