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作為綜合性藝術,融合了文學、表演、音樂、美術等多個藝術門類,戲曲服裝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梢哉f,自戲曲誕生之際,戲曲服裝便應運而生。歷經漫長發(fā)展演變的傳統(tǒng)戲曲服裝,承載著豐富的藝術審美和深厚的文化價值。一方面,從唐代歌舞戲服裝強調顏色的鮮艷和構件的復雜性,到宋代戲曲服裝注重細節(jié)的雕琢和造型的精美,再到明清戲曲服裝突出線條的簡潔流暢以及遵循平衡對稱的美學原則,都為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奠定了發(fā)展基礎,提供了豐富的傳統(tǒng)滋養(yǎng),值得深人學習、研究和借鑒。另一方面,傳統(tǒng)戲曲在明代基本形成完善的表演體系,傳統(tǒng)戲曲服裝也主要以明代服裝為藍本進行設計和制作。因此,傳統(tǒng)戲曲服裝雖然有著獨特的美學特征和審美特色,但也具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現代戲曲服裝設計的繼承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秉持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態(tài)度,更加堅定地守正創(chuàng)新、探索改革。
我們應該看到,與傳統(tǒng)戲曲相比,當前現代戲曲在題材、唱腔、舞臺、服裝等多方面都進行了重大變革,既取得了許多成就,也引發(fā)不少爭議。在其中,相較于傳統(tǒng)劇目的“現代性”創(chuàng)新探索,現代戲曲服裝的探索過程要順利得多,并已在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形成一定規(guī)律,呈現出若干特征,值得我們認真總結與深人研究。
一、以戲曲服裝表現力凸顯戲劇人物個性
戲曲服裝具有從屬性特征,必須為劇目整體服務,尤其是要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傳統(tǒng)戲曲與現代戲曲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存在根本性差異,傳統(tǒng)戲曲擅長塑造類型化的人物,更加注重戲劇人物道德層面的展現;現代戲曲則強調塑造個性化人物,更加注重對人物精神層面的并掘。既然現代戲曲以塑造個性化人物為自的,那么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必然有別于以塑造類型化人物為主的傳統(tǒng)戲曲服裝設計理念。因此,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必須把凸顯戲劇人物個性作為基本理念。在服裝設計之初,就應該明確目標定位,強化表現功能,大膽突破傳統(tǒng)戲曲服裝在角色、行當等方面的限制和約束,著重圍繞戲劇人物的性格進行設計創(chuàng)造,從而最天限度展現出戲劇人物獨特的精神世界。與傳統(tǒng)戲曲服裝相比,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促使張扣來以大局為重,將工程的阻力“轉化\"為工程的動力。當鄭陽光拿出圖紙,一幅宏大遠景展現在張扣來的面前,伴隨音樂上揚,前排的逆光電腦燈投向圖紙,面光變暖且加強的電腦燈投向二人的局部表演區(qū)域。這耀眼的藍圖,打破了室內的沉悶,使得張扣來眼前一亮,精神振奮。尤其當鄭陽光唱完“九龍口未來大發(fā)展,夢想實現一往無前、勢不可擋”,主題音樂舒展寬廣,直擊張扣來的心扉,張扣來也由此看到在未來的工程開發(fā)中自己的用武之地,進而“轉變”了態(tài)度。面對高昂的情緒與浪漫的場景,燈光處理跳出生活,高于生活,室外的陰霾也一掃而光。燈光伴隨表演和音樂,將藍天排“轉變\"為粉色,將深藍地排“轉變\"為青綠,室外明媚的黃色陽光透過“心窗\"直射室內,恰似天邊升起了“心中的陽光”。第七場,陽光縣長對大英子的“轉化”工作相對簡單多了,因為種魚矛盾主要集中在張扣來一方。況且,縣長與大英子之間還有著愛的情愫,陽光縣長只需點到為止,讓大英子向張扣來當面道兼即可完成“轉化”。于是,燈光為二人的交心營造了一個色調溫暖且范圍較小的親密空間,讓二人沐浴在橙黃色的光線中,用含蓄的情感和溫馨的語言完成了大英子思想矛盾的“轉化”。
四、“合\"是\"鳳尾”—“起”“合\"呼應、活化水光、浪漫升華
戲劇情節(jié)既注重“起\"的鋪墊,更講究結尾“合\"的照應,首尾的\"起”“合”呼應是常見的劇情創(chuàng)作規(guī)律。在淮劇《陽光縣長》中,燈光處理亦不能游離于規(guī)律之外,現代舞臺需要多元綜合的手段為整體戲劇烘托造勢,為劇情的高潮添磚加瓦。觀眾進場時,燈光染紅天幕區(qū)域裝飾性的條紋水波以及托起同樣是裝飾條紋的太陽。伴隨本土淮調音樂響起,靜態(tài)的淺粉色陽光初現,灑向大地,照亮屋頂,為舞臺的后區(qū)空間營造出一片溫暖的亮色。隨后音樂變調上揚,動態(tài)光束與音樂節(jié)奏同步向前區(qū)推進移動,逐漸覆蓋整個舞臺,預示著溫暖勝利的\"陽光種子\"終將灑向九龍口??陀^的陽光與“陽光縣長\"所代表的“陽光\"精神合二為一,成為烘托劇情、塑造人物的藝術暗喻符號。
九龍口的水是有生命的、靈動的活水。在燈光處理上,并非單純追求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的自我表現,而是要超越燈光本身,象征和代表九龍口廣大民眾的共同命運一一生態(tài)的平衡就是命運的永恒。隨著矛盾的全部解決,劇情也走向“合”一一即將結束。此時,輕松舒展的音樂奏響,在九龍匯聚的蕩口,魚燈舞的“魚兒”歡快地跳躍,藍色靈動的燈光流水在天幕輕輕蕩漾。當音樂上揚,眾人遠眺九龍口,一幅壯麗的美景展現在眾人面前一一活化靈動的九龍口天幕,極度夸張的七彩水波奔騰,旋即,整個舞臺被奔騰的七彩水波覆蓋。頃刻間,金色的陽光光束灑滿九龍口上空,人們沉浸在工程竣工的歡樂氛圍中,燈光用夸張浪漫的生命之水所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將全劇升華,推向最高潮。
(作者單位:鹽城市文化藝術中心)
著眼于突出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命運,使角色的個性特征與情感表達得以更深人呈現,幫助觀眾更加細膩地理解和感受角色內心世界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從而引發(fā)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當然,傳統(tǒng)戲曲服裝與現代戲曲服裝的藝術特點是對立統(tǒng)一的,二者的共同性是絕對的,差異性是相對的。現代戲曲服裝對人物個性的凸顯也需在服從戲曲藝術規(guī)律、遵循劇目整體要求的基礎上進行,不能脫離舞臺實際需求,進行天馬行空式的服裝設計。
二、以戲曲服裝主題性突出戲劇精神內涵
與傳統(tǒng)戲曲服裝以固定服裝樣式為主、類型化、程式化的特點不同,每一部現代戲曲劇目的舞美基本都是全新創(chuàng)作,講究“一戲一舞美”,自然戲曲服裝也必須“一戲一服裝”。因此,現代戲曲服裝設計要“因戲而異”“因戲制宜”,甚至在一出戲的不同場景中也會展示不一樣的服飾風格。但無論如何改變,一部作品中的戲曲服裝必須堅持一個主基調,那就是要緊緊圍繞和表現全劇的精神內涵,承擔其應有的功能。
服裝設計所表現的意境由直接表現和間接表現兩個方面組成。直接表現指運用材料和技術設計服裝,塑造人物形象;間接表現是指所設計的服裝暗含寓意,借物喻人,寄情于物。要想突出戲劇精神內涵,則要求服裝設計根據作品本身的表達來選擇直接表現還是間接表現,或者將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更好地達到戲劇創(chuàng)作的目的。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現代戲曲中的現代戲服裝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別。其與傳統(tǒng)戲曲服裝有著天壤之別,具有非?!吧罨痋"的特點,借鑒使用了天量話劇服裝的表達語匯,更加貼近當下人們生活中的穿衣款式,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要求,也更容易將觀眾帶人戲劇特定情境。
三、以戲曲服裝多元化增添戲劇舞臺美感
戲曲服裝承擔著構建舞臺美感和烘托戲劇氛圍的重要功能,在傳統(tǒng)戲曲中如此,在現代戲曲中也是如此。必須強調的是,戲曲服裝必須服從統(tǒng)一的戲劇情境和舞臺氛圍,達到整體協(xié)調的效果,才能將觀眾帶入舞臺上的規(guī)定情境,獲得審美愉悅。如果戲曲服裝與其他部門沒有達到完美配合,則會讓觀眾“出戲”。因此,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不能僅僅停留在經驗性的形式美和功能應用層面,而應使舞臺服裝設計的意義表達獲得更深層的依據,賦予服裝更豐富的文化內涵,為舞臺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實踐開拓道路。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戲曲舞臺樣式和風格呈現出多元化、科技化、時代化的發(fā)展特征,特別是舞美、燈光技術得到迅速發(fā)展,不斷改變著年輕觀眾對戲曲的理解,為古老的戲曲藝術增添新色彩、新活力。因此,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不得不考慮如何與舞美、燈光等部門配合,從而實現更加完美的藝術效果。近年來,有些戲曲服裝設計者大膽嘗試將發(fā)光材料、反光材料等應用到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中,還有些現代戲曲將電腦燈、電影中的燈光效果等融人戲曲的舞美設計中,并將其與人物服裝相融合,使戲曲服裝呈現出一種科技感。這些創(chuàng)新做法,一方面增強了現代戲曲的舞臺表現力;另一方面也為現代戲曲注人時尚元素,帶來全新的視覺美感,創(chuàng)造出與以往不同的舞臺效果和審美意境。
四、以戲曲服裝創(chuàng)新性拓展戲劇表現能力
服裝設計涵蓋造型、色彩、材質三要素,只有把這三要素充分結合并靈活運用,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靈魂的服裝設計作品。同時,服裝設計也有寫實法、寫意法、抽象法三種設計方法,既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結合使用。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必須在充分遵循這些基本要求、基本方法的基礎上,根據劇目的實際需求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以達到拓展戲劇表現能力的目的。
現實主義劇目及歷史題材劇目更多運用寫實法。無論是服裝的外部造型,還是內部細節(jié)裝飾;無論是材料質地,還是色彩運用,都力求做到準確貼切,真實再現人物的主要身份和主要特征。不過,寫實法不是把生活服裝直接搬上舞臺,仍需根據劇目主題和人物塑造的需要,進行藝術化創(chuàng)作。寫意法則不要求戲劇人物服裝設計刻意強調人物的時代性和地域性,此方法看起來容易,其實難度更大。這需要設計者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審美體驗以及審美情趣,同時也對觀眾的欣賞能力提出較高要求。如今,越來越多的現代戲曲服裝設計者開始運用抽象法。抽象法是指服裝設計完全打破原本的面貌和結構,更多融人設計者的主觀想象,大多會借助某種藝術符號并賦予其特定的象征意義。但這種抽象并非臆造,必須與角色緊密結合,講究變形有依據、夸張有尺度,引導觀眾展開積極想象,獲得創(chuàng)造性的美感享受。
五、以戲曲服裝多彩性賦能戲劇角色個性
色彩具有極強的裝飾性,經過歷史文化的沉淀,特定的色彩并不需要過多的加工便自然帶有一定的標識性,能夠傳達出深層的寓意。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不同顏色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情感體驗與心理暗示,如紅色總是給人以熱烈奔放之感,綠色會給人帶來清新亮麗之感。中國傳統(tǒng)戲曲在色彩運用方面有其獨特傳統(tǒng),追求將色彩運用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情感表達等各個方面緊密結合,以求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非常值得現代戲曲服裝設計學習借鑒。例如,在京劇臉譜中常用紅臉象征忠義耿直,用黑臉象征威武有力,用白臉象征奸詐多疑,用藍臉象征桀驁不馴等等。又如京劇服裝有紅、黃、綠、白、黑之“上五色”與紫、藍、粉、湖、秋香之“下五色\"的劃分,每種顏色都有特定的寓意,黃色和紫色代表皇室的尊貴威嚴,黑色代表人物的正直公正,紅色代表高貴莊重,王侯將相就多穿紅色戲服以彰顯其身份。
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是現代戲曲服裝設計的重要動力和重要淵源;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也為現代戲曲服裝設計提供了諸多創(chuàng)新啟示和可供借鑒的寶貴財富。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裝飾與圖案,能夠展現人物獨特身份、文化背景和審美風格,在視覺上形成鮮明對比,使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些角色的設定。這種吸收新文化元素的創(chuàng)新性設計能為傳統(tǒng)戲曲注人新的活力,使其更加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以苗族服飾為例,其制作精細繁瑣,色彩對比強烈,裝飾精美艷麗,具有極高的辨識度和民族特色,不僅為苗族現代戲曲的服裝提供了創(chuàng)作原型,對整體現代戲曲服裝的設計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不僅要尊重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更要具有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在繼承傳統(tǒng)戲曲服裝精髓的基礎上,現代戲曲服裝設計應順應戲曲發(fā)展需求,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創(chuàng)造,有力助推現代戲曲繁榮發(fā)展。在當前的現代戲曲服裝設計中,既能看到傳統(tǒng)戲曲的程式化之美,也能發(fā)現現代生活、科技發(fā)展以及西方文明的影響因素,呈現出在繼承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的整體風貌。